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6:26:20

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一般說來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就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形象思維主要運用于認識藝術世界,邏輯思維則主要運用認識科學世界。沒有任何一門藝術的發展像攝影藝術那樣,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連,190年的攝影史就是一部技術發展史。正是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才使得攝影從科學家的象牙塔中走出,成為藝術家創作的工具,從而形成一門藝術。因此攝影既是科學的又是藝術的,在學習攝影以及攝影創作過程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種思維活動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邏輯思維在學習攝影過程中起着一種理性的主導作用,通過比較、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來認識攝影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而形象思維總是和感受、體驗、直覺關聯在一起,主要是用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在攝影創作中成為最基本的認識方式和創作方法。因此,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在攝影過程中擁有各自的不同價值。

一、邏輯思維——學習攝影的必由之路

“邏輯”一詞在英文中為logic,具有思想、原則、理性、規律的意思。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是指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它是在對客觀世界的規律進行分析、總結而形成理論發展起來的。隻有經過邏輯思維,以理論為依據,人們才能把握其具體對象的本質特性和規律,進而認識客觀世界,這是學習科學技術所必備的思維方法。攝影是與科學技術進步緊密相連的,要了解和學習攝影,就必須知其所以然,掌握攝影技術的概念和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曝光、景深、構圖等基本原理,這些是建立在化學、光學、電子等自然科學基礎上而形成的定律和關系,需要借助于邏輯思維方法來完成。

(一)曝光的邏輯關系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有了光,我們才能記錄世間萬物。攝影技術小孔成像的光學原理作為相機的理論基礎一直沒有改變,無論攝影器材如何變化,正确曝光,是攝影者最基本的要求,就如畫家正确的使用畫筆一樣。

而影響曝光有三大因素,這就是快門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ISO)高低,這三者之間構成了相互聯系和作用的邏輯關系,這與接滿一桶水,需要根據水流多長時間、水龍頭開多大和水壓的高低來決定的原理一樣的。快門速度越快、光圈越大、感光度越低,曝光量就越少,攝影畫面就越暗,反之亦然。這種邏輯關系,在膠片相機年代,攝影師必須根據當時的天氣來分别調整速度和光圈達到正确曝光。到了數碼相機年代,相機将速度和光圈通過電子自動關聯,形成光圈優先、速度優先和自動模式,操作越來越簡單。但是這種邏輯關系沒有變,而要正确曝光就必須通過邏輯思維方法來熟練掌握。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1


(二)景深的邏輯關系

攝影中另外一個重要的邏輯關系是景深(DOF),所謂景深通俗的講,就是攝影畫面中被對焦物體的前後之間的物體清楚的距離範圍大小,景深淺,就是除了對焦的物體之外前後的物體都模糊,景深深,就是一張照片的畫面中所用的物體都清晰。一般來說,風光片需要深景深,人物和花卉片需要淺景深。

而影響景深的是鏡頭焦距長短、光圈大小、及拍攝物的距離遠近三個因素。相機取景受到一個矩形的邊框限制,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着拍攝的成像、視場角和景深的大小,當對遠近距離相同的同一個被攝主體拍攝時,鏡頭焦距越長,則成象越大、場景越小、景深越淺,反之亦然;對于光圈來說,光圈值F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反之亦然;當被攝主體與背景的距離越遠,景深越淺;距離越近,景深越深。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表達: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2

在攝影的過程中,就是職業攝影師也沒有必要去套用以上公式來計算精确景深,但是對于攝影者來說,了解影響景深的因素以及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一個基本的要求。

(三)構圖的邏輯關系

構圖是攝影創作中最為重要的基本功,它是攝影者将現實生活中的三維空間環境所見物體的點線、形态、明暗、色彩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合理的組織安排在由邊角限定的二維空間内,并給出均衡與和諧畫面,從而達到突出主體、吸引視線、簡化畫面的效果。

