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敏感詞多了就有了

敏感詞多了就有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4:34:06

敏感詞多了就有了(敏感詞多了就有了)1

微博表示,将對站内利用諧音字、變體字等“錯别字”發布、傳播不良信息的違規行為開展集中整治。

錯别字是一種文字污染,當然應該整治。這麼多年,無數文字工作者都在不斷地咬文嚼字,捍衛民族語言的純潔性。

有朋友就天天在朋友圈裡每日一怼,專挑媒體的錯别字。我看了,感覺受益匪淺。

通常的錯别字都是因為學識不足或者無意之失造成的,比如餘秀華初中畢業的男朋友在毆打了餘秀華之後寫了一封“道謙信”,别字連篇,他确實不是有意玷污民族語言,實在是功夫不到家。

又比如,當年故宮博物院送出的的錦旗,“撼祖國強盛,衛京都泰安”,雖然事後強詞奪理,依然成為笑話。

但是,微博所說的錯别字另當别論,其實是作者故意為之的,所以他們很自覺地加了引号,以示區别。

以諧音、變體的方式制造“錯别字”,不僅不影響語意的表達,反而可以借此逃避站方對一些敏感詞的審核。

在網上,辣雞不是辣子雞,草泥馬也不是真正的神獸。這是網民必備的常識。

很多網絡“錯别字”應該算是“通假字”,寫的人和讀的人并不會因此産生交流障礙,反而可以藉此會心一笑。

我雖然有些文字潔癖,但是在網上也常用“錯别字”代替敏感詞。不然,一定會有更多的文章被删得屍骨無存。

我要是談論某個地方的儲戶取不出錢的事,如果不用“荷蘭”這個諧音梗,可能真的通不過。

寫起來發現,隻有“荷蘭”還不夠,還要有“票号”和其他“錯别字”,才能通過層層的過濾和審核。斟酌再三,幹脆放棄了。

通篇的暗語和“錯别字”,其實也是對寫作者的打擊,文人之懦弱無非如此。

魯迅說,在網上本沒有“錯别字”,敏感詞多了,便有了“錯别字”。他雖然沒有趕上網絡時代,也特别善用“錯别字”,“且介亭雜文”之“且介”就是“租界”,取其一半而已。

網上的“錯别字”就是網路上的暗号,近似道路以目,你懂的,我也懂的。

而現在微博出來說,不要用眼神暗示了,有話直說。

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但是網友也不是守株待兔故事裡的兔子。

遇到障礙繞着走是本能,直直地撞上去的是傻子。

微博今天挖了個坑,上面蓋了草,等着作者來跳。

馬勒戈壁的,真是把群衆當傻子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