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讀文字/與森
領讀音頻/柚子(廣西南甯)
“隻有閱讀,方可越寫。”大家好,這裡是【閱讀越寫,每天閱讀10頁課外書】,我是閱讀者XXX,我在XXXX向你問好。我們今天閱讀《海底兩萬裡》這本書第二部分中的“紅海”、“阿拉伯隧suì道”和“希臘xī là群島”。
1868年1月29日,鹦鹉螺号航行到馬爾代夫群島附近時,它已經帶着阿羅納克斯教授他們行駛了一萬六千二百二十海裡。第二天,鹦鹉螺号開始向西北偏piān北的波斯灣駛去,行駛在阿拉伯海域yù中,不見任何陸地,四周隻有無邊無際的茫茫大海。
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尼摩艇長要把鹦鹉螺号駛向哪裡?難道是去沒有出口的波斯灣嗎?那不是過幾天還得原路返回。但鹦鹉螺号一直沒有越過北回歸線,進入波斯灣。當它2月7日中午浮fú出海面時,已經是在紅海海域劈波斬浪pī bō zhǎn làng了。尼摩艇長和阿羅納克斯教授來到鹦鹉螺号的平台,一起讨論紅海這個名字的由來。
尼摩艇長告訴教授先生,他們将經過紅海,直接進入地中海。這讓阿羅納克斯教授吃驚不小。在當時,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之間的蘇伊sū yī 士運河還沒有開通,要從紅海進入地中,還得繞道非洲最南站的好望角。可尼摩艇長堅持說能直接過去,他還自稱這條隻有他自己知道的通道為“阿拉伯隧道”。
原來,尼摩艇長發現了一條從紅海到地中海的海下通道,隻要一天時間,就可以從紅海海域到達地中海海域。這比繞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要快幾個月的時間。
2月12清晨時分,鹦鹉螺号已經通過“阿拉伯隧道”,浮現在地中海的海面上。這讓孔塞伊和捕鲸bǔ jīng手都不敢相信,在一夜之間所發現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