科學從來就沒有消滅過迷信,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迷信。迷信是人的心理活動,人隻有在科學的指導下才能保持理性,避免迷信。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科學,什麼又是迷信?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先來說一說什麼是科學?這個世界上隻存在客觀事實,并不存在終極真理,而科學則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實踐性方法,經由科學方法得出的所有科學理論都隻能無限接近于自然真理。
科學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人類更好的認識世界,并用于人類的生産、生活中。科學對形成正确的世界觀具有重要作用。科學是人類用來解釋及理解世界的一種知識體系,這些知識源于客觀事實,并不會随人為意志而改變。
除了生存鬥争外,好奇心也是驅使人類進行科學探索的重要動力。因為我們想要弄明白,這個世界是怎樣的?我們為什麼會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顯然這一切都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才能得到答案。
科學隻需要與事實相符,而不需要合乎經驗或者常識。耳聽為虛,眼見也并不一定為實。實踐證明,那些所謂的經驗或者常識有時并不可靠,唯一可靠的還是科學。
有些人說科學具有局限性,實際上科學真的有局限性,但與你理解的可能有所不同。科學的局限性在于它隻能解決客觀世界中的問題,而對于一些主觀類的問題則是無法用科學方法解決的。此外科學還受限于人類自身認知能力的限制。
什麼是迷信?迷信,簡單來說就是盲目崇拜、盲目相信,執迷而無法自拔。這是愚昧無知、精神貧乏的一種表現。迷信是無條件接受的、不允許質疑、沒有因果邏輯、不需要事實依據。
具有迷信心理的人,總是喜歡相信一些超自然現象,比如怪力亂神、風水宿命等。封建統治者就喜歡拿這些東西來忽悠無知的人,用以維持統治的穩定性、合法性。
在古代,迷信之風盛行,主要是那時的人類缺乏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在近現代,科學和科技突飛猛進,全民義務教育普及,幾乎所有人都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但是還有很多迷信之人,其中不乏一些科學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具有科學精神的人很少。據統計,目前我國隻有極少的人具有科學精神,從科普文章的評論區就可見一般,這還是受過教育的人。
迷信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廣義上的迷信還包括三大教,它們則是具有完整體系的迷信。雖然三大教包含了一些正确的道德觀,但本質上還是屬于迷信。
應辯證的看待迷信。在原始社會,人類的認知能力差、生存壓力大,迷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精神上的空虛。但到了近現代,生産力需要發展,可迷信卻起到阻礙作用。
許多人迷信的動機是是出于精神需求。這類人希望家庭和睦,個人平安好運。這種僅限于個人範圍内的迷信行為,沒有對社會造成影響,一般沒人幹涉或反對。比如一些人喜歡在車上放平安符,雖然根本沒用,但也沒什麼不妥的。
各種所謂的大師,比如王林,打着各種幌子在社會上宣揚迷信,實際上騙财騙色,受害者不乏明星、高學曆者。這種行為是人人喊打的。
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些人把相信科學認為是迷信科學,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科學是智慧的象征,不信仰智慧,難道信仰愚昧?
在科學中是不存在迷信這一說法的。科學中沒有盲目崇拜、盲目相信,科學講究的是邏輯和證據,一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任何科學理論都可以被證明究竟是正确的還是錯誤的,就是可證僞性。
科不科學?不在于正确與否。 迷信是非科學(包括僞科學)的,其陳述和觀點不能夠被證僞。比如地心說雖然是錯誤的理論,但它卻是科學的,因為它能夠被證僞。而迷信中的許多觀點顯然是無法證僞的,比如一些人堅定的認為人死後會輪回轉世。
為什麼科學消滅不了迷信?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已經明白了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科學之所以無法消滅迷信,是因為科學能夠提升人的認知,卻很難改變人的心理及思維狀态。
由此可見,除非人類滅絕,否則科學和迷信将會一直鬥争下去。
熱愛科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