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揭秘 蘇轼

大揭秘 蘇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10:25:45

每到中秋,大家必然想起蘇轼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甯九年的密州任上,在中秋之夜大醉的蘇轼懷念起多年未見弟弟蘇轍,寫下了這首詞。唐詩中有上百首中秋詠月詩,但那時的中秋其實是“仲秋”,而非中秋節。我認為蘇轼這首《水調歌頭》可以說是确立中秋節團圓這個内涵的作品,因為雖然安史之亂後唐人望月也開始有了思鄉懷故的内涵,但中秋節作為一個國家全民性節日應當是在宋朝。關于中秋節的具體形成時間,在筆者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讨論,在此不再多加贅述。

大揭秘 蘇轼(多少人誤讀了蘇轼的)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應讀第一聲)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我們對蘇轼的印象一般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的豪放風格,很多人覺得這首詞也是豪放。但我覺得并不能理解為豪放,因為這首詞的風格不是粗犷,而是浪漫。這首詞上阕問天情,下阕問人事,上阕問天帶有屈原天問般的浪漫主義,但蘇轼沒有像屈原一樣對天連續發問,而是通過對月宮太過清冷的否定,轉向寫人間的悲觀離合,最後發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這樣一種美好祝願。

關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很多人忽略了“長久”一詞的含義,簡單的理解為希望人長久的在一起不要分離。如果真的是但願人不要分離,那又何來千裡共婵娟一說?我認為這裡是受到了道家長生觀念的影響,蘇轼雖然并不怎麼相信虛無缥缈的長生,但還是希望人存于世能長久一些,這是一種類似長命百歲般的祝願。況且,在這之前蘇轼已經肯定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種狀态,潛藏在陰晴圓缺之下的是月的恒久,所以此處對應的也應當是人存于世的長久。但是蘇轼是知道人不會長存于世的,于是但願一次也顯得有些傷感。就在

此前一年,蘇轼寫了另一首更加感人的詞《江城子》,那是他懷念陰陽相隔原配夫人所作。

大揭秘 蘇轼(多少人誤讀了蘇轼的)2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在之前一年,蘇轼還寫了一首《沁園春》給弟弟蘇轍,那時蘇轼正在從杭州到密州的路上,仕途失意親人離分,在小旅館中的蘇轼懷念起了當年兄弟倆人初入京城意氣風發時的情景。

孤館燈青,野店雞号,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緻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大揭秘 蘇轼(多少人誤讀了蘇轼的)3

在這首詞的結尾,蘇轼也慶幸自己兄弟倆“身長健”,說明遭遇了一系列的人生坎坷之後,蘇轼的目光更多的轉向了個體的生存狀态。結合“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與“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才能更好的理解“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