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死後的第四年初,他的兒子武王姬發率領若幹諸侯及各民族士兵,大舉伐商。最終憑借牧野之戰,一場勝仗便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一個偉大的朝代就此誕生了。分封制、宗法制、學校制度、禮樂制度……各項開創式的制度的建立為這個朝代帶來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圖一 周武王姬發圖像)
西周加上東周的春秋戰國,無疑是中國曆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這其中,分封制,居功甚偉。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制度,竟然具有如此魅力,能夠對一個國家産生綿延不絕的影響。
在我國,"封建"一詞常被濫用。嚴格的說,封建的定義應是: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着樹狀的幾級封君,越往下,分封的人數也就越多。每一個封君,對自己的土地有着統治權,并且也是這個地方最大的地主,僅僅需要對上級承擔一定的義務,例如交稅、定期朝見等等。因此,周代的社會無疑是一個封建的社會,并且在整個中國的曆史上,也隻有周代的社會可以被稱作封建社會。
(圖二 周王朝權力劃分)
這就導緻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名義上整個國家都是"王土",但實際上,周王直接統領的唯有京畿之地而已。諸侯國的内政幾乎完全自主,久而久之,為國家的發展也帶來了威脅。周王沒有想到過這些問題嗎?應該是不會的。這樣做,是當時國家的特點不得不決定的。
1、 等級劃分通過分封表現周武王姬發一統天下,僅憑一人之力顯然是不夠的。兄弟宗親,父母伯伯,都需要出一份力以示忠心。大家共同克服困難,最後成功了,領導自然也就不能幹坐着,必須要表示表示。分封封地,自然也就成了天子應付各路功臣最好的辦法了。天子将這塊封地交給諸侯,諸侯是存在着風險的。
東西南北各個少數民族繁衍千年,自成一體,突然來了一個周王朝要剝奪他們行為的自由,這件事土著自然會是要反抗的。反抗就意味着流血,總會讓各路諸侯付出一些代價的,但是分封之後,大部分都是一勞永逸的買賣了,身為自己疆域的最大的地主,自然是令人欣喜的。分封,同時也是要講究規矩的。商朝舊貴族,将其封到宋地,一是靠近故土,二是諸侯圍繞,防止叛亂。周武王死後,其兄弟周公旦代成王處理政務,最後因功勞巨大,天子将魯地封給了他的兒子。
當時,魯地這個地方是很肥沃的,這也表示了其對功臣的寵愛。姜子牙封為齊地,身為伐商的首要功臣,這個地方不僅肥沃,同時也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起着震懾他們的作用。這裡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
2、 疆域擴大急需人手控制周武王統一天下,繼承了商朝的衣缽,但又不僅僅局限于商朝的疆域。周朝的先祖是自西向東地發展的,衆多民族星羅棋布分布在中原四周。周人自然是從古到今就和少數民族打交道的,因此各種盟友,約定都是有的。建國之後,自然是不能放棄,能聽我話的,收編,安撫,繼續自治形式的存在,不能聽我的話的,就利用全國的諸侯的力量去鎮壓他們。久而久之,疆域擴大,戰争初落後産生的弊端也因此逐漸消失。
(圖三 周王室疆域圖)
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這種控制,是對國家集權是有影響的,這也是後世诟病分封制的主要原因。分封疆域,卻不加以控制,是不好的。諸侯國各自發展,周王卻不加以約束,若是忠心耿耿,心系周王室,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倘若是有二心,暗地發展,反抗周王朝,雖說是無傷大雅的事,但總歸是勞民傷财的活。疆域擴大,不是一定要這樣子做,這也正是後世秦始皇雄才大略,不肯聽信儒生的話,實行郡縣制的原因。
(圖四 郡縣制權力分層表)
3、 部落政治延續下的傳統夏商周三朝粗略地說來,其本質本就是一個個部族的聯合。隻是聯合的程度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緊密。奴隸制王朝,說來就是不平等的,這個不平等較後世所謂的封建的大一統王朝來說,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成王敗寇在這個時期是很容易實現的,人們的心中更沒有所謂的大一統的觀念,因此政局的變更是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的。這裡或許就有人會說,夏商周都是中國曆史上比較長壽的朝代,怎麼能說其是善于變化的呢?曆史上很多事情隻看其表,未看其内,王位的傳承是持續的,然而内部的變化确實沒法保證的。
這就會導緻政治的變味,分封制這是也就對這些非法的事情起了一個合法化的外衣。就算周王啥時候想起了這件事兒,想處理也沒有借口,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了。
4、 天下共主地位的鞏固與消融周王室建立之初,震懾天下,威望是很足的。不管是功臣、兄弟、少數民族,都是要給周王一個面子的。畢竟事關自己生存與否,不得不謹慎對待。但是一朝、兩朝過後,周王室 的威望也就不那麼強盛了,兄弟臣子的心也就不是那麼忠誠了,同時暗地裡面的小動作也多了起來。
正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關系淡了,分封制存在的意義便不容易通過血緣連接了,但是僅僅靠使者定期的朝貢控制了解顯然是不夠的。周王沒有絕對的權威,是周王朝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中落得慘敗的原因。也是西周滅後,東周爛泥扶不上牆的主要原因。
5、 社會經濟文化持續發展曆史進行到西周,經濟水平、農業水平、商業發展……都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井田制與宗法制度緊密相連,在西周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随着生産技術的提高,農耕工具的更新,生産效率大大提高,原本充裕的土地現在顯得很倉促。人們對土地的争奪,尤其是當地最大的地主,也就是諸侯,随着實力的強大不局限于自己的土地,渴望赢得更多的份額,這時,明争暗鬥也就産生了。
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貴族國家壟斷。民間的貿易活動,也在城邑内外展開,但一般數量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換一些日用必需品。這裡也顯示着社會中的經濟貿易活動開始嶄露頭角了。要知道,國家能否成立靠的是強大的軍事能力,但是能否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經濟是決定性因素,齊魯之地作為寵愛臣子的最高獎賞,是因為這些地方靠近大海,盛産鹽,有厚利可圖,這也正是他們強大的原因之一。
(圖五 周初分封天下示意圖)
結束語:分封制并不是周朝所獨有的,也不是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設郡縣就消滅了的。漢朝、晉朝等等朝代都有這項制度的影子。
漢武帝是通過推恩令化解了臣子亂國的危險的,晉朝的領導就不怎麼給力了,導緻了八王之亂,弄得整個國家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總的來說這個制度在前期是一項性價比很高的制度,但是随着時間的發展,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會後悔不已。
後世也很多學者推崇這項制度,在我看來,他是有優點的,但是過猶不及。要不然,郡縣制何以在中國數千年的曆史中依舊存在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