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菲弗的盧西安·弗洛伊德傳記上卷“青春:1922—1968”去年推出,停留在畫家46歲,近日,下卷“聲名:1968—2011”(Bloomsbury)出版。盧西安是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孫,1933年随逃離納粹統治的家庭來到倫敦,這年他10歲。他是20世紀最重要、最迷人也最私人化的藝術家之一。1973年開始,弗洛伊德就在電話上向菲弗口述“我們的小說”,直至2011年去世。這部傳記即以兩人40年來不間斷的深夜通話、藝術家的信件和文書,以及對他家人朋友的訪談為基礎。
弗洛伊德精力過人,日夜工作,交遊廣泛。他深受弗朗西斯·培根的影響,而弗蘭克·奧爾巴赫和大衛·霍克尼則成了他的密友。身邊名流如梭的弗洛伊德個人生活也令人咋舌,留下14個後代。海量的第一手素材,尤其是弗洛伊德生動的口語,讓這部生平故事不同于傳統傳記,而更像混合了日記的長篇報告文學。這是對一個人的生活的叙述,而非批判性的審視,在其中幾乎難覓藝術史的蹤影。
下卷所述的時間段裡,工作狂弗洛伊德在專業方面更上層樓。1974年,海沃德畫廊為他辦了回顧展,承認了他不斷上升的地位,由此提升了他畫作的價格和他的信心。弗洛伊德從不喜歡他的作品被诠釋——“我讨厭神秘化”——但他确實想把人物畫帶到這個題材從未涉足的領域。
1990年代初開始,大衛·道森成為文書助手,弗洛伊德的職業生涯和部分個人生活由此得到極大改善。道森從藝術學校畢業後,就留在弗洛伊德身邊一直陪伴他到去世——盡管有時會被稱為“奴隸”——道森是工作室助理、雜工、園丁、跑腿的,有時還當模特、幫主人遛狗。
弗洛伊德很少接受委托作畫,拒絕過麥當娜、求他畫妻子的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教皇若望二十三世、戴安娜王妃等等。不過,他畫過女王。
自私、被寵壞、極度冷漠,有時還很邪惡的弗洛伊德會逃賭債、賴裁縫的錢……但他能夠激發别人的忠誠。可能他全部的情感和絕望都傾注到他的畫作裡了。也曾做過弗洛伊德模特的大衛·霍克尼稱他的肖像畫本質上是“對觀看的描述”,這本傳記也是。
(編譯/黎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