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咨詢表示,其家人按照靈活就業人員保險參保年限較短,已繳費13年。男性未來60歲退休時,預計繳費年限也就是27年。
在繳費年限少的情況下,想領更高的養老金,可能就隻有高基數繳費了。如果把繳費基數提高為100%,養老金會提升多少?退休前三年,把養老金繳費檔次提升為300%呢?
養老保險繳費确實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我們可以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來分析。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首先說基礎養老金部分。
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是本人的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或者可以稱之為,職工參與繳費指數計算月份繳費工資基數占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比重的平均值。
實際上,由于後期又乘以繳費年限之和,最終可以解析為:
如果按照60%檔次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多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按照100%檔次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多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按照300%基數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多領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100%檔次繳費比其60%檔次繳費,多繳費了40%的基數,但是基礎養老金僅僅多了0.2%的社平工資。
可能略微懂點數學的人都明白,按100%檔次繳費性價比不高。相對而言,按照300%檔次繳費,性價比可能會更低了。
這主要也是體現養老金計算地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
話又說回來,養老金待遇并沒有跟繳費錢數挂鈎,而是跟社平工資挂鈎,這裡邊的一個重大變數就是社平工資。
雖然說100%基數繳費性價比相對不高,但是相對于我們繳費的錢數,比自己存銀行利息劃算就行呀?
實際上,由于社會平均工資每年8%~10%的速度增長,現在繳費十幾年後退休,養老待遇算起來還是很劃算的。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實際上每月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
按照60%基數繳費和按照100%基數繳費,每月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之比是6:10。
這種情況下,相應的性價比方面,倒是完全跟繳費基數成正比。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方面優勢在于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2021年的記賬利率高達6.69%,2016年更是高達8.31%。這種情況下,收益率就遠遠超過個人存款和絕大多數的理财産品,因此100%基數繳費就會更劃算一些。
如果我們按照100%高基數繳費,養老金待遇能夠比60%基數繳費高出40%左右,實際上按比例計算的話應該高出67%,因為100%÷60%≈1.67。
可是話又說回來,領取的養老金是伴随老人一輩子的事情,隻要壽命長的話還是非常劃算的。
另外,如果繳費時間越早相應的積累,産生的社平工資和利息更多,相對也是更劃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