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有網友發現,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将自己的名字悄悄改成了“金拱門”。
工商信息數據顯示,今年8月24日,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的投資者名稱從“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金拱門中國管理有限公司”;10月12日,公司名稱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目前其各地分公司也在陸續更名之中。
此次一系列更名變動發生在今年8月麥當勞中國成為中資控股之後。
8月8日,麥當勞(NYSE: MCD)宣布,它與中信股份(SEHK: 00267, “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NASDAQ: CG, “凱雷”)的戰略合作已經順利完成交割。
交割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持有52%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權。新公司擁有麥當勞在中國内地和香港的特許經營權。
“金拱門”這個名字看似新鮮,但其實在1952年美國麥當勞餐廳創始之初,這個名字就已經出現,它見證了麥當勞從創始之初到現在的營銷與擴張。
最初是麥當勞餐廳的建築設計
“金拱門”基本是英文“Golden Arches”的直譯。金拱門這個名字,是建築師設計餐廳時取的。它最初不是一個Logo,而是在餐廳建築兩側分别豎立的兩座金色拱門,早期的麥當勞連鎖店都會建上這樣兩座金色拱門作為餐廳的品牌特色。
麥當勞以流水線快餐聞名于世,據BBC文化“世界最著名Logo的奇怪曆史”一文中介紹,1952年,麥當勞兄弟理查德和莫裡斯(Richard and Maurice McDonald)想要為他們的漢堡快餐店設計一座可以連鎖的公路餐廳。理查德的設計草圖上,在餐廳的兩側畫了兩個半圓形的拱門,他認為這種造型能夠抓住饑餓的開車人一家的眼球。
随後,建築師Stanley Clark Meston将圖紙上的兩個半圓改良為兩個7.6米高的黃色钣金拱門,用霓虹燈作為裝飾。據Business Insider介紹,Menston在設計階段就把這兩座拱門叫做了“Golden Arches”,也就是金拱門。
因此,雖然現在這個金拱門Logo大寫的M形看上去可以想象為兩根彎曲的薯條,但設計之初和食物并沒有關系。
麥當勞餐廳美國1号店博物館,位于伊利諾伊州德斯普蘭斯。當時的設計中,除了餐廳兩側兩個金色拱門之外,還有第三個拱門,就是餐廳指示牌的那一個。
M型的極簡主義商标
随着麥當勞餐廳連鎖店越來越多,這個建築造型越發著名,公司便設計出了一個能代表每家店的極簡主義商标,一個斜屋頂和兩個拱門的線條拼在一起,組成了代表麥當勞的首字母M。
1961年,雷•克洛克(Ray Kroc)買下了麥當勞兄弟的麥當勞連鎖漢堡餐廳。據Business Insider介紹,上世紀60年代末期,正是雷•克洛克全面掌管麥當勞并将加盟店迅速覆蓋全美的階段,此時麥當勞餐廳棄用了含有兩個金色拱門的建築造型,隻保留了這個金拱門的Logo。
克洛克最終将麥當勞發展成了覆蓋全球的世界第一連鎖快餐品牌,而他的秘訣之一就是将麥當勞連鎖餐廳選址在人群密集區和便于通向美國高速公路網之處。BBC報道稱,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口都居住在距離麥當勞三分鐘車程的範圍之内,而且克洛克在60年代,就使用公司飛機從空中觀察,為新店選擇最佳的地點和路口。
麥當勞的Logo演化史
針對兒童的營銷手段
麥當勞的營銷策略,是針對兒童的。
麥當勞早期有一句廣告詞是:“讓媽媽休息一晚。”(Give Mom a night off.)而現在,麥當勞的餐廳内永遠色調明亮,有兒童遊樂設施、有可以直接用手吃的油炸食品、有麥當勞叔叔向你問好、還有快樂兒童餐裡的玩具。
市場研究發現,兒童在記住品牌的名字之前就會先記住品牌的Logo。BBC評論稱,這個麥當勞的金拱門Logo證明了心理學家的理論:品牌忠誠度可以從兩歲開始培養。
新加坡麥當勞的收據,可以看到上面的收款方是Hanbaobao Pte. Ltd
注冊公司名與産品品牌不一定一緻
除了中國的麥當勞現在經營公司叫做“金拱門”之外,新加坡的麥當勞,經營公司注冊名為Hanbaobao。
可見,一個産品的品牌名稱,與經營這種産品的注冊公司名稱并不一定相同。
據新加坡媒體介紹,Hanbaobao Pte. Ltd.于1976年4月7日正式注冊為私人公司,主營業務是餐飲生意,新加坡的麥當勞官網也寫明了Hanbaobao擁有麥當勞的經營權。如果通過網絡訂餐或信用卡支付,收據上的收款方就會顯示為Hanbaobao Pte. Ltd.
但大多數新加坡人都不知道Hanbaobao,隻知道麥當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