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詩詞巫山意義

詩詞巫山意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05:24:08

詩詞巫山意義(你知道以巫山命名的古詩體嗎)1

巫山美景。

在古代文學詩體中還誕生了一種以巫山命名的詩體——《巫山高》。

“來源于铙歌軍樂的《巫山高》,原是漢代的樂府詩歌。”巫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向承彥介紹,最早的《巫山高》這樣寫道:“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詩歌描寫出遠行的遊子,面對千水萬山的艱辛,臨水遠眺,思念家鄉,潸然淚下的場景。

之後,以“巫山高”為題目的詩歌層出不窮,從南北朝的王泰、劉繪,到唐代的盧照鄰、孟郊,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再到明代的解缙以及清代的李調元等詩人,均作過此題。在唐代詩歌中,流傳至今的《巫山高》詩作就有20餘首。可以說,從漢代樂府詩歌開始,《巫山高》開創了古代文學創作的獨特詩體。

據了解,在這些《巫山高》中,有五言八句、五言十句、五言十二句、七言十二句等表現形式;從内容上來看,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重在描述巫山的險峻或優美,比如在第一首《巫山高》中,就這樣描寫巫山的險峻:“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而南北朝時期王融的《巫山高》,又把巫山寫得十分優美:“想象巫山高,薄暮陽台曲。煙雲乍舒卷,蘅芳時斷續。彼美如可期,寤言紛在矚。怃然坐相思,秋風下庭綠。”詩人想像在夜色将臨之時,來到高峻的巫山,隻見煙雲翻卷舒張,蘅蕪芳香怡人,美麗的巫山神女好像如約相見,蓦然夢醒,其音容笑貌仿佛還在眼前。

第二類是借此抒發孤寂、憂傷之情的。如唐代張九齡曾因仕途不順,在巫山遊覽時寫下了《巫山高》,“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神女去已久,白雲空冥冥。惟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以此來抒發自己的不得志。

第三類是借助巫山勝景,書寫神女故事。如唐代閻立本在《巫山高》中寫道:“台上朝雲無定所,此中窈窕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飛,清谷出沒有光輝。欲暮高唐雲雨送,今宵定入荊王夢。”讓巫山雲雨和神女故事盡展眼前。

向承彥表示,在這三類詩歌中,《巫山高》的風格發生着變化,從最初的漢代軍樂風,到南北朝以及初唐時期的華麗風,巫山之美和神女故事在有限的篇幅中統一起來,開拓了神女題材詩歌創作的新格局,賦予了巫山山水新的文化審美,讓巫山成為神女文化的載體,神女也成為巫山之美的象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