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朋友們,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首先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幸福美滿。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小正月、燈節等等。
這一天,傳統民俗活動多,有賞花燈、猜燈謎、鬧花燈、放煙花等等。而且還有不少地方特色活動多,比如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等傳統民俗表演,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習俗。
當然,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少不了傳統美食,吃元宵是少不了的。可是,你吃的是元宵,還是湯圓呢?有的朋友可能納悶了,元宵和湯圓不是一回事嗎?隻是叫法不同而已。答案:不是同一種美食。我是養花綠植,下面和大家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哪些區别呢?
區别一:從分布區域看,二者不同
俗話說,“南湯圓北元宵”。元宵節,關于吃元宵或者吃湯圓的傳統風俗上,在南北方,還是有一些地域區别的,具體有以下不同。
元宵:在過元宵節時,北方地區,通常是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
湯圓:南方地區,在過元宵節時,包括其他重大節日,比如春節或者冬至等等節日,經常食用湯圓這一傳統美食,就像北方逢年過節吃餃子一樣。
因此,從地域分布上看,在元宵節時,北方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兩者還是有區别的。
區别二:從制作方法看,二者不同
剛才我們談到,北方元宵,南方湯圓。還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看到了吧!制作方法,非常形象直觀。
元宵:其制作的方法比較複雜,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才能形成元宵。首先,把元宵餡準備好,切成小塊。然後,放到盛有元宵粉的笸籮内。接着蘸水滾動,反反複複,一層一層地粘上糯米粉,大約乒乓球大小就差不多了。因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滾元宵”。
湯圓:将糯米粉揉成面團,讓面團變得柔軟。然後,用手撕一小團面,壓成薄薄的圓形。再把餡料放入,轉動捏緊收口,這樣湯圓就慢慢做好了,就像我們包的餃子。所以,在南方叫“包湯圓”。
因此,從制作方法上看,二者還是有區别的。一個是滾元宵,一個是包湯圓。兩個字不同,意思大不一樣。
區别三:内部餡料不同
俗話說:“元宵節元宵圓,元宵不甜不要錢”。可以看出,元宵的餡料,還是以甜為主。
元宵:其餡料相對比較傳統單一,最早是以棗泥餡為主,是混合餡。現在,主要是芝麻、花生、桂花及豆沙餡等等,餡料相對比較甜。
湯圓:其餡料比較豐富,除了有甜味的餡料以外,還有鹹味的湯圓。最早,以黑芝麻、花生、豆沙及棗泥等為主。而且還有鮮肉類的湯圓,其更具有南方特色。
可見,二者的餡料還是有區别。元宵餡料相對比較單一,而且以甜為主。湯圓餡料比較豐富,有甜有鹹,還有肉湯圓。
區别四:外在形狀不同
元宵和湯圓,既然不是同一種美食,在外觀上一定有不同之處。具體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别。
元宵:因為元宵是滾出來的,其個頭相對比較大一些。而且其外表有一些浮動的糯米粉,表皮也會比較松散。
湯圓:因為湯圓是用面團包起來的。它的表面相對比較光滑,也沒有粉末,看上去相對比較小。
可以看出,元宵個頭偏大,表面松散,而且不光滑,有糯米粉。而湯圓相對比較光滑,個頭比較小。
區别五:烹煮方法不同
元宵和湯圓,它們的烹饪方法也有所不同,而且烹饪時間也不一樣。具體有以下幾點區别。
元宵:其烹饪方法,不僅能水煮,還能用油炸,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油錘。同時,煮元宵的時間比較長,湯水也比較渾濁,一般要煮到10分鐘以上。
湯圓:通常采取水煮的方法,而且湯汁是比較清澈,煮湯圓的時間相對比較短,一般煮5分鐘左右,就差不多熟了。
可見,元宵和湯圓在烹饪方法上,還是有區别,而且煮熟時間上一長一短,湯水也是一清一渾。
區别六:味道口感不同
元宵和湯圓,它們的制作方法不同,餡子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就不一樣。
元宵:它的表面比較幹燥松軟,最大的特點是味道比較香甜,口感會比較的松軟,但元宵的餡兒相對比較偏硬。煮元宵時,它的湯汁比較濃稠。
湯圓:它的味道比較鮮美甜滑,有的還有鹹鹹的味道。湯圓皮比較薄,吃起來口感非常光滑軟糯,而且湯圓的餡料,容易流出來。其中,湯圓湯汁相對比較清淡。
怎麼樣?看到了吧!元宵和湯圓的口感、味道以及湯汁還是不一樣的,你明白了吧。
【小結】
怎麼樣?這會明白了吧?北元宵,南湯圓是不一樣的,還是有不少區别的,你不會怎弄混了吧!而且,它們的保質期也不相同。元宵保質期短,一般現做現吃。湯圓可以冷凍,保存時間長,像超市裡基本都是湯圓。
元宵節過去了,新的一年工作全面展開,在這兒,祝朋友們新年好運連連,圓圓滿滿,招财進寶,幸福美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