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列子中的寓言?作者:李其融《法的門前》是卡夫卡創作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其實是其長篇小說《審判》中牧師向主人公K講述的一個故事,可謂寓言中的寓言因此,即使故事的場景單一,一切情節圍繞一扇大門展開,它依舊留下了豐富的解讀空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出自列子中的寓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李其融《法的門前》是卡夫卡創作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其實是其長篇小說《審判》中牧師向主人公K講述的一個故事,可謂寓言中的寓言。因此,即使故事的場景單一,一切情節圍繞一扇大門展開,它依舊留下了豐富的解讀空間。
最精妙處是開頭乍一看平淡無奇的話:“法的門前站着一個門衛,一個鄉下人走到他的跟前,請求進入法的大門。”仔細打量這句話所構建的故事宇宙,會發現三個奇怪的地方:“法”處在門的後面;一個門衛把守着法的大門;想進法的大門的主人公并非被門衛攔下來,而是主動停下向門衛請求進入。這不由得讓我聯想到布迪厄“符号暴力”理論。例如《紅與黑》中的于連能把整本《聖經》背下來,因為當他背完之後,他就不再是一個木匠的兒子,而擁有了成為教士、實現階級流動的可能(至少他主觀上這麼認為)。《聖經》作為一種象征性的符号權力,或多或少體現出教會對平民的“控制”,卻被平民主動轉化為自我成就的途徑。就像《法的門前》提到,主人公早先就已認定法的大門會随時朝每個人敞開,他卻仍主動停下向門衛請求進入,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自我馴服?
鄉下人想進入法的大門,要先對自己的動機達成自洽,即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麼,這個目标之于他的意義為何。如果他不能進去,應會自然而然地詢問原因,以作出相應的應對。而這個鄉下人在自己的請求遭到拒絕後,僅僅詢問“以後能否進去”,即使門衛隻給出一個不明确的回答,他也決定義無反顧地等下去,就這樣苦等一生,直至死亡。對權力的盲目服從已經烙印在鄉下人的骨髓之中,他既沒有自行通過大門,也沒有打道回府,而是理所當然地等待下去,直到臨死前在門衛的詢問下才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除了我以外就沒有其他人要求進去”。
再聯系卡夫卡所處的時代,當時的奧匈帝國王室與貴族将立法權與司法權盡收囊中,法律淪為統治階層維護自身利益、壓制平民的工具,而平民在此過程中自發地乖順起來。沿着這個思路,我們不妨将這個寓言中的“門”理解為強權所帶來的壁壘。門衛在開頭時回答“可以進去,但現在不行”,在最後又說“這扇門隻為你而開,除了你之外沒人能進去”,而至于究竟何時才能放鄉下人進去、為何安排門衛守門、誰安排門衛守門、門後究竟是什麼、這套規則是否合理等問題,主人公和讀者都無從得知,因為門衛沒有透露(抑或他自己也不知道),鄉下人也不曾問過。這便是權力與等級秩序的吊詭之處,明明鄉下人認為法的大門随時對任何人敞開,明明門衛說這扇門隻為他而開,他卻莫名地在等待中耗盡一生。一如《審判》中神父對K說“如果你來,法院就接待你;如果你要走,法院就允許你離去”,而最後K還是被處死了,盡管他連自己犯了什麼罪都不明白。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主人公為達成某一目标而作出的努力常常是徒勞的、荒謬的、無意義的,甚至可以說,結局早在他們作出努力時就已注定,因為他們的行為與目标之間存在巨大的悖謬。卡夫卡常常描寫一種追求存在和意義所帶來的孤獨、痛苦和折磨,而他筆下的主人公隻有通過死亡才能得到救贖。
《法的門前》主人公的初衷是要進入法的大門,追尋“法”,卻在被門衛長久地阻攔後,試圖賄賂他(違背法律的手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假使他賄賂成功而得以通過這扇門,那追尋“法”之于他的意義也就消解了。而在賄賂失敗後,他開始抱怨命運,甚至拜托門衛身上的跳蚤幫忙說情。在主人公的行為邏輯裡,最初的“追尋法”逐漸變成了“請求門衛讓我通過法的大門”,“法”之于他的意義仍是越來越缥缈了。
“法”本是無實體的,現在卻好像化身成了門衛。但事實上,這個門衛也無從得知“法”的面貌,因為他曾經對鄉下人說過:“如果你這麼想進去,那你大可試試不顧我的禁止。不過你得注意,我的權力很大,而我還隻是級别最低的門衛。裡面每一道門都有一個門衛守着,他們的權力一個比一個大。僅僅是第三個門衛的注視就讓我覺得難以承受了。”
至此,我們不禁要進一步追問:處于這重重大門背後的真的是“法”嗎?牧師說完故事後,還對K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必把他的每句話都作為真理來接受,隻需當成必然的東西來接受。K回答道:真可悲,生生把謊言說成了普遍規則。或許,鄉下人所追尋的目标原本就是一場謊言、一場虛無。
這個寓言中的寓言,意味深長。(李其融)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