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說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各地深入學習貫徹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紮實推動國企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主體任務完成進度超過預期,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各地國資國企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要求,紮實推進改革深化,以确保實現高質量收官。近期,小新将聚焦地方國企改革亮點舉措和突出成效,推出系列報道。今天為您帶來《調結構、改機制、強治理,四川國企改革縱深推進紮實見效》。
2022年世界500強榜單,
四川省2戶國有企業蜀道集團、成都興城集團首次上榜;
在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
長虹、華西集團等8家四川國企榜上有名。
截至今年上半年,
四川省屬國有企業資産總額2.21萬億元、
實現營業總收入2730億元,
同比分别增長14.9%、20.2%。
“點”上突破、“面”上提升
折射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
四川省國資國企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截至目前,
四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主體任務已基本完成,
四川國資國企正在
為奮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01 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四川是我國西部經濟大省。
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國資國企部分面臨着産業結構不優、
引領帶動能力較弱、
投資布局分散、優勢領域不明顯等短闆。
四川省國資委
精準聚焦、靶向發力,
堅持把“1 6”重大專項改革
作為四川全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
一項标志性、引領性工作來抓,
在交通、生态環保、旅遊、民航
等重點領域推進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
集中力量打了7場攻堅戰和突破戰。
其中的“1”是指整合組建蜀道集團;
“6”則是聚焦于四川省生态環保産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旅遊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煤炭産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等省屬企業“航母艦隊”的重組、改革。
通過“1 6”重大專項改革,
四川省國資委整合資源、
優化布局、順向調整,
着力打造一批定位明确、
主業清晰、實力雄厚,
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争力、
有地位、叫得響的大闆塊大集團——
四川省交投集團、鐵投集團戰略重組
新組建的蜀道集團,
已成為四川省萬億級領航企業,
資産總額占四川省屬企業“半壁江山”,
今年6月末資産總額11124.3億、
營業收入956.5億,
利潤總額46.2億元,
同比分别增長22.4%、3.2%、27.6%,
“1 1>2”的融合式聚變效應初顯;
四川生态環保集團揭牌成立後,
市場化改革有序推進,
經理層全部實現市場化選聘,
當年即入選國務院國資委
“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标杆創建行動标杆企業”;
安逸酒店集團挂牌運營後,
成功整合“錦江”“金牛”等金字招牌,
正式向國内一流知名酒店集團目标邁進;
川煤集團通過司法重整和深化内部改革
妥善化解債務危機,
将原23家二級公司重組為5家,
形成扁平化3級管理體系,
管理成本下降15%,
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四川全省民用運輸機場等資産重組整合、
川航集團增資擴股、
四川發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等
專項工作正在大力推進,
均取得重要實質性進展。
通過戰略性重組整合等專項改革,
打造硬實力突出的四川省屬企業,
引領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這樣的設想正在成為現實。
蜀道集團雅西高速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被譽為“雲端上的高速”“中國最美高速”。
川煤集團保障能源供應
同時,四川省國資委着眼
圍繞服務中央和全省重大戰略,
在省屬國有企業範圍内,
廣泛開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
“2020川渝國企萬州行”活動助推區域一體化發展
聚焦重點産業,
四川省國有企業在“5 1”産業
(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
先進材料、能源化工、數字經濟)、
現代服務業投資分别增長52%、30%,
環保水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
資産總額較“十二五”末
分别增長47倍、15倍、6倍。
聚焦重點區域,
四川省國資委推動四川發展攜手重慶渝富集團
共同打造川渝高竹新區科技創新基地,
持續開展“國企市州行”,
先後與16個市州(區)開展項目投資對接,
累計簽約投資額近1.4萬億元。
7月6日,民航西南管理局網站消息顯示,成都地區兩場日航班起降已超雙流機場單場運行曆史最高,“兩場一體”協同運營的“1 1>2”協同效應逐步顯現。到今年6月底,成都航空樞紐運輸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在全國城市中均排名第一。
聚焦海外布局,
四川省國資委成立四川省國有企業融入“一帶一路”
建設合作發展聯盟,
四川國資國企對外承包工程
及境外投資項目達330個,
覆蓋72個國家及地區,
合同總金額達725.89億美元。
02 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實現新提升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制度根基。
