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雷家寨的前世今生

雷家寨的前世今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20:32:41

雷家寨的前世今生?2015年,王磊光等一批博士生相繼發表“返鄉筆記”并爆紅網絡,他們大多聚焦當今農村的凋敝、淪陷與絕望作為同樣出身農村的大學教授,我不完全贊同他們的看法,感覺“博士返鄉筆記”和我的返鄉所見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不同個人認為,當今農村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絕對不是一副“凋敝、淪陷與絕望”的圖像,因為近年來農村确實在不斷地好起來,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姿态對于當今農村,我們需要理性、客觀、辯證地看待,既要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更要以一種“向前看”的态度去探尋“良方”因此,我也試着寫寫我的返鄉觀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雷家寨的前世今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雷家寨的前世今生(百年老村換新顔)1

雷家寨的前世今生

2015年,王磊光等一批博士生相繼發表“返鄉筆記”并爆紅網絡,他們大多聚焦當今農村的凋敝、淪陷與絕望。作為同樣出身農村的大學教授,我不完全贊同他們的看法,感覺“博士返鄉筆記”和我的返鄉所見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不同。個人認為,當今農村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絕對不是一副“凋敝、淪陷與絕望”的圖像,因為近年來農村确實在不斷地好起來,在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姿态。對于當今農村,我們需要理性、客觀、辯證地看待,既要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更要以一種“向前看”的态度去探尋“良方”。因此,我也試着寫寫我的返鄉觀感。

我老家所在的山腳雷家位于湖南東安縣的最北端,距東安縣花橋鎮5公裡、邵陽縣五峰鋪鎮10公裡,省道S217從2公裡外的唐家巷通過,背靠越城嶺餘脈的雲霞山,行政上隸屬于東安縣南橋鎮新竹村。山腳雷家始建于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曆史。整個院子有2個組(隊)八十多戶三百來人,除幾戶外姓外,全部姓雷。因為回老家探親、掃墓,我每年春節、清明都會在山腳雷家呆一兩天,大緻經曆和見證了村民們自力更生奔小康的曆程。特别是今年春節的老家之行,更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百年老村美麗蝶變!

1、新容顔

今年臘月二十九日下午,我自駕回到村裡。車到村前禾場坪,就發現這裡今年是特别幹淨、整潔,電杆上還貼着“嚴禁亂倒垃圾,請愛護公共衛生”的宣傳标語。這是幾個在廣東務工回家過年的年輕人自發組織打掃的。

近年來,山腳雷家已經越來越有點新農村的模樣了。水泥路、自來水早通了。有線電視、寬帶也有了。摩托車幾乎家家有,小車也有十幾台了,最好的車是雷克薩斯。去年安裝了路燈,添置了健身設施;今年又建好了籃球場。村前禾場坪硬化後成為村子的活動中心,村民們常在此休閑、聊天、鍛煉、跳廣場舞。2015年村裡重立家台(神龛),修繕大槽門、廳堂屋、正堂屋的楹聯,村民自發自願捐款。

村裡的新房越來越多越建越好,村中老屋新房交錯共存别有風味。弟弟家新房的建築風格近似城裡小洋樓,還将“和”字鑲嵌牆上作為鎮宅之寶。這生我養我的小山村真的已邁進新時代!

每天大早,各種零售車及吆喝就打破了這湘西南小山村的美麗甯靜。賣早點,賣水果,賣豆腐,賣肉賣魚,都是農用車改裝的售貨車,每天清晨村口都有喧鬧的早市。豬吃叫,魚吃跳,豆腐冒熱氣,青菜有露珠,村民們每天都過着這種新鮮滋潤的日子……

2、新風尚

盡管外出打工的村民很多,村子平時裡略顯冷清,但村子的魂魄和鄉土文明還在。2016年春節,從我聽到的衆多故事中,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新農村建設的節奏。

村裡成立了紅白喜事委員會,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辦酒超過5桌需要交費,租用公屋的每次交50元,事後必須搞好衛生,在自家辦的交20元。八十以上的壽星擺酒,隻接受祝壽,不收禮金。老人去世,一律三日出葬,由紅白喜事委員會統一操辦,喪事從簡。為杜絕火災隐患,大槽門内一律不準燃放煙花。

村裡刮起了城市風。村民建房開始流行公寓化。幾乎每家都有摩托車,小車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不少名車。姑娘和媳婦們的穿着打扮,與城裡人沒有區别。堂兄娶媳婦也請來了城裡的婚慶公司,新郎攜手穿着公主式蓬裙的新娘走過一條長長的紅地毯。

近年來村民到城裡買房的越來越多,送子讀書的風氣又悄然“回歸”。有爺爺、奶奶到鎮上、城裡陪讀的,孩子到鎮上上幼兒園每天有校車接送。還有人不怕費用高,将孩子送到永州市甚至長沙讀書。村裡差不多年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學。

大年初一清晨,廣播通知,雷氏老少集體祭祖、團拜,再結隊去給同族男性輩分最高、年紀最長者拜年,然後才各自散去拜年……大家笑臉燦爛,言語熱絡,禮性客套,全村呈現出一片祥和樂融的氣氛。

現在農村最興清明節了,甚至勝過春節。好多在外打工的人過年都沒回家,清明節卻千裡迢迢地回來了。老家清明現在時興團挂,不隻是一家一姓,同姓同宗,跨村鄉縣市組團挂掃,除了祭祖,還聚餐,血緣相親,感情交流,俨然節日聚會。在我看來,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清明節的時興,都是一件正能量的好事!

3、新夢想

臘月二十九晚上,村裡召開一年一度的年會及春晚,村民們聚集于院子天井茶叙、嗨歌、議事。

今年的年會議些什麼事?村民們有何新夢想?

一是自來水擴容。2002年村裡從桐木沖引水入村,2012年擴容時從闆山沖接入水源。随着用水量的不斷增大,出現了水源流量不足、水塔滲漏嚴重的問題,于是自來水第三次升級改造的事提上了議事日程。

二是建會車點。村子連接省道的村道約2公裡,路基是1980年代生産隊時修好的,2010年完成擴建及硬化。随着車輛數量急增,公路較窄、不便會車的問題凸現,村民們便醞釀在合适位置增建會車點了。

三是環境衛生整治。商議垃圾焚燒站選址及建設資金籌措辦法。

辦事就要錢,錢從哪裡來?村民們首先想到的又是集資攤派和募捐。這些年來,修村道,建自來水,硬化禾場坪,重立家台(神龛),都是村裡幾位鄉賢自發牽頭用的這老辦法。隻有擴建和硬化村道、安裝路燈、購置健身設施、修建籃球場,幾個鄉賢出面從縣裡“弄”了點撥款。按村民們辦事的習慣思維,不等不靠自己幹! 據估計,近年來村民因公共設施建設自籌資金已近百萬。

當然,村民們也非常希望村"兩委"為今年這幾件實事争取到政府資金,村民們還希望上級能派來專家為村裡建房、建會車點、建垃圾焚燒站、發展特色産業等作規劃、設計和指導,村民們更希望能有人來村裡開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衛生、送科技“五下鄉”活動……

村民們的夢想何時能實現呢?

(作者系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教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