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早夏無核與夏黑葡萄的栽培區别

早夏無核與夏黑葡萄的栽培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4:48:47

南方地區夏黒無核葡萄高品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葡萄高品質高效栽培一般包含标準化園地建立,合理的管理技術參數及規範化的栽培技術。一般高品質高效栽培的葡萄産品都需要達到無公害葡萄的要求。夏黑無核葡萄在我國種植範圍較廣,各地栽培要求應因地制宜,在南方範圍内,應參考以下條件。

1.葡萄園的建立

1.1環境條件

建園環境空氣質量、灌概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及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應符合無公害食品鮮食葡萄産地環境條件(NY/T 5087-2002)和葡萄産地環境技術條件(NY/T857-2004)的規定。建園選地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要求地勢較高,王質疏松,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較高,以沙壤土為宜,山地坡度應小于15°。建園地應通風向陽,光照充足,雨季地下水位在0.6m以下。園區要求集中連片,離柑橘園1000m以上。

1.2葡萄園的規劃

科學的規劃是葡萄生産标準化的基礎條件。标準化的葡萄園應包含種植小區、道路系統、排灌系統、園區房屋設施(辦公室、職工生活用房、工具房、石硫合劑熬制房、儲藏庫等)。園區房屋設施面積應控制在園區總面積的3%以内。

1.4葡萄園架式

目前南方夏黑無核葡萄種植采用較多的架勢為雙十字V型架,結合水泥柱骨架棚進行避雨栽培,以下簡要介紹雙十字V型架特點及水泥柱骨架棚的建立。

1.4.1 雙十字V型架

該架式是浙江省海鹽縣農科所楊治元研究後設計而成,1994年開始在海鹽縣藤稔葡萄栽培中采用,目前南方葡萄栽培己廣泛采用此架式(圖1)。該架式由1根架柱、2根橫梁和6根鐵絲組成。架柱長2.5m,埋入土中0.6m,柱距4~6m。橫梁在種植當年架設,下橫梁60cm長,紮在距地105cm處;上橫梁80~100cm,紮在離地140cm處。橫梁兩頭及高低要求一緻。在離地面80cm處,柱兩邊拉兩條鐵絲,兩道橫梁離邊5cm處打孔,各拉一條鐵絲。形成雙十字6條鐵絲的架式。

早夏無核與夏黑葡萄的栽培區别(南方地區夏黒無核葡萄高品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1

葡萄雙十字"V"形架模式圖

在夏季可将枝蔓引縛成V形,形成下部通風帶、中部結果帶和中上部的光合帶;可增加光合面積,提高光合效率;還可抑制頂端優勢,提高萌芽率、萌芽整齊度和新梢生長均衡度;能計劃定梢、定穗、控産等栽培措施,實行規範化生産,提高果實品質;省工省力等。

1.4.2建設水泥柱骨架棚

目前南方地區葡萄園多采用水泥柱葡萄架上構建避雨棚的模式。主要由立柱、橫梁、頂柱、鐵絲、墜線和避雨膜構成。

(1)立柱

立柱由邊柱和中柱構成。

邊柱規格2.5mX0.1mx0.1m,内放置4mm冷拉絲4根,從水泥柱頂部往下20cm的距離預埋一根與水泥柱長方向垂直的10cm長14mm圓鋼,外露2cm,用支撐橫梁和頂柱。

中柱規格2.8mX0.mX0.1m,内放直徑4mm冷拉絲4根,在水泥柱頂部預埋一根長20cm、直徑12mm螺紋鋼,外露3cm,從其頂部往下0.5cm處鑽一個直徑3mm的孔。

撐柱具有支撐邊柱、分擔壓力的作用,撐柱規格3.0mX0.lmX0.1m,内放直徑4mm冷拉絲4根,在水泥柱頂部預埋一根長20cm、直徑12mm的圓鋼,外露3cm。

水泥柱内放置的4mm冷拉絲必須兩端彎2cm左右,水泥柱埋地60cm。立柱時應注意保持水泥柱間距4.5~6m,為株距的倍數。

(2)橫梁

橫梁可以有效承擔架面負荷拉力,可以選用竹、木、鐵質材料。一般行長50m之内,中間可以用鐵絲代替;超過50m,應在行向間隔50m設橫梁;兩頭邊柱必須設橫梁。

(3)鐵絲、墜線

避雨棚弧拱骨架共需要三根鋼絲,兩側采用直徑2.5mm熱渡鋅鋼絲,頂部采用2.0mm熱渡鋅鋼絲。葡萄架式架面均采用直徑2.0mm以上熱渡鋅鐵絲。東西南北四角地錨拉線均采用直徑3.0mm雙股熱渡鋅鋼絲。