四川國資國企聚焦重點難點問題,
通過規範董事會建設、
完善市場化管理機制,
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争力,
經營業績持續改善。
為促進四川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
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四川省國資委
配套制定出台外部董事選聘管理
等系列制度辦法,
形成了四川省屬企業董事會建設“1 N”制度體系,
建立起130餘人的外部董事人才庫,
集團層面專職外部董事配備實現“全覆蓋”,
子企業董事會“外大于内”比例達100%;
開展“外董調研”“外董論壇”
“外董進企業”等多層次多樣化活動,
幫助外部董事更好履職盡責。
此外,四川省國資委持續加強
對董事會工作的指導監督和考核評價,
深入開展四川省屬企業董事會年度和任期評價,
優化國資委派員列席董事會機制,
細化企業董事會日常運行檢查和評估,
強化對董事會和外部董事的日常評價。
四川省生态環保集團下屬的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京能五間房電廠項目
四川發展旗下的四川省生态環保集團,
組建了“外大于内”
的公司董事會和圍繞戰略制定、
投資決策、風險防控等職能的專門委員會。
今年6月底,四川生态環保集團
資産總額超360億元,同比增長69%;
營業收入超42億元,同比增長138%;
利潤總額3.09億元,同比增長75%;
業務區域覆蓋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
及巴西、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場。
今年上半年,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
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範企業名單。
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
四川省國資委抓住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
制定四川省屬企業集團和子企業
兩個層面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
契約化管理“1 4”文件,
印發“兩書一合同兩辦法”審核要點。
截至目前,四川省屬企業集團層面
和子公司層面任期制和契約化改革
完成率均達100%。
作為四川首家新組建的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四川省屬唯一的現代商貿流通
服務産業投資平台,
四川商投分金融類、經營類開展業績考核,
考核結果與薪酬系數、個人聘用挂鈎;
通過多種形式培育壯大企業人才隊伍,
高管和員工市場化率均達100%。
四川商投還提高創造價值的核心人才、
關鍵崗位(核心骨幹)員工和一線職工工資薪酬,
2020年,二級企業高管薪酬固浮比從3:7調整至2:8,
比集團主要負責人高50%以上,
同一企業經理人最高薪酬為最低的13倍
經過改革,四川商投從一家瀕臨倒閉的老國企,
快速轉型為充滿活力、潛力巨大的省屬商貿流通龍頭企業。
03 穩增長防風險提質效,多措并舉推動高質量發展
為不斷夯實四川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根基,
四川省國資委堅持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全力以赴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
截至今年6月底,
四川全省地方國企每百元收入
支付的成本費用降至95.7元,
“兩金”占流動資産比重進一步下降,
平均資産負債率68.81%,
發展風險總體可控在控。
四川省屬企業重點虧損子企業
專項治理工作完成進度96%,
“兩非”“兩資”清理退出工作完成進度99%,
年化全員勞動生産率同比增長2.1%,
年化總資産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均同比上升。
在嚴控風險、止虧損、降本增效的基礎之上,
四川省國資委還強化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
培訓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增強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的造血能力。
四川省國資委制定省屬國有企業
“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
43戶四川省屬企業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建成創新創業平台76個。
引導國資國企參與西部(成都)科學城、
中國(綿陽)科技城及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建設,
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四川玻纖“萬噸級連續玄武岩纖維池窯生産線”、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号M裝置)、
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等
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取得突破。
推動四川全省國資國企“上雲用數賦智”,
發布四川國資雲,
華西雲采平台入選國務院國資委
國企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高水平承接清華控股系企業,
華海清科在科創闆成功上市,
成為四川省地方國有控股
第一家科創闆上市公司,
填補了四川國資在高端半導體裝備領域空白。
華西雲采産業鍊生态閉環
快馬加鞭,蹄疾步穩,
四川國資國企将始終堅定不移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征程上,
不斷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 / END/ ————
責任編輯丨彭 敏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灏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