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有話說:
人是一個整體,所有的腦神經都受五髒六腑支配。如果五髒六腑出了問題,它往上走的經脈也會相應地出現問題,就會表現在頭部出現各種不适症狀。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有效提神醒腦的方法:捏頭。
每天三五分鐘,長期堅持,收獲健康好身體。
人有五髒六腑四肢百骸,四肢百骸在外,五髒六腑在内,其中五髒在内,六腑在外。六腑為陽,五髒為陰,向下經足産生了足三陽足三陰,六種經脈。
兩條腿總共十二條,向上經手頭,其中足三陽上頭,足三陰不上頭。而足經當中的陽明胃經,太陽膀光經,少陽膽經全上頭,所以頭是諸陽之彙。
其中足厥陰肝經又上頭,任脈上頭,督脈上頭,沖脈還上頭。
你想想這個腦袋呀,是百脈所朝,所以頭為一身清陽之府,非常非常重要。
有句話說得很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塔基決定塔高,穩定不穩定。腦袋出了問題,都是下邊根基不穩了,五髒六腑出了問題。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頭暈,眼花,耳聾,口角等出現問題,嘴巴、鼻子出現問題,頭發、頭皮出現問題,類似所有的症狀都根于下。
因為這麼多經脈都往頭上走,如果下面淤阻了,一定會影響頭上的這些經脈。捏按頭部可以找到很多不适點、疼痛點。
五指微微張開,呈鷹爪狀,開始梳頭。
往上、往後開始梳頭頂,整個頭,全梳一遍,一直梳到整個頭皮發熱甚至發麻。就像犁地一樣,把整個頭全部犁一遍。
長發也有一個辦法,這樣梳得不方便的話,你就像撓頭一樣一點點往後撓,拿五爪功撓頭。
捏後脖頸
摸:後中線旁開一點,一左一右,有兩條很硬很硬的大筋。
撥:這兩條筋可以移動,撥弄撥弄是有感覺的。
注意:後脖梗子這地兒太關鍵了,現在頸椎病這麼常見,全都是後脖梗子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轉脖子都轉不動了,一摸大筋繃繃的,又疼又硬。
揉風府
取穴:後脖子正中線,入發際那裡,按上之後仰頭,折疊的那個窩,就是風府穴。屬于督脈上的一個關鍵穴。
操作:在風府穴及上下左右反複揉。
注意:折疊位置的這條線,正是氣血從下部往上走的關鍵部位,折疊的地方最容易堵住。
如果這裡堵了,後背上來的督脈和足太陽經脈,往上走時氣血就走不上去了,問題會非常嚴重,直接導緻頭腦昏沉,陽氣上不來。
揉風池
取穴:在與風府水平位置的兩邊,旁開差不多2到3指,會摸到一個凹陷處,各有兩個坑就是風池。
頭往同側轉,它的凹陷會更深,凹陷處最中央的那塊就是風池,左邊右邊都轉一下頭,就都找到了。
風池是足少陽膽經循行上頭的重要穴位。
操作:風池要使狠勁拿大指往下按,能按出個坑來,一直按,覺得哪兒按陷的最深,那個地方就是它的中心地帶。
這個地方還可以搓一搓,直接拿手掌,雙掌沿着風池向上搓,不要向下捋,向上搓,把那地方搓順、搓開。
注意:千萬不要經常搖頭晃頭,這個非常重要。
揉大椎
取穴:沿着風府、脊椎往下摸,有個半掌的距離,一低頭,往下摸到第一個大鼓包,就是大椎骨。
操作:反複揉按那個骨頭周圍,有淤堵的,馬上都能感覺到。
注意:很多人的大椎是一個包,一定要把大椎揉開,因為縱向的是脊柱,這是脊柱必過的一個關,橫着連着的是肩,大椎是極其重要的。
搓完後脖梗子,一定要用手掌搓大椎上的包。
後腦勺,不厭揉!很多穴都在窪陷上,古人所說的凹陷者之中,陷下者之中,這個地方都是氣脈往上走的關卡。
風府、風池,為什麼叫風?都是容易招風,淤滞的地方。
為什麼一個府、一個池呀?風府,風能鑽進去,府是府庫的意思,那一大塊府地,容易進風。風池也是,像池子一樣,風進去彙集在那個地方。
風池、風府周邊,前後左右不停地按,準能按到讓人非常不舒服的地方。附近有疙瘩、有筋包、有疼痛點的,一定要想辦法揉開。
有的人都麻木、石化了,就慢一點按,慢慢地按,越按越疼。過電感、麻感、酸脹感都出來了。
要想頭腦清醒、精神,風池、風府穴一定不能堵,堵了人就昏沉。
所以說後腦勺,不厭揉,什麼叫不厭揉?不怕揉,不斷地揉、搓,都可以。
每天一定要養成好習慣,幹搓面、幹梳頭,都做做,然後好好搓搓後脖梗子,風池、風府和大椎三個穴周圍。
END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來關注#得明産後##得明健身有話說##得明理療#吧[微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