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都有啥口味的?這段時間囤貨變成了我們的全民主題,但事實上肉菜囤了,你還得做;方便面囤上,又容易吃膩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囤一些帶餡兒類的食物,這樣隻要水開一煮就能吃,最關鍵裡面有肉有菜,味道好、營養還豐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馄饨都有啥口味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這段時間囤貨變成了我們的全民主題,但事實上肉菜囤了,你還得做;方便面囤上,又容易吃膩。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囤一些帶餡兒類的食物,這樣隻要水開一煮就能吃,最關鍵裡面有肉有菜,味道好、營養還豐富。
在囤之前我們先來說說這個叫“馄饨”的東西。馄饨來源于“混沌”,這是東方上古傳說中人們對世界開天辟地之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态的形容。在古人看來,用面皮包裹餡料食物的這種做法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狀态。中國是一個多元文明的聚合體,在因地制宜的食材選擇下,在同一種語言的架構下,形成了很多内容相似名字卻不同的食物,馄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中餐裡馄饨可能是稱呼最多的一種食物了:抄手,雲吞,包面,清湯,扁肉,扁食,肉燕,乃至餃子,這些都是各地對馄饨千奇百怪的叫法。
1、馄饨北方的大馄饨是主食,南方的小馄饨是零食。不過兩者都看重面皮和湯料,皮要薄半透明,湯料要清爽可口。馄饨講究的是趁熱連湯吃,所以上海街頭的夜宵攤裡有柴爿馄饨,形容流動馄饨攤用劈柴加熱煮馄饨,并打着竹闆叫賣的樣子,一聽就覺得那麼熱乎鮮嫩。
思念家的馄饨大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最多的品種,味道不錯,種類也多,關鍵價格便宜,因此我經常用來當做懶得做飯時候的早晚餐。
沈大成也算滬上著名餐飲品牌了,他家的小馄饨和我在上海街頭吃的一樣,比北方的更小巧一點,皮薄餡大,更精緻一點。尤其是鮮肉味很不錯,一口一個小小的,也适合小朋友吃。
2、抄手一說抄手,我們就知道來到了四川。當地把馄饨稱為“抄手”,據說是因為百姓喜歡冬天吃這種熱騰騰的食物,就像兩手抄在懷中取暖;又有說是因為馄饨皮薄易熟,雙手在胸前一抄,一兩分鐘後攤主就能端上桌。既然是在四川,那麼就算在别的地方盡顯清淡的菜肴,在這裡也需要用紅湯、雞油、胡椒等充滿張力的湯頭蘸料來搭配。
沒有這碗紅湯,那麼抄手也就不是抄手了!所以立早記配的紅湯最是能夠襯托出這一碗抄手的美味,可謂一碗知四川!
理想國家的速度餃子以前買過,貴,但真的好吃,無論是選料還是味道都屬上乘。現在發現他家原來也有紅油抄手,可以一試哦。
3、雲吞廣式雲吞,是中國馄饨譜系中最重要的種類之一。“雲吞”兩字看起來頗具詩意,其實用粵語讀一讀,雲吞(wuen tuen)的發音,與吳語裡的“馄饨”一模一樣。很多人說不出雲吞和馄饨哪裡有什麼區别,其實雲吞的面皮裡加了芋頭澱粉,所以會呈現半透明狀,再包裹着手剁上勁,嚴格按照三肥七瘦選料的肉餡,一燙一煮之間,看着比馄饨更多了幾分色氣,這也體現了廣東食不厭精的風氣。
廣州酒家無論是在線下還是線上都是做雲吞的大家,對于老廣來說,早上去廣州酒家來一頓早茶,那可是最最緊要的事情呢。而我那時候也喜歡在各種包點之外,再來一碗雲吞,一頓早茶完全可以當做brunch來吃。
除了雲吞外,雲吞面也算廣式特産了,不僅好吃,而且頂飽啊。不過雲吞面的面可不是一般的面,是竹升面,堿水面,吃起來勁道有韌性,耐煮。
4、肉燕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面皮部分是将魚肉、豬肉,或者兩種肉混在一起,加入番薯澱粉,捶成薄片再曬幹,然後包上肉餡,是獨特的“肉包肉”傑作。
在福州,要想吃到正宗的肉燕,那非同利肉燕莫屬了。始創于清光緒二年的同利肉燕老鋪曆經三朝,傳承五代,已經成了肉燕的代名詞。在福州旅行的時候就親自嘗過,現在也可以網上囤貨啦。
聚春園也是福州做肉燕非常出名的酒家,每一個肉燕都是純手工制作,基本和店裡吃的味道相差無二。
總結疫情當前,且囤且珍惜,讓我們用最充足的糧草,度過最困難的疫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