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夏天來了,校園的春天已經收藏起來”,配圖是一張張精心制作幹花作品。近日,北京市育英學校小學科學教研組組長徐娟發的一條微信朋友圈引來了衆多點贊。5月18日,徐娟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學生目前都居家學習,為了讓孩子們返校後能第一時間欣賞到校園裡不同植物最美的樣子,該校三名小學科學老師制作了近百件植物标本。
大濱菊花朵标本。受訪者供圖
“我們學校的動植物資源都很豐富,統計在冊的植物資源就有210多種,昆蟲也有200多種。”徐娟說,學校一直堅持環境育人的教育理念,科學課程也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教學設計,同時還設計了各種項目和活動,比如小初高聯合參與的生物多樣性課程,根據不同年級設計的采摘山楂、柿子等活動,我為學校動植物代言,等等。
四月中旬,學校的科學課程正好講述《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徐娟告訴記者,此次制作植物标本也源于課程單元學習的需要。“今年4月中下旬隻是幾個學生在做标本,然後認識植物的莖、葉、花等結構。”徐娟表示,沒過多久,學生全部居家學習,科學組的老師看到這種情況,就搜集了很多植物,想做成幹花給孩子們,用這樣的方式把春天“收藏”起來,等他們返校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學校漂亮的花花草草了。
康乃馨标本。受訪者供圖
搜集不同的植物、購買押花器、制作幹花再放到相框裡……三位科學老師忙碌了起來。“不同植物的花期不同,我們就經常在校園裡轉轉,有合适的就做成幹花。”徐娟告訴記者,有的标本有花有葉,有的标本帶着果實,有的标本則是葉子剛剛露出,截至目前,已經制作了近百個植物标本。
在徐娟看來,日常學習中,學生們其實已經儲備了不少相關知識,但可能整體的科學體系尚未搭建起來,甚至對有些知識的理解有偏差,“所以學習科學課一定要多動手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很容易糾正自己的錯誤,在有趣的探索中獲得新的知識。”
居家學習期間,孩子們要如何進行科學教育?徐娟表示,科學知識不僅在書本中,也在生活環境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大家都可以多觀察身邊的各種植物。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也要多鼓勵學生提問,别管問題有多發散、多天馬行空,隻要引導他們提出問題再想辦法解決問題,那他們就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取新的知識,而且很有成就感。”
猬實标本。受訪者供圖
桔梗标本。受訪者供圖
葉子花标本。受訪者供圖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