(4)避雨膜

選用寬度2.8~3m、厚度化0.4~0.6mm的長壽、耐高溫、透光性好的葡萄專用聚乙烯膜與聚氯乙稀膜。

15苗木定植

1.5.1苗木選擇

以脫毒嫁接苗木為宜。苗木應符合葡萄苗木(NY469-2001)相關要求,供苗單位應具有《苗木生産許可證》、《良種壯苗合格證》、《檢疫合格證》。

1.5.2行向和栽植密度

南方氣候具有高溫高濕、雨熱同期的特點,真菌性病害發生較嚴重,特别應注意通風,一般宜采用南北行向。

栽植密度依不同架勢而定,一般夏黑無核葡萄栽植的株行距為1.5~2.0x2.5~3.0m,166株/666.7m2左右。為了充分利用±地和空間,獲得早期豐産,可适當加密栽植,如湖南永州市藍山縣總結得出的當年種植當年結果技術,定植時達到388株/666.7m2,可在一個生長周期内毎到1000Kg/666.7m2以上的産量。

1.5.3定植方法

(1)确定定植點

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要求苗木定植時盡可能橫、直、斜成行,首先根據規劃的行距确定南北向每行苗木定植的中心點,再根據規劃的株距确定東西向苗木定植的中心點,将南北向每行苗木定植的中心點和東西向每株苗木定植的中心、點用繩索拉直,得到的交叉處為定植點,放石灰或插杆标示。

(2)定植時間

春栽和秋栽均可,一般要求每年萌芽前定植完畢,以2月上旬為佳。

(3)苗木處理

苗木定植前可進行重剪,一年生苗留2~4芽剪截,二年生苗留4-6芽剪截。遠運或受旱的苗木應放清水中浸泡12~24小時。苗木消毒,先用50%辛硫磷500~800倍液浸泡苗木根部l~2mm,涼幹後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浸泡苗木上部枝蔓1~2min。切勿浸泡根部。

(4)定植

在定植點處挖使葡萄苗木根系能舒展的定植穴,深以20~40cm為宜。栽植時将根系舒展擺平,靠近水泥柱的苗木定植時應将根系朝向遠離水泥柱的一側。填土50%時輕輕提苗,使苗木根系周圍不留空隙,填土至與地面相平後踏實,最後對全園充分灌水。

2.标準化葡萄園栽培管理技術

2.1整形與修剪

2.1.1幼樹整形

主要有T形(高、寬、垂)、V形幼樹整形。

(1)T形(高、寬、垂)幼樹整形

幼苗發芽後新梢生長至1.4m時摘心培養成主幹,留主幹頂部兩個副梢生長沿鐵絲方向培養成水平雙臂,主幹上的其餘副梢留1~2葉摘心。當雙臂長至80~100cm時摘心(雙臂所留長度一般為柱距的1/2)。水平雙臂上各留3~4個二次副梢,其間距在22cm左右,二次副梢留50cm左右(5~7葉)摘心,培養成來年的結果母枝,其餘副梢均留2~3葉絕後摘心。

(2)V形幼樹整形

設立臨時垂直支柱引縛幼苗向上生長,選留一個健壯新梢,抹除其餘新梢。當新梢長至1.0m時摘心,其餘枝梢管理同T形(高、寬、垂)的枝梢管理。

2.2夏季修剪

2.2.1抹芽

夏黑無核葡萄萌芽率中等,應依據成花情況、樹勢強弱、計劃産量進行抹芽,使新梢、花序均勻分布在架面上。在芽長3~5cm,可見花穗時開始抹芽,主要抹除副芽、弱芽、無花序及位置不當的芽,保留靠近主幹、雙臂的用于培養營養枝的芽。實際留芽量應超過計劃留芽量的30%。抹芽時間選擇晴天最好在噴藥前為宜。

2.2.2抹梢、定梢

新梢生長至10~15cm時開始定梢并抹除備用新梢,使枝距在12~18cm之間。第一年結果的新園應保證每株樹留20~24根新梢,結果兩年的成齡樹每株樹留22~26根新梢,每666.7m2保證3600~3900根新梢。成齡樹抹芽定梢時,盡可能保留靠近主幹的新梢,以保證結果部位不外移。

2.2.3引縛枝蔓

新梢長至第一道鐵絲之上20cm時,及時将枝條引縛至架面,可用金屬絲進行引縛,引縛時應順應枝條生長方向,枝條引縛後應留1cm左右間隙;未達到長度的枝梢應在達到上述要求後再引縛。架面鋼絲上枝蔓的間距為12~18cm左右為宜。引縛時應适應枝梢方向,避免枝蔓交叉重疊。第一次枝蔓引縛必須在開花之前完成。

