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劃拳五魁首是什麼手勢

劃拳五魁首是什麼手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52:42

中國坐擁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曆史,單是酒文化便是萬古千秋,自古無論是犒賞三軍,亦或是親朋小聚,都少不了酒的身影。不過喝酒無聊,所以要找些樂子,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即席作歌”“當筵歌詩”的飲酒風俗,這就是酒令的最初形式。随着酒令遊戲越發普遍,舉凡世間萬物皆可入令,可謂雅俗共賞。


劃拳五魁首是什麼手勢(流傳千年的劃拳令)1

最簡單易行且流行甚廣的,當數“劃拳”酒令。唐代人稱劃拳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勝飲篇》記載:“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五代《新五代史·史弘肇傳》記載:“他日會飲章第,酒酣為手勢令。”如果以最早時間計,劃拳喝酒也有千年以上的曆史了。

“劃拳”酒令包括“拳詞”和“手勢語”兩部分,規則比較簡單,酒席上坐對面的叫“對門”,坐兩側的叫“鄰居”,其中的講究是凡對門者身份要大體相當。劃拳一般在對門之間進行,雙方一邊同時高喝拳詞,一邊同時伸出手指,以二人所出指頭數的多少、按一定的規則判定輸赢,輸了的被罰喝酒。


罰酒最著名的故事發生在金谷園。西晉石崇在洛陽修了一座“金谷園”,潘安、左思、陸機等24位西晉文壇泰鬥人物,經常在金谷園飲酒賦詩,被稱為“金谷二十四友”。石崇在一次宴會上将賓客所作詩文搜集起來,寫了一篇序文,叫做《金谷詩序》,其中一句說到:“遂各賦詩,以叙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鬥。”這就是現在宴會上“罰酒三杯”的由來。

劃拳時高唱的詞語,是約定俗成的,不能胡亂編造,大多是吉祥、祝福的話,但是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叫法。“一條龍、哥倆好、三匹馬、四喜财、五魁首、六六六……”、“一心靜、二郎山、三環三、四季花、五魁首、六華聯……”、“一心敬、兩相好、三結義、四鴻禧、五魁首、六大順…”等等。劃拳口令花樣繁多,不過唯獨“五魁首”這句各地基本相同。

劃拳五魁首是什麼手勢(流傳千年的劃拳令)2


“五魁首”是什麼意思?"五魁首"是"五經魁首"的簡稱。中國古代自隋唐起,實行科舉取士,到明清時期,以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取士,以每經的第一名稱之為"經魁”。在鄉試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别是其中一經的“經魁”,所以又稱“五經魁”或“五經魁首”,俗稱"五魁"或“五魁首”。

民間将“魁”解釋成“鬼之腳右轉,如踢北鬥”,“魁”跟中國古代的星宿崇拜有很深的關系,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由于“魁星主文運”,備受讀書人崇拜,魁星的形象是一赤發藍面之鬼,立于鳌頭之上,一腳向後翹起如大彎鈎,一手捧鬥,另一手執筆,意思是用筆點定科舉中試人的名字,此即所謂“魁星點鬥,獨占鳌頭”。在喝酒時說五魁首,其實是希望你能金榜題名,飛黃騰達,是一種美好的祝願。

劃拳五魁首是什麼手勢(流傳千年的劃拳令)3


至于劃酒拳的規則,由于地域的不同,種類也有很多,這裡隻介紹常見的一種規則:兩人同時出一隻手,并且同時猜兩人所出數字之和,兩人都猜錯或猜對則繼續,直到一方猜對另一方猜錯,猜錯者罰酒一杯。比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裡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裡喊的四,那麼喊三的就赢了。


當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匹馬”,而自己僅伸出了一個手指,那麼對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湊成八,這種拳就叫“臭拳”,是要罰酒的。劃拳,可以是赤膊上陣,也可以撸起袖子,皆是咋咋呼呼,聲震屋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天下好事,均在口中連連,快樂至醉,“五魁首”“獨占鳌頭”,所有富貴均在夢裡。

您會劃拳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