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
今年這個清明節,注定是不平凡的。
新冠變異,疫情在全球肆虐,國内每日都在新增。
2022年至今,我國已有50名民警因公犧牲。
3月21日,一架東航客機在廣西梧州藤縣附近山林墜毀,旅客123人、機組9人犧牲。
凡此種種,使得這個清明節多了幾絲悲涼,也變得更加具有紀念意義。
清明,它的特别,在于歡樂賞春的氣氛,也在于慎終追遠的感傷。
我們在這一天緬懷過去,祭奠親人,更應在這一天感悟當下,面向未來。
清明節的演變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
《曆書》有言:“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我國南北風俗各異,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上墓祭掃主要是在寒食節與寒衣節。
從《禮經》等文獻的記載來看,唐代以前我國北方并沒有清明節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代時清明節上墓祭掃已成風氣。
宋元時期,清明節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并融彙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等習俗内容。
融彙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交融在一起的獨特節日。
在儒家曆代都一緻推崇孝道的影響下,清明祭祖逐漸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集體意識中,并成為十幾億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如今的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兼具了自然與人文兩大内涵。
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前後提升運勢
清明節是萬物複蘇的季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的到來,意味着個人運程也會有新的發展,清明節前後做這三件事,有助于個人運程增加财運哦!
沉寂了一個冬天,天冷風寒,陰邪之氣很容易沉積在我們的體内,讓你壓抑、沉悶,清明前後,天氣轉暖,植物紛紛冒出綠芽,陽氣旺盛,呈現出勃勃生機。
放風筝,放飛憋屈情緒;踏青,吸取天地陽氣。
趁着清明假期,和親朋好友一起,融入自然,讓身體得到大自然的洗禮,來個徹底的新陳更替。
這樣身體就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呈現出無限的動力和能量,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百善孝為先,清明節去掃墓祭祖,這是在傳承孝道,将孝順善良的種子傳播延續,用孝心為自己和家人添福添财加壽。
懂得感恩,才可以獲得祖先的守護和眷顧,自己的運程才會更好,财運才會更旺。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多數地方無法掃墓,可選擇在家客廳或陽台,或在戶外河邊處,朝着家鄉的方位,禮拜先祖,叩首行禮,并默念祭祠,以通先祖。
柳樹得春氣之先,可用來祈福辟邪,戴在頭上或挂在門口,保護家宅安甯。
民間經常用柚子葉辟邪,柚子葉具有辟邪、祈福、殺菌等作用,能趕走晦氣、庇“柚”氣運,清明掃墓或外出回來要用柚子葉清洗,祛除污濁、陰氣、晦氣。
人間四月,惠風和暢,煙柳垂空,天地清明。
清明是一碗茶,濃郁了人間相聚的歡愉,相思的清苦。
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它不是與哀思、憂傷聯系在一起的,它所傳遞更多的是春天的活力與生機、希望與成長。
在清明,人們祭奠過去,也催護新生,“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見春風換故枝”。
就讓我們懷揣思念,且歌且行,再度出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