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得從11月份說起,當時各地正在抓緊落地營轉非工作,河北教育廳校外監管工作群突然流出一條消息,大概意思是:“上面開會了,“營轉非”目标是核銷和“學轉非”,而且非常大膽的說,教育部今天終于明說了。
這個說法,一石激起千層浪。
給正在排隊辦理營轉非的校長們一棍子打蒙了,大家還在往監管賬戶上交錢了,你30萬,我50萬,四家校區就是200萬,這麼多錢,我交了,捐了,然後你說不能辦了?
那怎麼整?
後來,傳出消息,該領導表示,“不好意思,我傳達錯了,誤會了上級意見,所以照常進行。”
好吧,那我們就姑且認為,是一個人為的錯誤,是個美麗的意外吧,錢繼續捐,營轉非繼續辦。
不過,有些朋友心裡還是泛起了嘀咕。畢竟那時候,蘭州、青海等大西北地區已經明确傳出來,要清零。
而且,我當時确實問了邯鄲的朋友,他告訴我“是真的”,而且,他是做藝術培訓的,已經将自己的辦學許可證注銷了,他說,不用等到那一天了,自己動手,不麻煩上級了。
藝術類培訓尚且如此“自覺”,不知道各位學科類培訓機構校長,大家情何以堪。
再後來,我聽到一些好的消息,大概是天津,廣州等地,那裡的學科培訓轉為非營利之後,還在正常運轉,加上北上廣深四位帶頭大哥,并沒有确定消息傳出,一時間,我又陷入了迷惘。
這是還有機會?會不會剩者為王?
畢竟分蛋糕的少了啊。
随着元旦的到來,全國各地的指導價也在陸續推出,我甚至做了一張彙總表,似乎看起來一切都還比較穩定。
有校長偷偷告訴我說,這個價格,其實有價無市。
他的意思,并非有價格沒有市場需求,而是有市場需求,但是,沒有機構做了。而且不是價格問題,而是“沒有”的問題。
我更迷惘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