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種植蔬菜的植物工廠
川觀新聞記者 張紅霞
手機舉起來,對着白牆上的黑玻璃,拍到的卻隻是玻璃上隐約的人影。
隐在其後的是什麼?不是四川新生啟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航農業”)總經理王平在一旁介紹,絕難想到,這塊黑玻背後,竟是一個花生芽的“植物工廠”。
玻璃透着黑,是因為其後空間是黑色的,在暗黑的環境裡,一簇一簇花生芽正在蓬勃生産——3月8日,這裡出産花生芽2000斤,和往天一樣穩定,産量居西南之首。
“我們即将上馬日産一萬斤花生芽的生産線,成為全國最大的花生芽生産基地。”王平說。
與“單打冠軍”同樣搶眼的,是無陽光無土壤無工人、恒定産出的植物工廠,王平稱其為“農業4.0版”。
熟食花生芽
從台灣學習而來,不斷完善的植物工廠
“來,嘗一下我們的花生芽!”走進會客廳,王平端出了一盒花生芽,芽長約一指,纖細勻長,芽頭是紅色胞衣的花生。
“可以生吃”,拿起一根放入口中,意外的脆甜、水份充足,還有一股鮮濃的花生味。“味道不錯”,來訪者紛紛點贊。
“花生芽生長是不需要陽光的,也不需要土壤和打農藥,因為用的是營養液。所以,車間裡配好了濕度、溫度,以及其他參數,就24小時黑着。”王平介紹,隻有在調數據的時候,才會有人進去,才有點微弱光源。
花生芽
擺脫了傳統農業對光合作用、土壤、肥料、農藥等要素依賴,植物工廠不再受制于自然條件,可以24小時、365天生産,王平算了一筆賬:每層樓面積120平方米,層高3米多的空間可設置3層生産作業台,3層樓就有12層——也就是說,借助立體空間,120平方米變成1440平方米的植物工廠,大約2畝多田地,若種花生芽,一年畝産可達73萬斤。“我們還在尋找增産的辦法,下一步是年産80萬斤。”王平說。
“搞植物工廠,是我2013年在台灣大學生物産業機電工程系學習到的知識。回到成都後,我就開始在彭州市三界鎮辦廠,因為這裡農業基礎好、市場好。”王平回顧,自開始迷上植物工廠,公司在過去5年中聯合電子科大、省農科院等高校,投入了研發經費達2000萬元,目前仍在投入期,收獲還是很大——5年中,植物工廠共申請專利57項,開發出了花生芽鮮食、熟食的多個産品。
從種蔬菜到種花生芽,走單品之路
兩年前,王平的植物工廠與其他的植物工廠一樣,都在種植綠色蔬菜,從南非冰草到豆苗等50多種蔬菜,生産環境和菜品可以達到有機标準。
王平在介紹PPT
由于品種多管護難度大,加之市場對高品質蔬菜接受度低,且難與一般大田蔬菜形成區隔,植物工廠蔬菜的競争力未能顯現。
怎麼辦?徘徊中的王平和團隊在做過市場調研後,決定選擇做單品,目标對準花生芽——當時,花生芽是市場上的緊俏品,在一些作坊中少量生産,單斤售價超過了8元,隻在一些高端火鍋店消費,難以走入尋常百姓家。
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經作所”)參與到王平的實驗中來——尋找産芽比更高的花生品種,然後形成量産化。
經作所科管辦主任、花生科研團隊張小紅回顧了2018年以來攻關花生芽的過程:“我們把從各地收集以及自己培育的300多個花生品種材料進行試種篩選,從出芽量、整齊度、品質等各方面考慮,初選出了10多個品種,後來又反複比較試驗,結合田間種植産量,最終選出了一種黑皮花生,一斤花生可以産出7斤至7.5斤花生芽,非常高産,品質也不錯。”
“你們剛才吃到的花生芽,是我們從北方引進的一個品種。”王平說,因為啟航農業的大規模介入,日産2000斤投入成渝兩地市場,當前花生芽的批發價已降到3元以下,大大滿足了市場對于這一單品的需求。
“等到我們和省農科院遴選出來的黑皮花生品種量産上市,價格還可以再降。”王平透露,這個黑皮花生目前還正處于品種擴繁階段,已經在川内和海南各建了一個擴繁基地,将這個“出芽冠軍”規模化種植,形成量産。
“四川種植花生的面積大約400餘萬畝,目前多為鮮食和炒制,今後花生芽市場壯大了,可以發展一些規模種植,它的經濟效益還是比較有優勢。”張小紅說。
目前,啟航農業正在籌備日産萬斤的花生芽生線,将于年内建成投産。“到時,廣大消費者不僅能便捷的購買到新鮮實惠的花生芽,各種熟食花生芽制品也将一同上市,豐富消費者的餐桌。”王平說。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