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首輪核酸,比想象得快。
黃河路聯通大廈下的采集點,是個閑置的公共停車場。昨天傍晚已通知車主清場,連夜搭起了7頂帳篷,能夠滿足7隊市民同時采樣。
采集點内外,地上都貼了黃色的2米警示線,加上周邊“大白”們的疏導,沒有擁擠,井然有序。
老人不必排隊,有一位家屬陪同,會被“大白”直接引導到隊伍最前頭檢測。排隊的其他市民,也對老人表現出必要的禮讓。
這個場面,就叫“扶老攜幼”吧。
西甯的市民,不慌。
這個大型采集點,包括帳篷裡的醫務人員、帳篷外的掃碼人員、場地上的維持秩序人員、一直在噴灑消毒液的人員,目測“大白”得有六七十人。
有位“大白”背後寫着“政協”,有位背後貼着聯通公司的中國結logo。顯然,除了醫務、社區人員,機關、企業的同志們也都來支援了。
上午九點多,氣溫還隻有3度。有位“大白”臉上的面罩已滿是霧氣,他擡擡面罩,松口氣,一旁的同事則擺擺手,示意還是戴好。
偶爾在檢測點入口處,個别人與“大白”為了排隊先後拌個嘴,其他市民并不搭腔起哄,心想咱不能跟這人一樣沒素質。
沒有大聲吆喝,沒有胡亂指揮,每位“大白”都在各司其職——我想,他們彼此間應該并不熟識,隻是昨夜已現場演練磨合了好多遍。
西甯的管理者,不慌。
我們所在位置,好比西甯的“五道口”,是城市面貌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地方。一個點位的見聞,恐怕也不能代表全貌。
我在城中區工作生活過三年半,那是真正的西甯老城區所在地。希望那裡的居民們,也能得到有序的組織和保障。
西甯不慌,我想,源于時間和空間兩個要素:
論時間。算上去年11月,這是西甯市四個主城區第二次全員核酸。上回那麼冷的大冬天都熬過來了,咱高原人沒那麼嬌氣兒,也沒那麼多驕氣。
論空間。上回四個主城區全員核酸,采樣145.4萬人份——西甯,還是個小城市,四個主城區加起來,可能也不到内地一座中心城市的一個建成區的規模。城市體量小,組織動員的難度相對也小。
但,體量小并不意味着組織效率就一定高。沒水平,照樣管不好。
小城善治、西甯不慌,歸根結底,是一種能力和意志的體現。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評論員文章已經說了:我國的抗疫實踐充分證明,“動态清零”符合國情、符合科學、有效可行,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
西甯,繼續穩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