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專欄 作者:所志國)近期,去中心化一詞迅速火爆,火爆到令所有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的時候,它就紅了。正待大量的專家、企業家、自媒體人和營銷人士,津津樂道的讨論這個詞的時候。我卻突然間想笑,因為這一幕真的太熟悉了。
一、時代發展需要主題 刺激企業需要“專家”
從2010年的團購瘋狂,到2011年的微博萬能,再到2012年的020逆天,還有2013年的移動互聯網無敵趨勢,直至2014年的微信絕對封神,而2015年春節未至,去中心化已經開始普及。細看曆史演變,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一個神奇的話題出現。不是名人名言,就是某個科技産品出現。
個人理解,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的科技進步太快,确實需要一個主題響應時代的進步,同時也能變個角度吸引投資界的進入。另一方面,則是完全被輿論推動。讓原本就沒有過多新鮮話題的媒體迅速跟風,讓一些“專家大腕”興奮不己,終于找到了自己能插上話的話題。反正全國人民都剛接觸這個新生事物,“我”說什麼都是對的,因為根本驗證不了對錯,敢說就有機會成專家。
所以2012年是個絕對的分界點,突然間中國出現了“無數的專家”,甚至有人在公開場合調侃:“我不是專家,你才是專家,你們全家都是專家”。而那一年,也是我熟悉的許多沉浸在電商多年的電商實戰派,幾乎都選擇三緘其口的一年。那時候,已經分不清敦對敦錯了。
二、微商模式市場非正常發展 不迷信不排斥抓住傳播時機
2013年微信火的一塌糊塗,2014年微商爆發,更讓微信變成絕對的主流,是天下間毫無疑問的主流。2013年本人所志國,寫過一篇文章《騰訊微購物将并入微信 微信營銷終成浮雲》(有人曾假冒是此文作者)。那時候我就曾預測騰訊終究封鎖流量高速路口,将所有銷售平台統一至自營微商城。道理非常簡單,大家見過有人建好了高速,永遠一毛錢高速費不收,讓所有車免費過的嗎?
該文也算小火過一陣,甚至有一些微營銷公司在網上發貼說,經他們調查,所志國是馬雲的托。借您吉言,希望我有機會能賺到馬總的錢。換句話說,這文章又不是攻擊騰訊的,隻是說微商将會被統一流量入口,和馬雲的托又有何關系呢?
我對微商從來是不推崇,不排斥。不推崇是因為确實建立在非正規的渠道上,騰訊公司都未通過微信一年賺到幾十個億,很多化妝品公司、面膜公司、保健品公司,則通過微信輕松一年切走幾個億。難道這是正常的嗎?從未聽說過,微信是為免費為商家提供銷售渠道建立的,換句話,微信也是科技商品,不是為商家的免費福利。
之所以會這樣,隻能說微商火的太快了,令全社會甚至微信運營方自身都沒有感覺到,它就已經火了,火的完全不可控。曾有朋友和我笑談:“你們培訓行業真牛,連騰訊都不知道微信怎麼盈利,你們就知道了。”我趕緊聲明:俺隻是一名電商從業者和策劃人,雖也經常講課,隻講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換句話說,微信怎麼盈利,我沒那本事知道。幾位圈裡好友閑聊,都認為朋友圈賣貨終究會受到騰訊的監管,微商未來無法預測。
不排斥,是我确實看到了一小部分人,真的一個人的微信月銷售額就過百萬。她是一名退下來的空姐,隻有幾千好友,且個個是熟悉的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她并不是用常見的:加附近陌生人、群發信息、發展代理下線的方式銷售的。微商能讓小部分人發财,這是事實,我尊重事實。要強調的是,實在是極少極少極少的人,有着一定的社會基礎和人脈背景,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一個剛出校門的90後大學生,能微信朋友圈月銷售額過百萬的話,就真應該向相應機關舉報,看看他到底賣的是什麼了。
當然,微信的傳播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免費贈送、事件營銷、線上活動等形式,确實深受90和80後的歡迎。本人在為企業和電商平台做策劃時,微信營銷也是其中一環。所以,還是那句話,對微信營銷不推崇不排斥,作為一種營銷傳播手段它的功效非常明顯。如果作為所有傳統企業,都必須應用的0成本營銷渠道,本人還是保留意見。
三、所謂去中心化 前提是有沒有中心
主題是去中心化,似乎前面的内容都和去中心化無關。但是,去中心化卻是完全和微信營銷有關。所以,必須短篇累犢一下本人對微信的看法。
所謂去中心化,個人理解就是在這種社區化交流陣地或者平台,每個人都是中心,不再需要“個人中心”或者“品牌中心”。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建立自己的微信群,不管是1個還是10000個,隻要你手機抗的住,瘋狂加的好友夠多。事實亦是如此,很多朋友都如同我一樣,身在多群,卻很少說話,自己也有自己的幾個群。從這個角度看來,去中心化是成立的。中心獨立的号召力,完全被減弱。
從這一現狀看來,“去中心”是事實也是趨勢。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現在傳播“去中心化”是不是真的和那名外國老大爺說的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去中心化有個前提,從來沒有人真正解答過,個人認為也沒有标準答案。那就是,到底什麼是“中心”?隻要有手機有微信,都能建個群,随便拉人。然後群主就是“中心”?因為群主沒有号召力,所以大家都不說話,要麼發廣告,要麼幹脆退出,就叫“去中心”?
那麼,如果是二位馬老大,他們親自建的微信群呢?别說500人,就是500萬人加進去了,都不會有人靜音吧!如果是劉德華建的微信群呢?同樣,500萬人的群,得瞬間加滿,還得天天在裡唱翻了天。
去中心化的前提,一定是“有沒有中心”?如果群主不具備專業領域的号召力或者是群裡的交流内容,壓根就沒個中心,全天候在群裡閑扯家常。大部分人進去,就為了互粉,給自己增加個好看的粉絲數。那這中心怎麼可能會不去掉?換句話說,再不退出幾個群的話,手機分分鐘死機連電話都打不了了,還拿個手機到處晃什麼?
所以,作者所志國認為。所謂的去中心化。一定是,人們經曆了三年的:興奮、娛樂、瘋狂、冷靜甚至是反感的幾個階段後。才發現,自己在很多平台、社區、微信群完全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識,或者崇拜的人。還不如自己建個小圈子,踏實和真正好友知己交流點生活體驗來得真實。想不去中心化,也很簡單。如果自己沒有号召力,就把群裡的内容或者線下活動的内容,做的專精和務實。是奉獻還是忽悠,其他人都看在眼裡。你為大家盡心盡力,别人怎會對你胡亂猜疑!
題外話: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做軟文策劃出身。在2010年開始在艾瑞、易觀等平台寫專家專欄。近年來,因為給企業做策劃和四處講課,加之又要組織協會,實在是疏于動筆。但是,今天會匆忙寫下這些心得,實在是由于看不慣的性格,對于這個浮躁的環境有着太多的體會想分享給大家。
二年來,由于電商圈和營銷圈的朋友信任,也被很多朋友拉入各類微信群。雖然不像一些大腕一樣,身在幾百個群中。少說我也被加入了上百個群,但是本人手機功能有限,手機已經慢如驢車。所以,無奈之後,隻有選擇退出,留在了一些群主是朋友或者群中話題稍感興趣的微信群中。即便是這樣,剩下的幾十個群也得分二個手機登陸,否則仍然速度極慢而且目不暇接。所以本人非常之奇怪,說自己有幾十萬粉信粉絲、幾千個微信群的大佬,您到底用的是什麼型号的手機?如不需要保密,請告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