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已經很多年了。經曆了很多。特别是我一開始就是自己制作過濾器。所以,跟大家來說說。
1,首先是,選擇箱體
我最開始選擇的是,非加厚的藍色過濾箱。尺寸不大20×30cm。深度在15厘米上下。當時因為最開始做,所以經驗也不太足。選擇方式是3級過濾,内置二層滴流體。一層儲水箱。
2,是硬管好?還是軟管好?
最開始直接用軟管,但是後來發現,時間久了,軟管會内部粘粘很多東西。且,水泵出水量,大大減弱。因此,後來改用硬管直接連接。圖片上,左側那三個藍色箱子。就是我早期第一批制作的。硬管達到了90%連接。聲音不太大。能接受。
現在圖片上是擺放到我的陽台上了。所以,不在乎聲音大小了。不過水泵進水出水量,那可是猛增。出水管是滴流管。所以以前很弱。換了硬管,水流增大很多。滿足了底部儲水箱出水量。反而減少了,内部水量間歇段的“咕噜”聲音。水泵吸取殘渣能力,也得到提升。
缺陷就是,沒辦法随意挪動魚箱了。所以,硬管其實噪音并不是傳說的那麼可怕。隻是,你一次?制作完畢,就不能在輕易挪動。否則,管件就出現尺寸不對等
(上圖,是我的一個出水倒流槽)
其實,硬管連接,未必就噪音很大。當時,養魚用的是透明整理箱。就擺放在客廳中間的茶幾前。
3,出水導流槽,你要慎重選擇
我這也是算教訓了。上圖,你可以看到是一個橫置的小型物流盒子,它是被我用作,過濾後的倒流槽,使用的。我本意是打算通過這個導流槽,可以在夏季放入冰袋,冰水瓶。降低魚箱溫度。但是,也恰恰因為如此,因為導流槽是開放式的,且有一定存水量。它尺寸是60×11×10cm。從我放水開孔位置,你可以看到,我于留了大概7公分左右的深淺度。原本是存水。結果被蚊芮(一種小飛蟲)當做了産卵區。導緻我的一缸魚都嗚呼哀哉了。9條錦鯉僅剩下2條。教訓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