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書籍是需要抽點時間和孩子一起來讀的,慢慢地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一天兒子放學回來,告訴我,老師讓他們計劃用兩周的時間讀完《童年》這麼書。這本書是19年春節前買回來的,看兒子偶爾翻一下,實際上并沒有認真地深入去看。
前天晚上,兒子睡覺前說,讀到58頁了,讓我不用亂動。昨天晚上吃飯時候詢問讀到了什麼東西,兒子的回答很坦誠,作者是高爾基,法國人,讀到他父親死了,和兩隻青蛙一起埋了。
其實,那天兒子告訴我老師讓讀這本書後,我就趁他上學時候,自己先來讀了一下這本書,因此兒子的回答并不意外,他隻記住了他感興趣的内容。
高爾基的《童年》,自傳體小說,主人公叫阿廖沙,主要内容寫了其三歲到十歲居住在外祖父外祖母家發生的事情,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寫的,講述了父親的死去,自己如何被外祖父打,外祖父和外祖母為什麼吵架,好朋友小茨岡的死,外祖母講述父親的過去,母親的再嫁和死去,以及發生在上學時候的事情,一直到11歲時被趕出家門謀生。對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本書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完成這個圖以後,讓孩子先來熟悉這些人物性格特點,再回到書中去尋找他們的語言、動作、故事來深化對這些性格特點的認識。這是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 帶着疑問去讀書(鍛煉發現式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讓孩子從書中找到關鍵的内容,特别設計了一組疑問題,讓孩子帶着疑問去讀,這樣讀書,必定會事半功倍,具體見下圖:
第三步 閱讀理解再鞏固、加深(鍛煉發現式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讓其進一步加深對書中部分章節的認識和理解,再來設計一組閱讀理解題,具體見下圖:
第四步 寫讀後感培養語文素養(鍛煉并培養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此處内容省略)
語文素養,包括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人文素養,對書中人物描述、性格特點、叙事結構内容、人性的善惡、道理的好壞、自己的認識和體會等等,這些都應通過讀後感來完成。讀後感也是自己對一本書的歸納與總結,不一定非得成文,也可以成段,但這一步确實很重要。
以上這四步,如果您需要,也一起來試試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