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國娛樂圈的某個人物搬上熒幕,那麼郭敬明絕對是最适合的----反派人物,精彩的反派人物大多都心理畸形,郭敬明則更近一步,在心理畸形的條件之上---生理畸形,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外觀上的缺陷少年時期的郭敬明并不喜歡與人相處,在感到寂寞的時間裡郭敬明喜歡“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淚流滿面“雲雲。如此精确的角度不免令人懷疑,他那纖細的脖子裡是否安裝着陀螺儀。
郭敬明出生,成長與自貢,這是一個四川南部的小城,此前最出名的人物是烈士江姐,郭敬明的父親郭建偉在國有企業供職,母親鄒慧蘭在銀行工作,相對優渥的家庭與良好的家教,讓郭敬明喜歡上了讀書與寫作,十四歲時,郭敬明在刊物上投稿了自己的詩,名為《孤獨》,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翻閱資料讀一讀,不就後郭敬明便收到了雜志社寄來的樣刊與10元稿費,這是郭敬明人生中第一次賺到錢,盡管很微薄,但這遠比父母老師口頭誇獎上的虛榮來的更實在,高中時期郭敬明成為了某雜志社的寫手,對于這段經曆,他在書中寫到“我常在上面寫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以騙取一些稿費好維持生活的滋潤”。是的,郭敬明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文字是賺錢的工具,寫作是賺錢的手段,作家,就是靠寫作文字賺錢花的生意人。
2000年,韓寒的出現令《萌芽》雜志的新概念作文比賽名聲大噪,這讓郭敬明看到了一塊新的跳闆,隻要他能夠越過這道龍門,他就可以在世人面前展露風頭,聲名鵲起,并且還可以為高考加分,為此他仔細研究了前兩屆獲獎作文的風格,發現其中大部分作品在文本結構或語言形式上都很标新立異,可以說是形式大于内容,畢竟是“新概念”作文比賽,求新不求真,因此郭敬明創造出了一種辭藻華麗内容空洞的文風,接連寫了3萬字分成七篇文章投給了概念社,他知道自己每多一篇文章,就多一份進入決賽的機會,果不其然,在2000年的冬季,他收到了《萌芽》雜志的挂号信,他終于可以去到那個向往的城市——上海,然而很遺憾,盡管郭敬明拿下了一等獎,但是那一年取消了高考加分政策,郭敬明沒能考上第一志願,最後服從調劑來到了上海大學,來到學校之後,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貧富差距的落差給自己帶來的屈辱,他覺得自己需要被注目被認同,而他認為獲得這一切的辦法就是成功,而成功就是金錢,開學後的第一個月,郭敬明就利用自己分析,模仿,調用,複制的強大能力連夜寫出了長篇小說《環城》,他就是寫手界的拷貝忍者卡卡西,之後在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下《幻城》獲得了市場上的巨大成功 ,然後在這半年之後,郭敬明又神速的完成了自己的新作,書名為《夢裡花落知多少》,不久之後,作家莊羽就狀告郭敬明抄襲了自己的作品《圈裡圈外》,整理出來的抄襲證據長達幾百頁,不就後更多的黑料也被扒出來了,《幻城》的文風貌似模仿顔歌,故事與設定更是取自于日本漫畫《聖傳》,最終北京高級人民法院判決,郭敬明抄襲莊羽事實成立,并賠償了莊羽20萬元,但郭敬明拒絕道歉,因為這是他身上的最後一層遮羞布,一旦揭開,那就是對他無腦粉絲的背叛。
在此後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郭敬明就在影視上活躍了起來之後紛紛改編了電影《我們約會吧》,《小時代》等等《小時代2》更是套拍 《小時代1》拍攝一次電影賺兩份錢,之後票房更是狠狠賺了8個億,之後的《爵迹2》也更是拍的《爵迹》第一部,不過還好在《爵迹》上映完之後,1.3億的成本,最後票房整整虧了兩成,終于讓這個小子虧錢了。于此同時他以導演的身份加入了不懷好意的《演員請就位2》,不過他一如往日,擅長詭辯,巧舌如簧,偷換概念,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死書本,實操鴨蛋,翻手為雲,另結新歡,覆手為雨,凄凄慘慘,出爾反爾,害人不淺,争名奪利,殺人不眨眼,在一次次聲讨中,在一碗碗狗血裡,在如滔天巨浪一般的流量裡郭敬明重回巅峰,《爵迹2》薄利多銷,票房達3億,手中的幾部舊作品也相繼賣出了版權。
上海北部有一座島名叫“崇明”,這個名字像極了“敬明”,當時仍在小城的郭敬明,因此覺得自己簡直是為上海而生,多年之後他在自己的小說裡,自戀的創造了兩個身份,一個青春偶像作家,替字為崇光,一個時尚雜志總裁,取諧音為宮洺,連起來就是“崇敬光明”郭敬明也許真的打心眼裡覺得自己是崇敬光明,但光明到底是金錢反射出的光澤,還是溫暖人心的人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