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網絡百科”的釋義。
“浪哥,這解釋的對不對?”
“你問他?他又不是天才!”
“他是不是不知道,但話題是人家提的。”
天才,通天徹地透因果擁有智慧的人。
“不是具有不能學的天分的、天生的人?”
人是人生的;“天生”是指因果所生,“天分”也就是具有因果學問。
“瞎說,跟因果有啥關系!智商、智力上是能夠判斷分辨的!”
灑家一看到“智商”就反感,翻譯錯誤,以訛傳訛多少年了!
“這我也要反駁了,智商就是Intelligence Quotient,直譯的,哪錯了?”
來,先看看你們的依據,喏哦。
“智商”是西方的“對比”性概念即是個體與等齡群體智力均值作比較得出的,後來量化成“智商是心理年齡除以生理年齡再乘一百得出的數字”。
“智商”的核心是“智力”,是“全面格物的能力”。隻是“對比”沒有意義,也證明不了什麼,頂多是超過當時的群體。
打個比方。各個國家拿出他們群體中智商最高的,然後放一起,又有一個最高中的最高,可意義何在?純粹表面的玩意。
不夠徹底,再打個比方。把從古至今各個時代的智商最高的人放一塊,也是又有一個最高中的最高,然而意義何在?同樣是表面的東西。
倆“比方”共同的特點是不考慮決定智商的核心,因此說它們沒有意義。
“’意義’是什麼?”
主觀具備的和客觀具有的作用合起來。是實的,不是虛的----純粹數字對比搞出的概念。
“’核心’呢?”
智慧。
“’智慧’不也是概念,也是虛的?!”
智慧是追索的能力和避免的能力,哪裡虛了?
“’智力’跟’智慧’有區别,不是一個玩意?”
幾無關系的兩個東西!“智力”是應用知識的能力,可量化卻不可定性,而智慧是思想認識的層次,可定性但不可量化。“有學曆沒文化,有知識沒智慧。”這話的含義(白岩松所說)----不知是不是“含意”,但思想認識上相同----也正在此。
“天災來了,動物比人有’智慧’,因為人還要量化判斷?人的智慧還不如動物了?”
某些方面人還真就不如動物,都有各自的自身限制條件,無法逾越,可以說是“天障”。但這個扯起來就多了,俺隻能說一句:“被生的食生的”。雖然既簡單又複雜、既明白又含糊,但不作進一步解釋,還是與個人創作有關,點一點就夠意思了----就這都“過分”了。
“’天障’......又是’天’,’天’到底是啥玩意?”
“天”就是因果。
“那’地’呢?不是因果?’地才’又是什麼?”
“地”是土壤、資源、材料等等客觀及偏客觀的玩意。是“生人才”的東西----這也即是“地才”的含義。沒什麼可多說的。
“客觀就是客觀,啥叫’偏客觀’?
人是主觀的動物,但彼人對此人,或者說你之于我就叫“偏客觀”,也就是“一個主觀事物”對“另一個主觀事物”來講是“偏客觀”的。
“’人才’呢?”
“人才”是......先瞅一眼“網絡百科”的解釋。省得被“罵”“瞎說”。
“诶~,天道、地道、人道?”
這些也不“進一步”。“具備專業知識或專業技能的人是人才”。
“這定義完美不?”
肯定不完美,因為是“或”。
“我是說準确不?”
必須準确,因為分工不同即社會作用不同,有“教”的,有“做”的,但都是“人才”。
“哦~~~,也就是說’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才是完美的人才”?”
是。但......
“’但’還沒點到核心上?”
對。天才是智慧型的人,而人才則是智力型的人。不知從何時起,尤其是現在,各個領域越來越強調“智力”(“智商”)這個可以量化的玩意,似乎同時越來越遠離“智慧”這個隻能定性的東西,大概是人越來越功利的緣故。
特别是教育領域,過去甚至直到目前依然憑借“智力”選拔人才,----當然也正在反省和尋求改革辦法。
“不好辦,考試不作量化的話,無法進行,定性的東西又沒有标準。”
有,标準就是“追索能力和避免能力”(不是“或”),但選出來的人數量會極少,那樣就“傷害”了多數人的積極性,----何況“智慧”是自己追索出來的,是不可教傳的,這也是“自學”與“公學”(學校教育)的區别,後者就像流水線工廠,是“生産”社會需要的标準化人才的。
“通俗點說,就是培養’打工人’呗?”
“叫“工作者”或者“上班族”好聽些,别打工打工的。”
又沒有本質區别,換個稱呼就高人一等了?都是平等的,各自有各自的社會作用,單純的橫向比較是沒有智慧的表現,也就是思想認識層次太低----不管什麼學曆、身份、地位。
不聊了,注重自學自修,不然智慧不了。一句話就是“吸收一切思想,不跪拜任何理論”或“吸收一切理論,不跪拜任何思想”(互文),争取做一個具有獨立思維、具備獨立思想的人!
----------------------------------------------
跋:無定版不重樣自由行牧信設計引路浪海南,聆聽自然,對話社會,向天地追索學問,往山海體驗人生!浪哥在自貿港等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