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生産線車間裡,經過配料、熔化、成型、退火、裁切等多道工序的成品玻璃,被一個個長滿吸盤的大型機械手臂準确抓取裝箱,進行成品包裝……3月28日,威海臨港區有序複工複産後,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熱情高漲。“現在的平穩生産來之不易,疫情期間,我們确實經曆了束手無策的時間。”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于永濤回憶當初的窘境,感歎道。
作為全國最大的在線鍍膜玻璃生産企業,中玻每天需要消耗原料和燃料1500噸,其中一部分就在本地生産。3月8日,威海進入“暫停”狀态,原料、燃料生産廠家相距隻有十公裡,卻因交通管制不能運輸進廠。而玻璃工藝決定了窯爐必須要連續運行,如果燃料缺失,窯爐可能就會坍塌,損失達4000多萬,窯爐重建也需要3到4個月時間,這期間的損失極大。于永濤解釋:“缺少原料一小時,可能就要損失上百萬。當時疫情約束着你,企業無能為力,非常無助。”
無奈之下,中玻向臨港區撥出了求助電話。企業遇難題,政府伸援手,複工複産專班了解情況後,迅速安排專人跨區域協調,把運輸車輛所在卡口、目的地以及車輛信息等第一時間發送給市級交通保供組,為企業申請點對點通行證。三個小時後,第一批原材料——兩罐氨水、兩車白雲石和石灰石順利抵達中玻廠區。
如今,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長達17天的封閉運行後,複工率已經達到了85%以上,生産線也在滿負荷運行,正陸續下線一批節能玻璃産品。“在崗員工約500人,每天可生産優質浮法玻璃2萬重量箱以上,完全可以滿足訂單的需求。出口這邊,貨物可以及時按要求發貨,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中玻鍍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蘭軍說,疫情導緻諸多問題紛至沓來,臨港區以企業訴求為導向,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企業才能“逆風”前行,生産不停步。
“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複工複産專班,每天收集企業的需求,并按照輕重緩急和企業的緊急程度分類,對連續生産企業、重點産業和提供應急保供物資等有特殊需求的企業優先保障。”區黨工委委員、經濟發展局局長宋靖航介紹,運輸問題是多數企業的共性問題,為了保障運輸過程符合防疫要求,臨港區進行了全路線規劃、全路線監督——出發前,駕駛員可以看到手機上的電子通行證對始發點、途徑卡口、時間、終點的詳細規定;在路上,交通管理部門時不時地在卡口進行檢查,看駕駛員的連續核酸證明、牌照和通行證,如果偏離路線,卡口警察會進行及時糾正;到達廠區後,有專門的監控監督駕駛員不下車。
同時,針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臨港區還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難題、破難關。
緊急協調區内一家電鍍廠有序複産,打通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複工複産生産鍊條上的痛點、堵點問題;安排專車點對點接回馬誇特開關(威海)有限公司員工161人,并安排臨時宿舍,滿足返廠員工封閉管理要求,為企業正常生産運營保駕護航;對威海海王醫藥有限公司、威海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等重大重點項目和疫情物資保障企業複工複産開辟綠色通道……臨港區共為100多家重點企業解決原材料、産品跨區域運輸、留廠職工生活物資供應以及區外職工“點對點”返崗等方面的需求,幫助10家企業融資近4000萬元。
如今,臨港區下沉企業一線,問需于企,及時傳達解釋相關政策,持續幫助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等難題,确保企業防疫、生産兩不誤。截至目前,全區121家規上工業企業,台基智能、碳纖維産業鍊、威高藥業等42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實現複工複産。本月底、下月初臨港區還将兌現首批1400多萬元的獎勵資金,下達科技創新、企業研發等專項補助資金,更好地服務企業膨脹發展。(今日臨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