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随着陝西省高考報名登記工作的塵埃落定,高三的孩子們,也就此正式開啟了高考沖刺階段的學習。
前兩天上課時,一個英語成績中等的理科生,課間跟我抱怨高三學習太辛苦:
理綜中的物理科目學的越來越吃力,拖總分後腿現象開始變得嚴重。最近的這次模考,自己總分排名又掉了些,很焦慮,也開始有些迷茫。而焦慮和迷茫,又拉低了平時的備考學習效率。加上高三本就繁重的學業,學生焦慮地最近都開始掉頭發了。
接着,他問我是不是如果自己當初選文科的話,現在就不會這麼辛苦?
作為前文科生,我已經做好了潑他一盆冷水的準備,但還沒等我來得及回答這個問題,這位同學就自己否定了這種假設:
文綜幾科,需要背的東西太多,要真正學好,并不比理綜輕松。
那可不?
無論哪科,要考高分可都沒那麼容易。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年高二文理分科時的一段回憶。
當年文理分科時,老師們基本不做幹擾,全憑學生自己決定。那幾天,身邊的同學各種糾結選文選理的問題,經曆了各種深思熟慮糾結對比後,才慎重地做出了這個當年看來特别嚴肅的重大決定。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趙老師從小數學成績就不好,好在有那麼一點點語言天賦,加上自身學習還算努力,雖然高考時因為數學拖後腿複讀了一年,但最後的結果還算美好。
一般而言,數學不好的人,理科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自己當時完全就沒有這種糾結。什麼專業限制啊就業前景啊,壓根就沒想那麼多。
畢竟,自己平時在文理科上的成績差距太大,加上從小喜歡看閑書,對文綜幾科并不排斥。下點功夫,搞定文綜,應該問題不大。
自此,趙老師開啟了自己作為文科生的學習之路。
認真回想了下,那些當年在選文選理上各種糾結矛盾的同學,大多是各科都很平庸甚至偏差的那一類:
反正對各科都談不上喜歡,那就聽家長的,或者随大流報理科得了。
究其原因,也無外乎就一點:聽說理科好就業。
誰說的?
因為各科都不出彩,加上所謂理科好就業的誤導宣傳,而義無反顧選了理科的這類學生,在高考時,大多考的都很平庸,之後再上一所平庸的大學,畢業後開啟一份平庸的工作。
應屆生在求職時,用人單位隻會根據你的學校和專業給你定價,才不會因為你是理科生,就高看你一眼。
何況,多數人在幾十年的職場生涯裡,大都會在工作上不斷調整轉型,什麼文理科,甚至連大學所學的具體專業,在畢業三五年後都會統統被模糊掉。
合格的職場人,靠的是學習力執行力這些綜合實力,才不是大學裡本專業那點皮毛知識。
但話又說回來了,文理科重要嗎?
當然重要。
除了少數天賦秉異又格外努力的學霸,和趙老師這種文理嚴重偏科的學中之外。多數同學,都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人家學霸們無論選文選理,高考時結果都不會差的;趙老師選了文科,一是理科實在太弱,二者也是因為從小對文字的熱愛,有把握學好文綜。
對于那些各科并沒有突出天賦的同學而言,就必須摒除雜念,認真問問自己的心了。
一旦選定文理科,就不應該再左右搖擺,更不應該在遇到困難時就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靜下心來,專項突破提高才是高考複習的王道。
畢竟,你又不是天賦秉異的學霸,也沒有對某個科目發自内心的熱愛。
作為普通人,要在高考這條路上取勝,就隻能靠堅持下去的死磕精神了。
你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