在簡單的構圖方法中,比如三分法、對稱法、框架法、射線法等等方法,其實都是形式美的一種表現方式,而形式美的根源在于形式因素的邏輯關系。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美是數的和諧”,要從數的角度去認識事物,他最早發現了黃金比例,開創了形式美的先河。在構圖中通常我們講的節奏、比例、重複、漸變等形式美的原則都是建立在邏輯思維概念中的,構圖中的前景與背景、主體與陪體、點線面之間的關系,都是邏輯思維要解決的問題。這些規律和格式的在形成之初可能是無意識的,但當我們認識并掌握之後就是邏輯思維的成果,因此,在攝影創作中的邏輯思維的運用不可缺少。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3

當然,邏輯思維在攝影創作中也有其局限性,邏輯思維需要的是按部就班、有條有理,如果拘泥于這些規律和格式,就會限制了其創造力的發揮,因此,攝影創作還需要形象思維的參與。

二、形象思維——攝影創作的必備素質

所謂形象思維,是以形象為材料,對形象進行概括和加工的思維過程,它不象邏輯思維那樣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做出公式性、數據性的結論,而自始至終離不開具體的形象素材,所以說形象是形象思維的細胞,離開具體生動的形象,形象思維就無法順利的進行。

一切藝術形式都離不開形象思維,也就是說人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始終與形象、直覺和聯想相伴随,形象思維的能力通常決定人們的審美水平高低。攝影藝術也不例外,從攝影技術發明至今,攝影家們運用這一思維方式,把他們内心的感受與情感通過攝影,表現出對自然與社會的深刻理解。一切優秀的攝影作品,都無法離開形象思維在這領域裡的能動作用。

(一)形象在攝影創作中的運用

形象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對象的思維。攝影藝術語言是形象化的語言,它是在對被拍攝形象的感受和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認識和情感進行審美判斷,并用和諧生動的畫面來進行創造和描述藝術形象的思維過程。攝影家在創作前總是預先在頭腦中儲存各種各樣的記憶表象,并在此基礎上構思出相應的攝影畫面,這種構思的過程是以人或物的形象為素材,從而把一般的生活形象升華為生動性、直觀性和整體性藝術形象。這種對形象加工、取舍、升華的能力,相對于對攝影器材的熟練掌握更重要。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4

(二)聯想在攝影創作的運用

聯想是形象思維的一種方法,它是根據事物互相聯系這一客觀規律,由一事物而想起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的思想活動。攝影通過聯想觀察可以給作品賦予更深刻的意義。聯想有相似聯想、因果聯想和意境聯想三種形式。相似聯想指攝影者在創作過程中觀察到某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在形态有些某種相似的聯想,這種聯想最為直接,比如我們拍攝天空時有時就會遇到與某種動物相似白雲。 我們還可以從有因果關系的事物的角度上進行聯想,如下圖可以從烏雲壓頂聯想到暴雨将至,猶如古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描寫的景色。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5

在攝影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古詩成語的意境中聯想到表現的畫面,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提高審美水平。如下圖也可以聯想到唐代王昌齡的《出塞二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的意境。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6

(三)直覺在攝影創作中的運用

攝影藝術的紀實性、瞬間性和現場性是區别于其他藝術的一種最明顯特征。紀實攝影之父法國著名攝影家布列松曾經創立了“決定性瞬間”這一攝影美學觀點,有時我們在面對突發事件的創作瞬間似乎沒有構思過程和理性認識的思考,全憑偶然的機遇完成,其實要把握這一“決定性的瞬間”,是藝術直覺這一形象思維在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對美的感受和美的發現,藝術直覺同樣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欣賞者第一眼看到時就被它的美所吸引,這裡因為人們對形式美有着直接的感受能力,而藝術攝影家對于形式美的感受具有超出一般人能力,這種能力既是憑借對攝影藝術規律熟練的認識和把握所形成,更要憑借訓練有素的藝術直覺力來完成。

關于攝影的思維導圖(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攝影中的作用)7

綜上所述,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在攝影創作中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各自顯出各自的優勢。在攝影創作中,邏輯思維是學習攝影的必由之路,形象思維是攝影創作的必備素質。在學習攝影的初期,運用邏輯思維去熟練的掌握攝影技術的原理、定律和規律是不可或缺的,這是攝影創作的基礎。而越往後,形象思維的作用将越來越凸顯,如果沒有豐富的形象思維,你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攝影創作者,為什麼有些攝影者在學習攝影并掌握了攝影知識和技術以後,還是拍不出滿意的照片,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形象思維的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