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為什麼不挖礦?全球性的開源區塊鍊平台以太坊(ETH)完成升級重要一步,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以太坊為什麼不挖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全球性的開源區塊鍊平台以太坊(ETH)完成升級重要一步!
北京時間9月15日14時42分,以太坊執行層(即此前主網)與共識層(即信标鍊)已于區塊高度15537393觸發合并機制,也就是說以太坊“合并(The Merge)”已經完成。
合并後的以太坊,将從PoW(proof-of-work,工作量證明)的約束中解脫出來。最主要的轉變就是共識機制從PoW機制過渡為PoS(proof-of-stake,權益證明)機制。
The Merge被業内視為以太坊進入2.0時代的重要标志。行業資深專家指出,合并将提高ETH的價值,且一定程度上增強以太坊主網安全性。未來,ETH也可能會具備可消耗/可轉換資産、資本類資産和價值存儲資産的三重屬性,成為一種三位一體的“超級資産”。
以太坊完成“合并”以太坊在創立之初,出塊機制采用了PoW(工作量證明)機制,通過該機制獲取加密币的過程被稱為“挖礦”,也就是工作即挖礦(幫助記賬産生的獎勵),工作的設備是礦機,礦機的性能(算力)決定挖礦的收益。
PoW需要成千上萬的挖礦硬件設備持續運行,以支撐和保護網絡,消耗大量能耗。而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長期以來一直是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的支持者,他認為以太坊網絡采用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無法滿足可擴展性标準,因此需要從PoW機制轉向PoS機制。
為了确保權益證明(PoS)鍊在正式發布之前順利運行,以太坊發布了一條單獨用于測試的信标鍊。信标鍊于2020年12月1日啟動,其唯一目的就是成為一條權益證明(PoS) 區塊鍊。此次合并就是指将這條信标鍊與早期的工作量證明(PoW)鍊完全合并。
北京時間9月15日14時42分,以太坊執行層(即此前主網)與共識層(即信标鍊)在區塊高度15537393觸發合并機制,意味着以太坊的 PoW 驗證将被全新的PoS共識機制所取代。此次以太坊升級計劃分為Merge、Surge、Verge、Purge和Splurge五個部分。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鍊專委會共同主席于佳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PoS共識算法其實就是想要參與記賬的網絡成員可以通過質押(Staking)ETH來參與,每次驗證交易時按照比例獎給節點一定的提成,比例根據節點擁有的資産數量而定,擁有越多相關資産,持有時間越長,得到記賬權的機會就越大。ETH的持有者可以選擇質押一定數量的ETH,享受到來自系統的分紅,具體的回報率會随整個系統質押量而變化,年化收益率預計在2%到20%之間。因此在合并成功後,Staking會成為以太坊生态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歐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琦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指出,以太坊合并主要有三方面影響:一是ETH的發行量會大幅減少,進而帶來價值提升。以太坊在PoW共識機制下,按照13.5秒計算出塊,每個區塊産生的獎勵約為2.1個ETH,相應地一年出塊獎勵約為491萬ETH。在合并轉為PoS共識機制後,PoW挖礦出塊獎勵将被取消,新增的ETH僅通過質押獎勵發行,當前信标鍊上的總質押量為13,883,221ETH,年化收益約為4.2%,一年的ETH質押獎勵約為58.31萬ETH。
“綜合來看,合并将會使ETH年通脹率從4.3%降低至0.43%。而且合并後,每個區塊ETH銷毀的比例也相應增加。當以太坊的Gas費用(個人為完成區塊鍊上的交易而支付的費用)大于等于7gwei(以太坊最小單位,1gwei等于0.000000001ETH),ETH被銷毀的速度将大于ETH的發行速度,使得ETH的總量通縮,所以未來随着需求的不斷上漲和總量的減少必将帶來ETH價值的提升。”羅琦稱。
二是提高驗證效率,增強驗證安全性。在PoS機制下,信标鍊擁有所有被批準的驗證者注冊表,可以協調、并行化驗證者的投票,所以信标鍊驗證機制中創新的設立了委員會,即驗證者集,用于加強共識和提升效率。信标鍊随機分配委員會對區塊進行投票,形成共識,這與單一驗證者的驗證相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區塊大小和數據增長。而且驗證者集周期性地變換,使得惡意驗證者很難快速勾結進行攻擊。
三是PoS驗證機制中,以太坊更容易從攻擊中恢複。PoS共識證明中有一個内置的“削減”機制,通過這種機制,攻擊者的大部分質押可以自動銷毀。攻擊者需要購買ETH來替換被銷毀的ETH,但是繼續攻擊可能被再次銷毀,最終因為無法承受的成本而停止,這将使得以太坊更容易從攻擊中恢複。
以太坊将成“超級資産”?以太坊的定位是世界計算機,為了實現這個目标,開發者在誕生之初就為它規劃了一條升級路徑,分别是Frontier (前沿)、Homestead (家園)、Metropolis (大都會)、Serenity (甯靜)四個階段。目前整個網絡已經走到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ETH1.0階段。而最後一個階段Senerity,是業内經常說的ETH2.0階段。
The Merge則被業内視為以太坊進入2.0時代的重要标志。羅琦分析指出,長期來看,合并将提高ETH的價值,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以太坊主網安全性。雖然對于提高TPS和降低Gas費沒有立竿見影的影響,但是将在協議層面為以太坊的後續升級掃清障礙。
對于開發者而言,羅琦表示,升級後以太坊的開發門檻降低,開發環境會越來越友好,這有利于未來生态的繁榮,更是為數十億用戶的到來做準備,且PoS機制相較于PoW機制更節能。當然,PoW機制被叠代掉也意味着礦工群體将退出曆史舞台。
于佳甯判斷,合并以後,以太坊生态會如此前一般繁榮發展,在其區塊鍊上誕生出更多諸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質化通證)等新物種。另一方面,ETH也可能會具備可消耗/可轉換資産、資本類資産和價值存儲資産的三重屬性,成為一種三位一體的“超級資産”。
首先,ETH具有可消耗/可轉換資産的特性。經過2021年8月升級後,大量ETH作為手續費中基本費用支付并被“燃燒”掉了,這就使得它像石油和天然氣一般,具備了可消耗/可轉換資産的特性。使用需求成為一項關鍵因素,使用需求越大,流通量越低,進而影響整個系統的價值。
其次,ETH具有資本類資産屬性,當以太坊正式轉為PoS共識機制後,持有者可以将ETH進行質押,持續獲得一些數字資産獎勵。這可以理解為,持有ETH可以帶來某種形式的“現金流”。
再次,ETH具有價值存儲資産的維度。在完全引入權益證明共識機制後,ETH的年度供給量增長率(類似于“通脹率”)可能會從4%逐步下降,甚至可能變成負數,也就是出現通縮。
此外,很多DeFi(去中心化金融)平台支持ETH作為抵押物鎖定在智能合約中,以貸出其他數字資産或者作為“準備金”發行新的數字資産,這說明ETH具有資産派生功能。在NFT交易等場景中,ETH是主要的交易媒介,并可以通過跨鍊橋實現在多條區塊鍊上流通,因此其具備“一般等價物”屬性。這些特點都與黃金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類似,因此ETH存在具備價值存儲資産屬性的潛在特質。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