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差錯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新聞回顧
2月1日,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位患者被誤輸入A型血漿20ml,但該患者是B型血。其女兒告訴記者,在輸入血漿前,護士并未與其父親核對母親的姓名和血型信息。目前,患者仍在當地另一家醫院的ICU中治療。
2月14日上午10時許,通化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此事,當地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科已介入調查和調解。
輸血是搶救生命、恢複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這種寶貴且高危的靜脈輸注産品,要求操作準确性必須達到100%,且需符合多項法律法規和行規要求,因為輸血工作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以患者的生命為代價。
然而,血液從采集到輸注要經曆多個環節,在标本采集、實驗室标本處理、血型鑒定、血液篩查、合血、發血和輸血過程中,均有可能發生差錯。
01
常見輸血差錯類别
1.申請單名字寫錯
2.護士采錯标本
3.血型鑒定錯誤
4.血标本貼錯标簽
5.拿錯标本
6.輸血時不查對/查對不認真
02
O型血是“萬能血”嗎?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血型:簡單地說,血液的紅細胞有一些像帽子一樣的突起叫做抗原,有A抗原的就是A型血,有B抗原的就是B型血,AB兩個抗原都有的就是AB型血,什麼抗原也沒有就是O型血。
聽說O型血是“萬能血”,是這樣嗎?
在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兩種抗體,輸入其他血型的人的體内後,它可以與受血者血液中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繼而産生溶血。由于輸入的血量少,受血者體内的血液量大,通過血液循環的稀釋,和受血者血漿中存在的一些A型或B型的血型物質對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體的中和,可以把結合的紅細胞的溶血機會降低。但是如果輸入的O型血量較大,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抗B抗體濃度很高,同樣可以發生嚴重的輸血反應,由此可見,“萬能輸血者”并非萬能,它同樣潛伏着嚴重的危險性。
隻有在需要輸血又無相同血型時,少量O型血才能充當"萬能血"的角色,顯然這隻是非常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03
輸血漿也必須血型相同嗎?
一般情況下,由于紅細胞表面存在抗原,血漿中存在抗體,即使隻輸血漿也要保證血型相同或相容。
在臨床治療中,隻有一種情況例外,即可以把AB型血的人的血漿輸注給非AB型血的患者。這是因為AB型血供血者的血漿中,既沒有抗A抗體,也沒有抗B抗體,所以不會與受血者的紅細胞上的抗原發生溶血反應。
誤輸異型血,常發生嚴重的溶血反應,輸入少量的異型血可發生一過性腎功能不全,輸入200~300ml者,常發生急性腎小管壞死,在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下尚可逆轉,嚴重者可出現不可逆的雙側腎皮質壞死。常緻患者死亡,誤輸異型血液有明顯溶血反應的患者,其病死率高達20%~60%。
04
溶血反應
溶血反應是紅細胞膜破壞,導緻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流出。
患者發生溶血反應後,臨床症狀表現為頭痛、胸痛、高熱、嘔吐、呼吸加快、心前區壓迫等,嚴重者會出現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回抽靜脈血離心處理後血漿呈粉紅色。
05
輸錯血後的治療方法
1.抗休克處理。複查患者血型,提供配對的紅細胞懸液和血漿,靜脈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患者血流灌注情況,積極防治彌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保持酸堿平衡。
3.保護腎功能。血壓穩定後靜脈輸注甘露醇,劑量按照0.5~1.0g/kg計算,直至血紅蛋白尿消失;同時滴注碳酸氫鈉溶液,加快血紅蛋白結晶溶解,避免阻塞腎小管。
4.少尿、無尿患者,按照急性腎功能衰竭進行處理。
5.錯型輸血量過大或症狀嚴重患者,可實施換血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該密切監測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指标的變化。
06
常見輸血差錯原因分析
1.技術差錯
(1)業務知識欠缺,熟練程度不足。
(2)沒有複檢,沒有反定型。
2.非技術差錯
(1)責任心不強:貼錯标簽和拿錯标本均屬此種情況。
(2)未三查八對。
(3)沒有嚴格按《臨床輸血技術規範》和《護理核心制度》操作。
07
防範措施
1.提高工作人員思想素質,端正工作态度,真正認識到輸血工作的重要性及嚴肅性,嚴格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範》進行各項操作,加強檢查和複查制度,嚴把定型及交叉配血兩大關。其工作必須由正規的檢驗人員或經專業技術培訓的專職護士來操作,以減少輸血事故的發生。臨床醫生和護士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醫療技術操作規程,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充分認識到輸血是關系到病人生命的大事,不能草率。
2.據文獻報道臨床輸血最常見差錯是标本問題,而輸血申請、取血和輸血環節問題相對較少,護士在輸血過程中承擔重要任務,據某院的差錯分析表明與護士相關差錯占58.4%(标本差錯53.2% 取血差錯2.5% 臨床護理差錯2.7%),因此護士輸血前後都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八對”制度,必須由2名醫護人員共同核對患者姓名、性别、年齡、病案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結果、血袋标簽上的各項信息,檢查血液質量必須合格等,并共同到床前确認患者身份,核對無誤方可給患者輸注,在核對工作完成後共同簽字記錄。
3.護理監護。在輸注過程中,觀察有無發熱,寒戰,頭痛,腰背痛的症狀。輸血時應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一般情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若發現有上述症狀,應立即通知醫生,暫停輸血,保持靜脈輸液通路,做好搶救的準備;盡快報告血庫,查明輸血反應的原因。
總之,加強有關輸血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學習;加強輸血業務學習及輸血安全教育;加強輸血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規範輸血護理技術操作程序;制定處置各種不良反應預案。對于保護患者、醫院、自身合法權益,保證患者安全輸血起着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娜.錯型輸血及溶血反應的輸血處理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6):2.
[2]鄧娟.針對性護理對外科臨床輸血護理效果、輸血風險及輸血誤差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2.
作者簡介
文章作者:陳钰瑩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醫院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