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朋友圈請不要随意設置分組可見

朋友圈請不要随意設置分組可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17:16:32

朋友圈請不要随意設置分組可見(千萬要設置分組可見)1

昨天中午在吃飯的時候,公司的實習生小凱一臉不快,突然之間問了我一句話:大純,你知道被喜歡的人朋友圈設置成分組不可見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麼?”

我笑着開他玩笑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對你設置特别關注,你卻對我設置分組不可見。

和小凱聊了下來才知道,原來他在追大學裡的一個學妹,追了大半年,對方一直沒動靜,但是小凱一直也沒放棄。平時看學妹的朋友圈半年總是那麼寥寥無幾的幾條,以為學妹單純就是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

突然有一次朋友圈看到學妹給一個共同的朋友文文點了贊,于是小凱發了一張學妹的朋友圈截圖給文文說,原來你也認識她啊……

誰知文文接下來發了一張學妹的朋友圈給小凱,截圖上有着學妹每天的生活動态,自拍,歌曲,雞湯文。

小凱望着自己能看到的兩條朋友圈,瞬間明白自己被分組不可見了。心情五味陳雜。

我安慰小凱:”可能你在她眼裡沒那麼重要。既然如此,還不如早點放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互聯網時代,我們越來越依賴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去揣摩一個人的愛好,去了解一個人的近況,去詭探一個人的品位和認知,朋友圈已然成為我們主要的社交陣地。

我們加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卻沒有幾個。于是朋友圈分組可見也漸漸成為我們社交的一部分,我認為”分組可見“無可厚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給我們的社交提供了便利。

我自己也是分組可見的使用者。

當年上大學的時候,平時在朋友圈我會分享一些我寫的真情流露的文章,通常我都會把同班同學屏蔽,我一直認為,把太細膩的文字呈現給每天擡頭不見低頭不見的人,像被人看穿了内心一樣,很尴尬。

如今朋友圈社交關系越來越複雜,朋友圈裡的人有客戶,有同學,有同事,有領導,不在像之前那麼純粹,很多真正想表達的話不能公開發,于是分組可見提供了一種便利。

朋友圈請不要随意設置分組可見(千萬要設置分組可見)2

在“分組可見”裡,我們會尋得一種舒适感,我們不同時間結交着不同類型的朋友,不同的人際網,也需要我們不同的形象。我甚至覺得,能夠從善如流地處理好它們,算是一種現代人必備智慧吧。

對于分組可見,我問了身邊的人,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朋友圈分組可見的?他們給了我這樣的答案。

總有人做微商的朋友讓我幫他宣傳,我既不想得罪朋友,又不想誤導其他的朋友,所以隻能對他可見了;

大概是因為長大的無奈吧,對父母秉承報喜不報憂,自己幸福開心的動态對父母可見,公司的事情,也僅有同事分組可見。

發積極向上的,總有人留言這世界沒有你想的這麼美好,發點比較喪的,總有人留言太負能量了,于是我開始小心翼翼用上了“分組可見”

想起朋友圈,當年是靠着朋友社交起家的,而現在成為别人詭探你生活的窗口,從剛開始的真心話發洩地到現在關系負責的“人情網”,我們不得不戴上合宜的面具。

昨天和小高聊到一個話題:“和現任秀恩愛要不要對前任分組不可見?”。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前任對你還有感情,那還是不要見了,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如果兩個人已經完全放下了,讓你知道我現在過得很幸福也算一種釋懷吧。

我想起了我一個大學同學小然,大學的時候找了同班裡的一位女同學,兩個人在一起5年,大學四年是彼此最純真的歲月,都獻給了彼此。

畢業之後,愛情還是沒能挺過現實的折騰,兩個人分道揚镳。是女方先提的。在小然分手的第二年,有一次和小然吃飯,聊到感情,小然說五年的感情不是說分手就能忘的。”接着小然反問了我一句:“既然兩個人都彼此單身,為什麼不能繼續?”

我腦子裡猛得一驚,突然想起了就在前不久,他的前女友貌似發了一條戀情公布的朋友圈,内容是:”往後餘生,平淡是你,風雪是你。“配了一張和現任的合照。

很顯然,這條朋友圈小然被分組不可見了。

但是我并沒有告訴他事實,我覺得既然前女友不讓前任選擇看到,總歸有自己的理由吧。與其讓小然看到痛苦,不如做到不打擾是她最後的溫柔。

我突然想起一句話:“千萬不要把朋友圈的東西拿出來說,因為你不知道誰屏蔽了誰,誰又被誰屏蔽了。當你從一個身份過渡到另一個身份你就有了不同的圈子,身份的變化有時也迫使你不得不重新劃分自己的朋友圈。”這一點我深以為然。

為什麼要分組可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

你想曬一曬自家孩子天真可愛的一面的時候,在發送之前選擇了屏蔽不熟的人,因為考慮孩子的照片最好不要在生人面前曝光;

你打下一行字準備吐槽遊戲裡的豬隊友的時候,但在發送前卻把所有相關的人都屏蔽;

你跟男朋友吵架,想發傷心欲絕的控訴,想了想怕被熟人覺得矯情,幹脆設置為隻有他可見;

你在偌大的城市打拼得迷茫無助,想在朋友圈尋找一些共鳴的時候,你會習慣性的選擇屏蔽父母親戚。隻為我一時的軟肋不想讓父母擔心。

說白了我們的朋友圈,基于社交欲望就是為了給别人看的。

無時不刻我們希望自己有一個完美的形象,心理學家戈夫曼認為,社會和人生是一個大舞台,社會成員作為這個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關心自己如何在衆多的觀衆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戈夫曼認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場次進行表演,如果能夠按照劇本表演就按劇本表演,當劇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時就要随機應變,臨時創作。

朋友圈請不要随意設置分組可見(千萬要設置分組可見)3

正如陳大力說的:“人人都有完美癖,人人都有表演欲。”

我一直認為“分組可見”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它能巧妙的幫我們在複雜的關系網當中處理的更智慧,但是不能過度使用,以免弄巧成拙,引來麻煩。

曾經一課的讀者給我分享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神級别的妹子,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歲月靜好的動态,時而發一張人畜無害的自拍照,這樣的朋友圈深得一些文藝小男生的喜歡,撩了不少男青年,而對一些喜歡浪的富二代男生,朋友圈都是發着白富美的生活動态,讀書,健身,聽音樂劇。

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對他的追求者,不同的男生有着不一樣的分組,投其所好,發着不一樣的朋友圈。

這樣的女生在我看來太活在朋友圈了,她永遠都不覺得真實的生活比精分的朋友圈更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更看重自己的生活,少做朋友圈裡的戲精,你引以為豪的成就在别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傷心别人也并不能代替你承受。

不管好壞,不管給多少人看,不管發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經曆,自己的人生,對别人來說,最多不過是一段小插曲。

你的的日子最終還是要你自己過得,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千百滋味,隻有自己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