2.2.4主梢摘心

全園見第一朵花時開始摘心,結果枝留花序上6~8片葉後摘心、,營養枝留10~12片葉摘心。

2.2.5副梢摘心

主梢頂芽副梢可做延長枝留6~7葉摘心,延長枝最多延長兩次。頂端以下副梢留1~2葉進行絕後摘心。

2.2.6去卷須、老葉

及時摘除新梢上的卷須;枝梢基部的老葉、病葉、黃葉及時去除,除葉最高不能超過果穗節位。

2.3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應在葡萄進入休眠期後進行,一般在元月上旬至元月底完成。

2.3.1幼樹修剪

以2~3芽為主短梢修剪,每株樹留40個芽左右。應選留生長健壯,粗度達到0.6cm,冬芽發育良好的枝蔓。

2.3.2結果樹修剪

主要留4~6芽的中長梢修剪,可選用"兩短四長"的修剪方法,及以主幹為中心,于靠近主幹的兩側各選留一根枝條留2~3芽作短梢修剪,于預備枝相鄰的兩側各選兩根枝條作留5芽左右中長梢修剪。

2.3.3枝組更新

(1)結果枝更新

雙枝更新是指兩個結果母枝組成一個枝組,修剪時上部母枝留8~12節長剪,第二年冬季修剪時将長留的結果母枝從基部剪除。基部母枝短截作預備枝,培育兩根健壯的新梢。第二年在預備枝上部枝條長剪作新的結果母枝,基部枝條再短截作新的預備枝,年年繼續如此一長一短修剪,保持結果數量及結果位置。

單枝更新時不留預備枝,隻對一個結果母枝進行中、短梢修剪,來年再在其基部選一個健壯新梢作結果母枝,上部枝條去除。

(2)老蔓更新

一般先從萌蘖枝或不定枝中選擇合适的枝條進行培育,再在冬季修剪時用新蔓替代需更新老蔓。注意不能一次更新過多大蔓,應逐年更新。

2.4花果管理

2.4.1疏花

有花序顯現時開始疏除過多花序,長勢中庸的結果枝留1個花序,長勢強壯的結果枝可選留兩個花序,弱枝不留花序。疏花的原則為"去弱留強,去小留大”。結果枝與營養枝比例應低于1:1,一般每畝留花2000穗,産量約在1000Kg,定穗時可适當多留10%的保險系數。

2.4 .2拉長花序

花前1周左右開始拉花序,用2ppm左右的赤黴酸對花穗進行細緻噴霧或浸蘸,可有利于拉長拉散花序,減少人工投入,促進果實提早上市。

2.4.3花穗整形

在花序分離期(花前7天左右)進行花穗整形。目前南方夏黑無核葡萄生産中花穗整形技術仍是去穗尖及副穗,在标準化生産中,推薦使用穗尖結果,可使果穗保持圓柱形。賈玥等研究證明留花穗穗尖3cm為最佳整穗長度,但2015年花穗整形試驗結果證明,在南方氣候條件下,留穗尖5~7cm長度為最佳整形長度。

2.4.4果實膨大處理

夏黑無核葡萄屬三倍體,正常結實果實偏小,需使用膨大劑進行膨大處理。為保證膨大質量,建議進行兩次膨大處理。第一次處理在盛花期,采用50mg/LGA3,盛花期後15天施用50mg/L GA3 2.5mg/LCPPU進行第二次膨大處理。膨大處理可用小噴壺細緻噴灑花穗也可使用浸蘸的方式,一般浸蘸處理效果更佳。

2.2.5果實套袋

在盛花期後20天左右進行果實套袋,果袋用葡萄專用果袋,夏黒無核葡萄選用日光袋或無紡織布袋效果較好。套袋前使用果實膨大劑處理及殺菌劑噴施果穗會浸蘸果實後套袋防護效果更佳。藥劑處理選擇天氣晴朗,空氣濕度較低時可防止果面出現藥斑。

2.4.6防鳥

近年來,鳥害已成為葡萄種植的一大危害。在果實着色期至采收前,種植小區為單位在四周及棚間等地方鋪設孔徑3X3cm的聚乙稀防鳥網。

早夏無核與夏黑葡萄的栽培區别(南方地區夏黒無核葡萄高品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2

3 标準化葡萄園土肥水管理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根為肉質根,生長、結果需要大量營養物質。較耐貧瘡,耐旱不耐水,土壤潰水可導緻根系因缺氧而腐爛。在土壤深厚、肥沃、疏松、地下水位低的條件下,葡萄根系生長迅速,根量大,分布深度可達1~2m。培育龐大、健壯的根系是葡萄生長結果的前提條件,也是地上部更新複壯的物質基礎。

