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高考題)胰高血糖素對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為了驗證“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①,請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設計實驗步驟,預測和解釋實驗應出現的結果,并寫出實驗結論。
(一)實驗材料和用具:
正常實驗小白鼠2隻,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适宜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②,斐林試劑(浙科版本尼迪特試劑)③,注射器,試管,燒杯等。
(二)實驗步驟:
(實驗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給藥,給藥劑量不作實驗設計要求;給藥1小時後,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處穿刺取尿液④)
(三)實驗結果的預測、解釋和結論。
審題關鍵
信息①:此實驗為驗證性實驗,預期結果和結論是确定的。
信息②:提供了兩隻小白鼠、兩種溶液,從而确定應分兩組進行,一組注射生理鹽水,一組注射用生理鹽水配制的适宜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信息③:斐林試劑(本尼迪特試劑)用來檢驗還原糖,需要50~65 ℃溫水浴加熱。
信息④:聯系血糖過高導緻出現糖尿的知識,取尿液的目的是用斐林試劑來驗證尿液中含有還原糖,從而判斷血糖是否升高。
參考答案
(二)實驗步驟:
(1)确定1隻小白鼠為實驗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配制的适宜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隻小白鼠為對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2)将兩支試管分别編号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
(3)給藥1小時後,對兩隻小白鼠膀胱穿刺取尿液,取實驗小白鼠尿液加入1号試管内,取等量的對照小白鼠尿液加入2号試管内。
(4)将兩支試管搖勻後,50~65 ℃溫水浴加熱,待冷卻後,觀察兩支試管溶液顔色的變化。
歸納整合
實驗設計題解題口訣:
先看目的和原理,提示材料與試劑;
構建裝置分步驟,标号定量銘心記。
現象結果寫具體,結論叙述扣目的;
探究實驗需讨論,驗證實驗果唯一。
實驗設計自我檢測:
解釋如下:
1.面對實驗設計題,首先要找到實驗目的,實驗目的在題幹信息中有明顯的關鍵詞,比如,“驗證……”“探究……”“假設……”“……是否……”“判斷……”“如何……”等。一般根據實驗目的可直接判斷出是驗證性實驗還是探究性實驗,這是做實驗設計題的第一步。
2.如何科學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這是解實驗設計題的關鍵。絕大多數實驗題中都給出了材料、用具、試劑等信息,這是很好的提示。比如,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會給出“HCl溶液、NaOH溶液、蒸餾水”等信息,這就提示設計三組,酸性、堿性、中性三組對照。
3.實驗步驟的劃分是最易考查的環節,常見步驟為三步,第一步分組編号、第二步施加變量、第三步培養觀察。
遺傳實驗中,常見步驟:第一步親本雜交,第二步F1自交(或測交),第三步對F2的觀察統計。步驟劃分的技巧是裝置構建的過程或雜交實驗的流程。
比如,在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幼小動物發育的實驗中,第一步應該對三個水槽進行處理,分組、編号、放入等量相同的清水、等量相同的蝌蚪;
第二步是施加變量影響,第一組飼喂含有甲狀腺激素的飼料、第二組飼喂含有甲狀腺激素抑制劑的等量飼料、第三組飼喂等量的普通飼料;
第三步是在相同且适宜的環境條件下培養觀察。從裝置的構建到實驗結果不同的得出過程或從親本雜交開始到最終預期個體的出現過程,其實就是實驗思路,該思路如果清晰地構建出來,則步驟劃分為三步或四步是一目了然的。
4.在分組時一定不要忘記對各組進行編号,如1、2、3或A、B、C等,編号的目的是使思路清晰,後續的步驟便于指代描述。在叙述實驗步驟時,特别是施加變量的步驟,一定要對添加物的用量加以限定,第一組指明用量,後續組用“等量”一詞。
5.實驗結果就是實驗現象,在叙述時一定要寫具體,不能籠統地綜合描述。比如,在探究溫度影響澱粉酶活性的實驗中,用碘液檢測澱粉的分解程度,結果應該是“A組(低溫條件)變藍;B組(适溫條件)無藍色出現;C組(高溫條件)變藍”。而不能綜合叙述為“隻有B組(适溫條件)無藍色出現”。
6.結論的叙述是有規律的,即都是實驗目的或實驗課題或實驗假設語句的變形,将疑問句改為肯定句即可。比如,在驗證性實驗中,目的是“驗證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則結論就對應為“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功能”;
在探究性實驗中,目的是“假設青黴素有抑制細菌繁殖的功能,……驗證假說是否正确”,則結論就對應為“若……,則說明青黴素有抑制細菌繁殖的功能;若……,則說明青黴素沒有抑制細菌繁殖的功能”。
7.最後還要注意驗證性實驗的結果和結論是唯一的,不需要讨論。探究性實驗需要讨論,一個結果對應一個結論,答題模型為“若……,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