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來,“我國人均将突破1萬美元”的話題引起社會關注。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這一方面意味着中國經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同時,也意味着,中國經濟到了能否突破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真正邁入高收入國家水平的關鍵時刻。
“中等收入陷阱”,或許本身就是個“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是世界銀行2007年發布的《東亞複興:關于經濟增長的觀點》中提出來的。如果一個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未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就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雖然流傳甚廣,學術界關于這個概念的讨論也一直是個熱點。但坦率而言,這個概念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首先,從二戰以來,全球經濟表現而論,的确隻有少數國家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絕大多數的國家經濟到了中高收入階段之後便停滞不前,但仔細研究這些國家經濟停滞不前的原因,則完全不同,沒有任何依據表明這種經濟發展的停滞具有什麼“共性”。
其次,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究竟到了哪個階段開始停滞不前,可以說幾乎沒有規律。從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來看,絕大多數國家都經曆過高速發展,但高速發展的周期完全不同,有些10年,有些20年,有些如中國和日本等高達30年,甚至40年,沒有任何依據表明,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了歐美高收入國家的那個标準就開始下滑。
再次,經濟發展的曆史一再昭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一直保持高速,這是一個基本常識。随着經濟規模、産業結構以及社會矛盾的變化,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到常态增長是正常的,經濟增長慢下來不代表進入“陷阱”。
最後,研究一些國家經濟經曆高速發展之後陷入停滞的原因,你會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收入到了某個階段就會必然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在收入分配、産業升級及整體改革方面沒有抓住好的時間窗口,從而喪失了從中高收入突破進入高收入的時間窗口。将這種經濟停滞現象歸結為“收入陷阱”,其實名不副實。
撥開“收入”迷霧深化改革,才是跨過陷阱的關鍵對于中國經濟而言,我一直認為,根本不用擔心什麼“中等收入陷阱”這種概念。我們需要的是,汲取拉美等國在收入分配、改革整體推進以及制度建設方面停滞從而喪失巨大機遇的教訓。
“中等收入陷阱”其實是個僞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當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周期以後,面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現實,面對産業結構急需升級的需要,面對增長引擎的轉換,面對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事實,如何在制度方面做出正确的回應,這是真問題。
因此,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質其實就是國家改革和制度建設不能跟上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
對于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而言,在經曆4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必須明白,經濟增長減速是正常的。中國的崛起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格局,勢必引發全球各種适應和不适應,所謂的百年大變局無非是中國重新崛起之後,在下一個周期的經濟發展、國際治理中充當什麼角色的問題。
對于中國而言,重要的是認識到下一個周期,經濟增速、産業結構、增長引擎以及經濟治理需要的制度框架都不同于過去40年,中國需要在改革和制度建設層面做出有力的回應,這是跨越所謂“中等陷阱”的關鍵。
值得期待的是,對于繼續推動改革,仍然是目前從上而下的共識。對于通過制度建設,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基本沒有異議。重要的是,下一步要進一步強化改革的共識,在一些改革層面上推動實質性破局,抓住下一個周期經濟嬗變的曆史機遇,如此才能持續穩健發展。(來源:新京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