3.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即通過采取管理措施,使葡萄根系在土壤中獲得一個肥沃、通氣、競争壓力小的環境,目的為培育出龐大健壯的葡萄根系,促進葡萄樹的生長和結果。葡萄園土壤管理的方法有深翻改土、清耕法、覆蓋法、生草法、種植綠肥、合理間作、免耕法等。目前采用較多的為地面覆蓋法。

31.1方法選擇

深翻改土應結合建園規劃進行。清耕園應在生長季多次淺清耕,松土除草。幼年葡萄園可采用種植綠肥的方法,在綠肥養分含量最多且木質化程度較低時進行翻壓。覆蓋法大多采用黑色地膜覆蓋,具有提高地表溫度、保濕保水性強、土壤微生物活躍、促進根系生長等優點,還能減少清耕除草,降低勞動成本。

3.1.2覆蓋材料選擇

既可以用地膜覆蓋,也可用稻草、鋸木屑、塘泥等在旱季覆蓋樹盤或全園。使用地膜覆蓋應選用專用地膜,有黑色地膜、銀色反光地膜和地布,根據行距和園區面積選擇地膜類型。

3.2施肥

3.2.1幼樹施肥

苗木新梢生長至6~7葉時開始施肥,以氮素肥料為主,腐熟有機肥為輔,間隔7~10天施肥1次,逐漸提高所施肥料濃度。第1次用0.15%尿素加5%液态腐熟有機肥;第2次用0.2%尿素,液态腐熟有機肥濃度不變:第3次用化25%尿素10%液态腐熟有機肥。

苗高1m以上時,尿素濃度加到化0.3%~0.4%,液态腐熟有機肥10%左右。當氣溫超過30℃是應将尿素濃度控制在0.3%内,有機肥濃度控制在10%以内。每株樹每次淋肥3~5Kg。

7月下旬~8月中旬,離樹幹60cm以外,沿行向兩側開20cm寬,30cm深的溝,施餅肥75~100Kg/666.7m2,硫酸鉀複合肥15~25Kg/666.7m2。

9月底~10月初施基肥,每畝施餅肥300Kg,磷肥50Kg,液态腐熟有機肥2000Kg。距樹幹60cm以外,沿行向兩側開30cm寬、40cm深的溝。施肥後應灌水保濕5~7天。

3.2.2結果樹施肥

(1)催芽肥

一般在3月上旬,即萌芽前15天左右施入,結合葡萄園土壤情況及樹勢強弱确定施肥量。一般施入平衡型肥料,每畝施複合肥15~20Kg,需肥量加大的葡萄園加施尿素10Kg/666.7m2,缺鎂的葡萄園應該加施硫酸鎂20~25kg/666.7m2。本次施肥應結合淺耕松。

(2)壯果肥

謝花期開始施肥,每畝施餅肥lOOKg,45%硫酸鉀25Kg,12%鈣鎂磷肥50Kg,46%尿素10~15Kg。施肥時将氮、磷、鉀化合肥混合後撒施畦面,淺翻入土或沿行離樹60cm以外向兩側開溝施肥。土壤幹燥時應适當澆水。

在硬核期後加施葉面追肥,間隔10天噴一次0.2%~0.3%磷酸二氨鉀,連續噴施3~4次,可明顯提高果實品質。

(3)上色肥

6月上中旬果實上色前,每畝施50%硫酸鉀20~30Kg,12%磷肥30Kg。于采收前一個月完成。此時期可結合病蟲防治進斤葉面施肥,肥料為化0.2%~0.3%磷酸二氨鉀。

(4)還陽肥

果實采收後一周之内,每畝施尿素10~15Kg,50%硫酸鉀l0Kg左右。對樹勢旺,挂果少的樹不宜施還陽肥。

(5)基肥

10月中旬前施基肥,基肥有機肥料為主,加入其它礦物質肥料。施餅肥100~150Kg/666.7m2,人畜糞1000~1500Kg/666.7m2,磷肥25~50Kg/666.7m2,硫酸鉀10~15kg/666.7m2,硼肥lKg/666.7m2,硫酸鋅lKg/666.7m2。距樹幹60cm以外,沿行向兩側開30cm寬、40cm深的溝。施肥後應灌水保濕5~7天。

(6)葉面追肥

葉面追肥可作為地面施肥的一種補充,具有見效快、肥料利用率高等優點,且在葡萄生長期内均可噴施。葉面施肥一般選揮在多雲或陰天進行,晴天應在清晨露水幹後至10時或下午4時以後噴施,肥料濃度一般不超過0.5%,且肥料間不應有拮抗作用和對葉片産生毒害。噴施時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主要噴施葉片背面及幼果和綠蔓。

