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是擅長用文字做"武器"的,這既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形勢所迫,可也跟魯迅先生自身冷峻的性格有關。據不完全統計,被魯迅先生指名道姓用文章"罵"過之人,居然有百人之多,而與魯迅先生長期"論戰"的,大概有二三十個人。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魯迅先生和郭沫若的"罵戰"了。對此,大家應該多少聽說過。魯迅先生和郭沫若都是革命派文人,在魯迅先生去世之後,郭沫若被稱為是繼魯迅先生之後,接過文壇革命旗幟之人,那他們二人為何要"互罵"呢?
1927年,那時的中國文壇主要分為兩大派:左翼和右翼。而魯迅先生則是"左聯"的領軍人物。當時左翼有一個文學社,名叫"創造社",郭沫若就是社中的核心人物。1927年底,魯迅來到了上海,他是想和創造社結成聯盟的,聽聞此事後,郭沫若也是十分歡迎。
可是創造社的其他元老級人物卻不同意,特别是成仿吾,他之前與魯迅先生曾有過"罵戰",十分不認同魯迅先生的觀點。而郭沫若呢,隻好和這些創造社的成員同意戰線,寫了一篇文章痛罵魯迅。在文章中,郭沫若大罵魯迅先生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
可郭沫若還不滿意,還特意詳盡地說明道:"資本主義對于社會主義是反革命,而封建餘孽對于社會主義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甚至給魯迅先生扣上了"二重的反革命人物"的帽子,文章的最後,更是痛罵魯迅先生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
看到郭沫若等人的文章,魯迅先生很無語。不管怎麼說,郭沫若和成仿吾都算是有名氣的"革命青年",按理說不該幹出這種事,所以這次魯迅先生并未與郭沫若等人計較,隻是說他們隻是"發發神經",此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可郭沫若見魯迅先生并未回應,還以為自己占了上風,馬上趁熱打鐵又接連寫了好幾篇文章攻擊魯迅先生。魯迅先生這回忍無可忍了,隻好也寫了文章回應,不過魯迅先生并未"下狠手",隻是稱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1936年,魯迅先生逝世,之前似乎與魯迅先生勢不兩立的郭沫若竟然連夜寫了一篇悼文,文章名為《民族的傑作》。在文中,郭沫若将魯迅先生比作高爾基,并稱自己是魯迅精神上的學生。在這之後,郭沫若甚至多次公開稱贊魯迅先生,說自己很想再被魯迅大罵一頓。原話是這樣的:"餘與魯迅素未蒙面,而時受其斥責,雖當時受之每有難忍處,但今則求之而不可得矣!"
縱使郭沫若是文學家,是大才子,可德不配位,終是一件危險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