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會總是人山人海,商販們怎麼又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呢。那麼,如果想在燈會上販賣點東西?賣什麼最賺錢呢?
首先,十元以内最暢銷,大多數人逛燈會就是圖個熱鬧,在燈會上花個十元八元就夠了。所以,燈會上十來塊錢的小玩意兒最好賣。其次,商品類型要單一,貨品的種類最好要統一,如果這也賣,那也賣,攤位沒有整體印象,并且種類一多自己也顧不過來。
過元宵節,花燈絕對是搶手貨。
經典的蓮花燈、菠蘿燈、宮燈、傳統兔子燈等各式花燈可能會熱銷,而最為吸引眼球的當數造型各異以“雞”為主題的花燈了。
有一種會下蛋的塑料雞燈格外估計能受歡迎,随着喜慶的音樂聲,一隻母雞撅起尾巴,尾部的小門應聲打開,從裡面滾出一隻圓溜溜的蛋來……俏皮有趣的創意讓人忍俊不禁,吸引小孩們的眼球應該不是問題。
除了會下蛋的雞燈,還有會打鳴的雞燈,着實讓人大開眼界。花燈大師們今年還設計出一種以篾子和紙張相結合制作的傳統花燈,燈裡安裝了打鳴器,随着繩子的拉動,公雞會發出逼真的打鳴聲,頗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氣勢。
逛燈會累了餓了肯定得吃點東西。糖葫蘆、鐵闆鱿魚、新疆烤羊肉串、長沙臭豆腐、麻辣燙……不管正不正宗、好不好吃,人一多,吃的人肯定也多。
一切跟雞有關的元素成為了新一代網紅。前段時間,街頭還流行的“頭上長豆芽”,如今已被“頭上長小雞”替代。
“一天能賣四五百個。”小黃雞發夾老闆說,上午11點過就提着一大口袋發夾來到洛帶古鎮,不到兩小時,已經賣了一半出去,“一天輕輕松松可以賣好幾千。”
可愛的玩偶大人小孩都喜歡,如果你是第一次在燈會練攤兒,又不知道賣什麼好,那就選擇和今年生肖有關的一些進價低廉的玩偶,肯定好賣!
記憶裡的元宵燈會就像一場民俗文化的盛宴,各式各樣的精緻花燈,或诙諧或隽永的燈謎,熱熱鬧鬧的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跷、扭秧歌,以及那些妙奪天工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然而,如今的燈會,民俗文化還在,商業氣息卻也越演越濃,這樣到底是是不是好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