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

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6 20:07:40

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為什麼現代人這麼多複雜的身體問題)1

為什麼現在的人毛病越來越多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盛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接前文)接下來我們詳細講一講每一段的這些關鍵詞,關鍵句子的含義,我們先看“五髒者中之守也。”“中之守”有兩種解釋,分别是張景嶽的解釋,還有是《素問經注節解》的裡邊的解釋。(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張景嶽在《類經·疾病類》裡面注解∶“五髒者,各有所藏,藏而勿失,則精神完固,故為中之守也。”五髒各有所藏,心藏神,脾藏意,腎藏精,肝藏魂,肺藏魄,五髒把人體的精華,還有魂神意魄志都藏好了,藏好了之後精神就完固,所以叫做“中之守也。”這是指的精氣内藏。

第二種解釋是《素問經注節解》裡邊所講的∶“腑為陽,屬表,藏為陰,屬裡,為屬裡,故曰中。守者,故雲五神安守之所是也。”什麼意思呢?六腑是陽,屬于表,五髒屬裡是陰。因為屬裡,所以故曰中,中就是裡邊的意思,守是什麼意思呢?守就是五神安守之所,五神是魂神意魄志,安守之所就是精神所安藏的地方,也就是神所安藏的地方,所以這兩個解釋互相可以參考。精氣是神的物質基礎。所以“中之守”既是精氣的内守,既包括張景嶽所講的,也包括《素問經注節解》裡面所講的神之安藏,二者可以互相發明,互相印證,互相參考,一起理解,這就是“中之守。”

從我個人看來,這個地方的“中之守”還有一種解釋是中間的意思,五髒的氣是往裡守的,是永遠守在裡邊的,不往外散,它不和六腑一樣,六腑是以通為用,五髒以藏為用,五髒要往裡收藏,就像存錢一樣,我們要往銀行裡存錢,六腑是通暢的,六腑就是投資,就是往外花錢,是一個往裡收,一個往外疏通,是不一樣的。所以“中”我個人的理解就是裡邊的意思,不管是精氣,還是神,都是往裡歸藏的這樣一個概念,這個地方就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看古代的醫書,《黃帝内經》是最古老的,像《類經》《素問經注節解》都是明清時期醫家的注解,他們的一些理解也非常到位,但是不能像咱們現在講《黃帝内經》講的這麼白話,古人寫文章非常文雅。

所以我講《黃帝内經》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古聖先賢注解《黃帝内經》的道理翻譯成現在老百姓能聽懂的話跟大家講清楚,把這些原理講通了,我們在生活中怎麼去養生就能落實了,比如我們要想把五髒養好,我們的神得安定,神不安定,五髒氣就虛了,這就為什麼很多人的病,不是因為吃什麼東西導緻的,或者因為累着了,或者運動,古人叫饑飽勞役,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每天都要上地裡幹活,外在的這些都會傷到身體的精氣神,但是現在人這種情況不多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病呢?而且病還越來越複雜。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很多人精神不内守,《黃帝内經》有句話叫做“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也就是精神在往裡守的時候,這個人的外在表現就是安逸安定,用我們老百姓話講,就是沒有什麼操心事,天天的快快樂樂的,安安穩穩,心情非常愉快,内心非常清靜,非常安定祥和,這樣一種狀态的話,他五髒之神就各安其所,這就叫做“中之守。”如果天天操各種各樣的心,不僅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要操心孩子的事,甚至操心孫子的事,大家想想,人的心髒就那麼大,就拳頭那麼大能裝多少東西,裝的東西越多,神就越不容易安定,不容易安定之後就外溢,外溢之後就容易傷肝、傷心、傷脾、傷腎,傷了心之後就容易精神出現問題,氣血出現問題,影響睡眠,影響心态,傷了肝之後情緒就不穩定,一會兒高興,一會兒不高興,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又樂呵呵的,感覺精神沒有一個穩定性,這就屬于精神沒有守好,魂神意魄志不安守,不安守之後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情緒不安定,又睡不好,一天到晚還心煩,時間長了就容易得病,容易得心髒病,高血壓。精神經常抑郁,或者高興或者壓抑,她是不是甲狀腺就容易出問題,女性乳腺就容易出問題,甚至是婦科也容易出問題,這些問題一旦出來之後,肝氣不舒,心氣不穩,氣血不安和,進而影響到全身的其他的一些問題,所以中醫學看病不是單純的看病,是看人,得把人給治好,人他就複雜了,人還包括精神。

所以我們在門診上,在給患者治病的時候,通常也會叮囑一下,對患者有些善意的提醒是什麼呢?就是希望患者能夠回家,服藥的同時不要再繼續制造疾病,不要再操心、生氣、郁悶,不繼續制造疾病了之後,咱們的藥方給他安神才能安好,或者養肝養血才能養好,要一天到晚總發火,總熬夜,總生氣,總操心,心氣就安不下來,肝血也養不起來,所病就好不了,《黃帝内經》叫做“标本不得,邪氣不服。”這個标指的就是病,本就是醫生,标和本配合在一起。也就患者和醫生也得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之後,一方面通過藥物,另外一方面通過養生才能慢慢好起來。

有的人說彭博士我不操心不行,這麼多事,這很正常,因為現在社會,隻要出來工作,事情就非常多,都有壓力,但是你在有壓力的同時,不要增加更多的壓力,就是你做事可以,但是不要内耗。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恬淡虛無”,就是做的時候就認真做,做完了之後,就把它放下,是這樣一個狀态,這是最好一個狀态的,也是工作上效率最高的。從中醫的養生觀念來看,這也是對身體最好的一種心态和方法,這就是“五髒者中之守也”的這樣一個含義。(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八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