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經到來,除了讓孩子盡情玩樂之外,做好寒假規劃,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同樣重要。
要知道,瘋玩一個月之後,很多好的習慣,學過的知識點就可能遺忘,極為影響開學之後的狀态。
反觀,那些學霸,無一不是自律者。
他們從不放縱自己,不會在假期就對自己格外的寬容,也因此,他們和普通孩子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就像那句話所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想成為學霸,就要有配得上學霸的努力。
而作為有20年教齡的班主任,我發現,學霸絕不會死讀書,隻知道埋頭趕路,他們之所以優秀,很重要的一點兒是善于規劃,能恰當地安排學習、娛樂和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實而有意義。
那該如何像學霸一樣,做好寒假規劃呢?分享給大家3個秘訣:
1 制訂計劃分階段
與暑假按照時間順序制定計劃不同,寒假中包含了一個盛大的節日——春節,在這個大家都在走親訪友、娛樂交流的時間,讓孩子做寒假作業,根本是不現實的。
因此,寒假計劃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寒假作業階段。
從假期開始到臘月二十八之前,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做好寒假作業。
這個階段,剛剛經曆了緊張的期末複習和考試,正是知識記憶最為牢固、做題效率最高的時候,再加上年味還不算濃郁,對孩子的影響還不夠大,是能夠靜下心來寫作業的。
父母切忌覺得期末複習勞累,就讓孩子先盡情放松幾天,再寫作業。
要知道,一旦松懈下來,想要再繃緊,就會覺得很艱難。
且馬上要迎來春節,這時候如果不做寒假作業,春節之後,不說孩子能否收心,很多知識點也會因為缺乏有效複習而遺忘,以緻作業效率極低。
在合适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情,才是最佳選擇,不是嗎?
第二,過年——社會實踐階段。
從二十九開始,随着春節的臨近,娛樂氛圍也日益熱烈,這時候,孩子是根本無心寫作業的。
因此,可在大年初六之前,都讓孩子放松娛樂,這時候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做社區志願者,傳統文化習俗收集者、踐行者(寫春聯、收集春聯、做燈籠等)。
如果條件允許,還可帶孩子出去旅遊,增進親子關系,開闊眼界。
第三,複習鞏固,預習收心。
從初六到開學,大約有10天,這段時間,有兩個任務,一是對寒假作業查漏補缺,二是對上學期所學知識,進行梳理,鞏固強化,做好開學銜接。
同時可在開學前三天,對孩子進行作息上的調整。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壞習慣一旦養成,極難改變,早點收心,調整作息,開學之後,才能不掉隊。
2 要事優先,合理分配
除了分階段安排,做好寒假規劃還要把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要事優先。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對這一點尤為推崇。
他說,我們所有的事情都可按照重要和緊急分為,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的事情。
優秀人士和普通人士的主要區别就在于對第一類重要不緊急事務的安排上。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但卻手忙腳亂,在截止日期前拼命趕進度等,原因也在于此。
想不再出現寒假結束前,孩子瘋狂補作業的糟心問題,就讓孩子科學規劃,就要把當前不緊急的寒假作業和閱讀等優先安排。
其餘的事務,則可在每天完成這些重要任務之後,再合理安排和分配。
3 化整為零,拒絕拖延
孩子完不成假期作業,一拖再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到過多的作業産生了畏難情緒。
但事實上,老師布置作業都是按照學生的實際能力,更不用說那些統一印刷的寒假作業,那是專家組科學統籌,精心選編的,根本不算多。
想克服心理上的畏難,拒絕行動上的拖延,可讓孩子把作業化整為零,每天做幾頁,這樣,既可保證質量,又能讓孩子獲得積極反饋,産生成就感。
切不可抱着趕快寫完,萬事大吉,或者最後再寫,效率更高的态度,以緻忙中出錯、錯誤頻出。
寒假已經開始,孩子的學習情況決定着孩子開學之後的狀态,未來的成績。
不要讓夢想隻是想想而已,對孩子嚴格要求,不放縱,對寒假提前規劃,做到有序而不紊亂,開學之後,孩子才能成為耀眼的黑馬。
積小步緻千裡,積小流成江河。
每天進步一點點,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律。
最後,希望孩子們都能科學做好寒假規劃,每天都能學得開心,玩得愉快,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往期精彩内容回顧:寒假補“課”有效果嗎?不如試試補"學習方法”",讓學習充滿幸福感
寒假作業越做錯題越多?知識有所遺忘?你需要這樣運用錯題本!
孩子寒假愛玩手機?心理學家提出15條建議,媽媽都該看看!
寒假規劃:如何學習效率最高?掌握這三點新學期孩子成績突飛猛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