3.3水分管理

南方具有雨熱同期的氣候特點,園區排灌系統要求4~6月雨季時能及時排水,7~9月高溫幹旱時能灌水保濕。

3.3.1清溝排水

萌芽前必須清理好排水溝,便雨季排水。

3.3.2灌水

鋪設滴灌設施可有效節水、省工,并可減少真菌性病害的發生。在全年的每次施肥之後必須灌足水,使土壤保持濕潤7~10天,促進肥料的分解與吸收。遇幹旱時期必須及時灌概,灌水應浸濕至地面以下40cm深的土壤。

4 南方葡萄園病蟲害防治

與其他品種相比,夏黑無核葡萄受害情況較輕,但病蟲害危害程度與栽培技術密切相關。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為原則,充分利用生态環境中抑制病蟲害發生的因素,将病蟲害消滅在初始階段,經濟、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蟲害,從而實現高産、穩産、優質的葡萄生産。

4.1葡萄園主要病蟲害

4.1.1主要病害

南方葡萄園發生較多的真菌性病害有霜黴病、白粉病、灰黴病、炭痘病、黑痘病、白腐病、穗軸褐枯病、枝枯病等;主要細菌性病害有酸腐病、根癌病。

4.1.2主要蟲害

斜紋夜蛾、透翅蛾、二星葉蟬、葡萄虎蛾、葡萄虎天牛、葡萄紅蜘蛛、金龜子、介殼蟲(康氏粉階、東方灰蚧)、螨類、綠盲蝽、跳甲、根瘤蚜、葡萄線蟲等。

4.1.3主要生理性病害

水罐子病(轉色病)、日灼病(縮果病)、氣灼病、生理性裂果等。

4.1.4葡萄主要病毒病

葡萄卷葉病、葡萄扇葉病等。

4.2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防治辦法主要有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應注意幾種防治辦法的配合使用,提高防治效率。

4.2.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的核心要素是減少病原物的傳入、侵染、傳播和蔓延,創造提高樹體生長發育的有力環境和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

(1)苗木選擇

選擇高抗嫁接枯穗組合和無病毒苗木;加強植物檢疫;種植前對苗木進行消毒處理。

(2)培育健壯樹體

増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及時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氣性,培育強大的根系。加強夏季枝蔓管理,合理确定負載量和留枝量,使架面通風透光良好;及時摘心、綁蔓,清理副梢和卷須;控制枝梢生長量,避免徒長;及時疏花疏果,防止果粒擠壓造成傷口。

(3)創建良好的栽培條件

合理間作,适當稀植。間作作物不得影響葡萄的正常生長、結果,與葡萄沒用共同的病蟲害;種植密度不能過大,要注意園區的通風性。

合理施肥和灌水。多施有機肥,根據園區土壤條件和葡萄樹生長需要合理施肥;雨季及時排水,旱季灌水保持土壤濕度,經常疏松土壤防止闆結。

保持園區清潔。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葉、病枝、病果,修剪下來的枝蔓要清理出葡萄園;秋季采收後做好清園工作,将殘留在果園内的爛果、枯枝(葉)、雜草及冬季修剪下來的枝蔓清理出園;清除出來的組織和雜物都要集中燒毀或深埋。

4.2.2物理防治

及時套袋可以有效防止裂果、日灼病、鳥害的發生,減少病菌的侵染和侵染後的傳染。

鋪設地膜降低田間空氣濕度,減少真菌性病害的發生。

拉設防鳥網,設置粘蟲闆、誘蟲燈,應根據葡萄園面積大小确定站蟲闆和誘蟲燈數量;利用紫外線或紅外線燈對貯藏庫進行消毒處理。

4.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通俗的說法就是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利用自然界的天敵來消滅害蟲;釋放人工飼養天敵消滅害蟲;使用菌制劑消滅害蟲或病原物。實際中采用較多的有利用雌性激素幹擾繁殖;在葡萄園中放養寄生和捕食性天敵,如金小蜂、赤眼蜂、胡瓜純綏螨、草嶺類、瓢蟲類、蜘蛛類、雞、鶴等;以螨治螨,利用胡瓜純綏螨防治紅蜘蛛,以菌治菌,利用昆蟲激素和相關微生物及産物。

4.2.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指在生長季利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也是生産中最常見、有效快速的方法。在使用化學防治時,選用藥劑及使用應符合國家相關标準或行業标準(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無公害食品鮮食葡萄生産技術規程);嚴格按照;藥使用劑量和安全間隔使用農藥;注重藥劑的輪換使用和合理混用;采收前20天禁止使用農藥;對葡萄園農藥使用的時間、藥劑名稱、使用量進行準确的記錄。化學防治應注意減少污染環境、降低農藥殘留等,并可結合果實膨大、葉面施肥等同時進行。

