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從課文中想到的)
農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會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一般會攜帶禮品,并且要在娘家吃午飯。
回娘家的習俗不僅體現在正月初二,還可以在清明時節呢!不信,請看——魯迅的《社戲》:我們魯鎮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地歸省了,隻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裡……
(附:歸省:指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看望父母)
正是有了回娘家的日子,才造就了平橋村成了“我”的樂土的原因:“我”在這裡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優待;可以免讀《詩經》之類難懂的書;可以釣蝦、放牛,體驗自由快樂的鄉村生活;可以去趙莊看社戲。
文章結尾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我”所懷念的不僅僅是好豆和好戲,更是平橋村的人們所具有的那種熱情好客、純樸善良的美好品格,還有他們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和諧親密的關系,以及農村特有的風光、自在的生活。這一切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未曾見到過,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很少能夠再見到的,所以那夜的豆和那夜的戲都令“我”念念不忘。
想到這篇文章,耳邊忽又響起了陳紅的《常回家看看》: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唠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其實,習俗也好,文章、歌詞也罷,都說出、唱出了大家的心聲:即使相隔千裡,也會千裡迢迢,奔赴那魂牽夢萦的家鄉!縱使在疫情當下,48小時核酸、行程碼、居家隔離,全副武裝,還是阻擋不住回家的步伐!
回娘家,真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