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181-234)名篇《誡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這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告誡兒子如何做學問。
在我的文章裡,曾經提到過,古人所謂的“學問”跟我們今人所指不一樣,除了“知識、學識的含義外,更包括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個人修養”,此處再次強調,便于讀者在讀古文時能更準确的理解古人所表達的意思。
01
古有名言“但在流傳不在多”。
諸葛亮一生戎馬倥偬,不以文名(當然是因為他的功業蓋過了文章),所書多為“半公半文”之“表”“書”類。但是,《出師表》兩篇及這篇《誡子書》,可謂“不為文學而文學”的寫作,卻成為千古名篇,不但前無古人,也可以說後無來者,勢必将永遠流傳下去。
《誡子書》當中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以及“澹泊明志,甯靜緻遠”更是常見于當今社會的辦公室和居家書房。
但是,恐怕我們不少人都隻理解到了諸葛亮這句話(古文)的表層意思,沒能理解到其真意。在此,筆者不揣冒昧,行文見笑于方家。
正确理解“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關鍵在于“靜”字和“儉”字。
02
我們多數人把這個“靜”字理解為“安靜”,更進一層的呢理解為“内心的甯靜”,前者是謬誤,後者還不夠、稍顯膚淺。
“靜”是儒釋道三家均倡導的自我修行方法——這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從不苛責的角度來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做真理來看待。
不論儒釋道,在修養層面,這個“靜”字古人要表達的意思是一種理想的形而上的觀念和狀态,就是一個人的心底已經沒有了一絲一毫的欲念,有那麼一丁點佛家“入定”的意思,至少是“入定”必須經曆的過程和狀态。
我們先來簡單說說這個“欲”字。
“欲”的意思毫無疑問指的是“欲望”。道家和佛家關于“欲”的論述汗牛充棟、俯拾皆是,我們撇開這兩家,從離我們常人更近的儒家來簡單談一談。
大家或許都知道,“存天理,滅人欲”是朱熹理學思想的重要觀點之一,他認為“聖人千言萬語隻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學者須是革盡人欲,複盡天理,方始為學”(這個“學”就是“學問”,就是筆者前面解釋過的意思,再次提請大家注意)。
朱熹的意思其實完全承續了諸葛亮的意涵,但是在諸葛亮“學須靜也”的層面做了過度拔高,因此在筆者看來“失了火候”“走火入魔”,反而謬以千裡。
筆者就非常贊同明代中期出現的“心學”對此的理論論述,心學肯定情欲、追求個性解放,因此心學認為:情與性不可分割,衆人皆有的情感就是與生俱來的人性;欲與理并不對立,衆人共有的欲望就是倫理的範圍。
筆者認為,從根本上滅情絕欲,是違背人性、違反天理的,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既不現實,也不合理。我們修身養性,應以公允無私、淡泊寡欲為目标,不能抛棄一切情感意趣,變得枯燥乏味、不近人情。
我們由“靜”說到了“欲”進而又說到“性”和“情”,這幾方面實在是古人(不論儒釋道)時常探讨、争論的極大的哲學命題。在此不做過多探究。
回到我們的主題“靜以修身”,“靜”肯定指的是摒棄欲望,至少我們可以在“修身”“做人做學問”的過程中将“摒棄欲望”作為一種方法。
佛家有一則著名的公案:
慧能去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有幡被風吹動,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争論不已。慧能便插口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大家聽了很為詫異。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個公案深刻地刻劃出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
近代文化名人、傳奇人物弘一法師(李叔同)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動”就是指心動,心動就是産生了欲望。
03
我們再來說說“儉以養德”。
關鍵在這個“儉”字。
古文裡面“儉”與“簡”互為通假,兩個字的意思在古文裡基本是一樣的,都含有“簡單、節儉”之意。且這個“節儉”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節儉,包括了精神等非物質形态的節儉,比如節約“力氣”、節約“精神”、節約“話語”等等。這一點讀者朋友在閱讀古人典籍時務必留意。
孔子經常提到的“簡”與老子時常提到的“儉”就完全是一個意思。我們現在書寫的“大道至簡”,按照老子的用詞習慣,就更應該寫作“大道至儉”,但表達的意思别無二緻。
因此,“儉以養德”其實更多的并非指物質上的“節儉”,更多的是指精神層面等非物質形态的“節儉”。
“儉”字在道家用得是最多的,諸葛亮無疑是道家中的傑出人物。對于“儉以養德”,我們切不可粗淺的理解為“物質上的節約就可以提高道德修養”,如此,差距就太大了,于我們自身修養的提升也毫無益處。
道家非常注重非物質形态上的節儉,比如“養氣”“養神”“養心”,就是“增加氣”“增加神”,那麼減少消耗(節儉)自然也是“增加”的一種方式。諸葛亮的“儉以養德”,更多強調的其實就是“養氣”“養神”“養心”。
在“養氣”“養神”的方法上,道家非常強調一點,也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那就是少說話、更不要去說些廢話。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易經》)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
“開其兌,濟其事,終生不救。”(《道德經》)
這句話與我們密切相關,筆者解釋一下:“兌”是指八卦當中的“兌卦”,在我們人體部位就是指“口”。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整天話不停、忙忙碌碌事不停(濟其事),那麼這一輩子就無可救藥了(指生命層面)。因此,道家堅信一個觀點:話太多的人不能長壽。故而也有“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這麼一句名言。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也是孔子極其主張的一種行為方式。
隻要不是刻意為之,經曆風霜後的“沉默寡言”實在是一種極高的修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