4.3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4. 3.1真菌性病害

(1)葡萄霜黴病

葡萄霜黴病是世界和我國的第一大葡萄病害,在南方發病嚴重。病原菌鞭毛菌亞門,單軸黴屬,以卵子在病葉等病殘組織中越冬。主要危害葉片,在葉片背面或受病部位産生白色霜狀黴層。每年發病情況與雨季早晚、雨量多少、次數和葡萄園小氣候環境有關。

葡萄霜黴病的防治應使用綜合的方法。避雨栽培模式可有效減輕葡萄霜黴病發病,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剪下的枝條及時清理出園,合理管理,保證園區通風透光良好,控制副梢量,冬季清園。化學防治方法噴施保護性殺菌劑如波爾多液、50%保倍福美雙、80%代森錳鋅噴霧或内吸性殺菌劑50%金科克。使用化學藥劑應注意交替使用和使用次數,免産生藥害或増加抗藥性。混配制劑防治霜黴病較好的有氟嗎啉·錳鋅、烯酰嗎啉.錳鋅等。

(2)葡萄白粉病

葡萄白粉病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葡萄所有産區均有分布。病原菌以菌絲在枝蔓的感病組織内越冬,翌年條件合适時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在南方地區5月下旬~6月上旬開始發病,幼嫩組織容易受到侵害,但是老葉也能感病,受病部位常産生白色至灰白色的粉狀黴層,粉斑下有黑褐色網狀花紋。

主要防治方法有加強田間管理,創造通風、透光條件,萌芽前噴施石硫合劑減少病原菌數量,發病時結合噴施50%保倍福美雙等保護性殺菌劑或氯矽唑等内吸性殺菌劑進行化學防治,但應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與噴藥間隔(一般不少于15天)。

(3)葡萄灰黴病

又稱葡萄灰腐病,是南方葡萄栽培及果實貯藏期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侵染花序、幼果、果實後會在表面形成灰褐色黴層,觸及呈煙霧狀飛散。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的方式随病組織在土壤中越冬。

灰黴病的防治首先要注意保持園區清潔,修剪下的枝條、葉片及時清理出園。目前研究表明木黴素對灰黴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化學防治方法為萌芽前全園噴施波美3°~5°石硫合劑,生長期注意花序分離期、謝花後至坐果期、封穗前、始熟期、采收前20天等幾個關鍵時期。防治藥劑可選用50%保倍福美雙,80%福美雙等保護性殺菌劑或70%甲基硫菌靈,50%多菌靈等内吸性殺菌劑;貯藏期間可使用低溫保存(-1~0.℃)和二氧化硫熏蒸相結合進行防治。

(4)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引起産量和果實品質的降低。幼果期在病果粒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其上産生許多黑色小黑點,排列成同心輪紋狀。炭疽病的防治應在做好田間衛生基礎上,抓緊花前花後的防治,注意套袋前的處理,轉色期及成熟期的保護,化學藥劑可選用50%保倍水分散粒劑、50%保倍福美雙等保護性殺菌劑或10%美铵水劑97%抑黴唑等内吸性殺菌劑。

(5)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是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葡萄幼嫩組織。葉片病斑呈黑褐色,邊緣色深;葉脈病斑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凹陷,且常龜裂;幼果受害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凹陷,邊緣褐至深褐色,後期病斑硬化、龜裂、果小味酸,不成熟。

黑痘病的防治主要集中在花期,化學試劑防治可适當提早噴施保護性藥劑,如50%保倍福美雙,波爾多液等。在南方地區,葡萄花期雨水較多,也可結合與其他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共同噴施保護劑或内吸性藥劑進行防治。

(6)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在歐洲的大面積發生一般與冰雹的發生有直接聯系,被稱為冰雹病害。在我國,冰雹或雨後結合溫暖的溫度(24~27°C)會造成白腐病的流行。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實,也危害嫩梢和葉片。果粒發病後果面密布灰白色小點,最終成為有棱角的僵果;葉片發病多在葉緣或破傷處發生,形成深淺不同的輪紋病斑。病原為半知菌亞門,墊殼孢屬,—般宜分生孢子器和菌絲體在土壤中的病組織上越冬,每年5月後開始發病。

提高結果位,病組織清理出園,進行土壤處理等措施可有效減少白腐病的發生。在冰雹後24小時内,必須使用藥劑防治,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或内吸性殺菌劑。

