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這部儒家的經典之作,在我們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确實是一部難得的經典,值得我們常常去讀。
一、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點評:花言巧語的人,往往缺少仁愛之心,甚至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頭。這種人口蜜腹劍,面慈心狠,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讓人防不勝防,恨之入骨
二、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點評:刑罰就是要公平公正,任何人犯法,都要一律對待,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如果對人區别對待,那老百姓就會不知所措了。
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點評: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自己都不能端正言行,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又怎麼會聽從你呢?
四、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
點評:寬厚待人,就能得到别人的擁護;為人刻薄,隻能讓人無比讨厭。待人誠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重用;自作聰明,偷奸耍滑,欺騙别人,必然衆叛親離。
五、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
點評:花言巧語,面慈心狠,為了巴結讨好别人而卑躬屈膝,沒有一點尊嚴,左丘明認為這種人非常可恥,孔子也是這麼認為的。
六、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論語.季氏》
點評:人到了壯年,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就喜歡争強好勝,非常容易沖動,這時候最需要戒除的,就是争強好勝的心理。
七、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論語.陽貨》
點評:富貴榮華,乃至一切我們想得到的東西,在沒得到之前,就總擔心得不到;當得到了以後,又總擔心失去,這就是患得患失。
八、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點評:有仁愛之心的人,必然有德,有德之人,必然見義勇為,否則便不能成為仁者。而有勇的人雖然做事勇敢,但如果不合道德,那就不能算是仁,即使奮不顧身,也隻是匹夫之勇,所以說勇者不一定有仁。
九、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點評:越是想快速解決問題,往往就越達不到目的,如果隻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就做不成大事。比如看病吃藥,就要分成定量一次次服下去,如果所有的藥一次性服下去,不能不能治愈,反而會有危險。
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顔淵》
點評:不合禮的現象不要看,不合禮的音聲不要聽,不合禮的言辭不要說,凡是遇到一切不合禮的事情,都不要起心動念,自然就不會做出不合禮的事情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