(7)葡萄穗軸褐枯病

葡萄穗軸褐枯病主要危害葡萄幼嫩的穗軸或花序梗及幼小果粒。花序軸或花序梗受害時有深褐色、凹陷的病斑,濕度大時可見褐色黴層,後期導緻花序軸變褐枯死,花序上的小花也漸漸萎焉、幹枯、脫落。幼果受害在果皮有黑褐色圓形斑點,随果實増大而脫落,幼果長至黃豆大小病害就不能再侵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的形式在冬芽的鱗片内及植株表皮上越冬。翌年5~6月開始發病,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防治措施有做好清園工作,加強栽培管理,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増施磷鉀肥,増加園區通風透光,排澇降濕。藥劑防治可在萌芽前用波美3°~5°石硫合劑噴施全園,見病及時用50%保倍福美雙,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或70%甲基硫菌靈,50%多菌靈等内吸性殺菌劑全園噴霧防治。

4.3.2葡萄細菌性病害

(1)葡萄酸腐病

葡萄酸腐病是真菌、細茵和醋蠅聯合危害,近十年己成為我國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在成熟期發病,表現特點為"尿袋”,有爛果,爛果穂有醋蠅存在,有醋酸味。酸腐病的發病條件是果粒有傷口,如機械傷口(冰雹、鳥啄等),果穗周圍濕度大,有醋蠅的存在進而導緻細菌滋生。

酸腐病的防治必須從套袋開始,套袋前對果穗進行漫泡,發現"尿袋"果穗及時剪除清理出園,做好防鳥工作;避免同一園區種植不同熟期的品種,避免過量使用氮肥;增加果園通透性,降低園區濕度;園區發現酸腐病可用波爾多液進行全園噴霧防治。

(2)葡萄根癌病

葡萄根癌病是極具破壞性的細菌性土傳病害。主要侵染葡萄根系,形成根部癌腫,破壞植株的形成層和輸導組織,影響植物營養運輸,嚴重時可導緻植株枯死。

一般在初夏開始發病,由于細菌生長在病株木質部中,目前為止仍沒有有效的化學防治方法發病後通過土壤消毒、除去發病和死去的病組織可減輕危害程度。生物防治是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有20多個生防菌株可用于防治根癌病。

4.3.3葡萄主要蟲害

(1)葡萄短須

葡萄短須螨又稱葡萄紅蜘蛛,是葡萄的重要蟲害,近年來有加重的趨勢。每年新梢抽出後開始危害嫩梢,嫩梢基部、葉柄受害時表皮産生褐色顆粒狀突起,表皮粗糙;葉片、果實受害後呈褐色繡斑,葉片嚴重時失綠變黃最後焦枯脫落,果實含糖降低,酸度很高,影像果實着色和品質。一般以雌成蟲在老蔓翅皮和松散的芽鱗絨毛内等群居越冬,葡萄萌芽後上芽危害,伴随芽生長不斷向上蔓延危害,全年以幼螨、若螨和成螨危害。

有條件的葡萄園建議間隔兩年在春季轉暖萌芽前将老蔓翅皮刮光,噴施波美3°~5°石硫合劑;注意保護短須的天敵,如小花蝽、薊馬等;發病後使用殺劑,如哒靈全園噴霧防治。

(2)蚜蟲

最主要的危害是葡萄根瘤呀,該蚜對葡萄的危害嚴重,是世界上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目前湖南懷化葡萄根瘤呀發病較嚴重。僅危害葡萄屬植物,主要危害根部,也可危害葉片,多在危害部位形成腫瘤,導緻根系腐壞死亡,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死亡。

葡萄根瘤蚜是全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應嚴格執行檢疫,在種植前對植株用50%辛硫磷進行浸泡15min或使用溴甲烷熏蒸處理;選用抗性枯木;發病時化學藥劑防治結合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大範圍發病時可采取砍伐葡萄樹。

4.3.4主要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葡萄生理性病害是由于栽培環境不良或栽培措施所引起,一般通過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可有效控制。

(1)水罐子病

又稱"葡萄轉色病”,一般發生在果實着色期。表現為有色品種着色不良,白色品種呈水泡狀。果實味酸、含水量大,易掉粒,皮肉易分離,故稱“水罐”。一般樹體衰弱、負載過大、營養不良或缺乏鉀肥易引起水罐子病。

加強樹勢管理,増施有機肥,合理調節氮、磷、鉀等肥料的使用;注重中耕松土,合理排灌;控制負載量、增加葉果比等栽培措施可防治水罐子病的發生。

(2)日灼病

日灼病主要發生果實膨大期,果實暴露在直射陽光之下,果面形成水燙狀或凹陷的幹瘡。影響果實品質和外觀。受害部位還易遭受炭疽病的侵害。幼果膨大至上漿前天氣幹旱易發病,葉片小、副梢少的樹,氮肥施入過多的葡萄園,連續陰雨天後暴曬發病重。

主要的防治措施有選用棚架或雙十字V形架栽培、夏季修剪是果穗上多留枝葉、避免果實受到暴曬、果穗及時套袋、增強樹勢、地面覆草處理、科學使用生長調節劑,及時排灌等。

(3)氣灼病

果實膨大期氣溫過高,空氣、土壤幹濕變化大時容易發生。氣灼病一開始表現為失水,出現有凹陷的淺褐色小斑點,在極短的時間内擴大為大面積病斑。病斑顔色變深并形成幹疤。

通過增強樹勢、避免高溫前灌水、套袋前充分灌概一次、避免高濕時套袋,保持土壌通透性、覆蓋地膜等栽培管理措施可防治氣灼病的發生。

(4)生理裂果

主要發生在漿果成熟前後,土壤水分變化過大,濕氣加重導緻果皮開裂。久旱逢雨或大水漫灌,氮肥過量等容易造成裂果。

通過加強樹勢、平衡施肥、保持土壌濕度穩定、及時排灌、覆蓋地膜、套袋等栽培營理措施可減少生理裂果。

4.3.5葡萄病毒病

(1)葡萄卷葉病

目前從發病葡萄上分離出的葡萄卷葉病相關病毒已有9種。通過指示植物(歐洲葡萄)能可靠診斷卷葉病。卷葉病會造成葉緣下卷,葉片黃化(白色品種)或紅化(紅色品種)。目前卷葉病無化學防治方法,隻能通過脫毒技術及組培快繁獲得無病毒苗木。

(2)葡萄扇葉病

扇葉病會導緻植株矮化,葉片皺縮不對稱,葉緣缺刻加深呈扇狀,葉片淺黃色或斑駁;果穗小,果粒稀疏,熟期不一緻。沙地葡萄聖喬治是扇葉病的指示植物。

5 科學的采收和貶藏技術

5.1果實采收

漿果的采收是葡萄栽培的最後一個步驟,在果實成熟期進行。

5,1.1果實采收期的确定

在南方地區,夏黑無核葡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應根據果實成熟情況、運輸距離、銷售方式等确定采收期。為了提早供應市場,可以在保證充分成熟的前提下适當提早采收。

夏黑無核葡萄果皮成呈紫紅色并出現果粉,果穗梗木質化,漿果具草璋香味時表示果實已成熟。種子變褐或可溶性固形物達到最高值時表示漿果完全成熟。

漿果生理完熟期是漿果的風味、品質等均至最佳,應盡量挂果至完熟期。需要遠距離運輸的葡萄可适當提前采收。葡萄采收應熟一批采一批保證果實品質和減少損失。

5.1.2采收前的準備

采收前1個月用化0.3%磷酸二氨鉀或0.4%硫酸鉀溶液進行葉面噴霧,連噴兩次,可増加果粒糖度,提高品質和増加耐貯性。

[吉山花瑤頭條号]果實采收前1個月内嚴格控制灌水,遇雨水天氣及時排水,禁止噴灑農藥。提前一周左右取下套袋可促進果實着色。注意修剪果穗,将幹縮粒、青粒、小粒、病粒和傷粒疏除。

早夏無核與夏黑葡萄的栽培區别(南方地區夏黒無核葡萄高品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3

5.1.3采收技術

選擇在果面露水幹後的上午或陰天氣溫較低時開始,雨後、陰雨天、大霧、露水未幹及中午高溫時均不宜采收。

采收時一手握剪刀,一手抓住穗梗或手撐果穗,在靠近結果枝處剪下,便于提取和放置又避免剪傷其他果穗。剪果時盡量避免擦去果粉,使果穗保持完整。

在包裝前應剪去果穗上的病、爛、脫、瘦、幹、綠、小的果粒,提取、放置、轉移、搬運時應輕拿輕放,不應使用大、深的容器裝置,避免造成脫粒、擠壓、破粒。

5.1.4果實分級、包裝

标準化生産中獲得的葡萄果實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标準(無公害水果安全标準,無公害食品-鮮食葡萄)。包裝前應對果實進行分級,目前沒有相應葡萄果實分級标準,但包裝前應參考國家及其他地區葡萄分級标準進行分級(鮮食葡萄)。

包裝材料一般選擇扁平硬紙盒或泡沫盒,包裝盒内應幹淨無污染,包裝盒外需标明商标、産品名、等級、重量、産地及包裝日期。

5.2果實貯藏

葡萄漿果含水量多,不易保存。夏黑無核葡萄耐貯性不高,在運輸及保存過程中易脫粒影響商品價值,在果實采收後應盡快冷藏并控制貯藏時間。

在包裝箱内套包裝袋,放置葡萄專用保鮮劑,創造密閉環境并在0℃冷庫中快速預冷,在冷庫0~1℃、相對濕度90~95%環境下,可有效延長漿果貯藏壽命,達到較好的貯藏效果,延長果實供應時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