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南甸鎮解家町村村民吳文波在喂食鴕鳥。 王天譯 攝
平山縣南甸鎮解家町村村民吳文波在喂食鴕鳥。 王天譯 攝
中新網石家莊3月17日電(記者 王天譯)“每隻鴕鳥10個月左右能長到90公斤,售價2400元以上,除去各種成本,利潤在千元左右。”談起養殖鴕鳥的經濟效益,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村民張永傑不假思索。
劉福辰博士(左一)在加拿大考察鴕鳥養殖。受訪者供圖
今年33歲的張永傑是平山縣南甸鎮雁子頭村村民,2012年,不甘在家種田的他來到石家莊市尋找商機,意外接觸到了鴕鳥養殖。“主要飼料是花生糠和菜葉,隻打一次預防針,而且極易适應環境。”張永傑說,抱着試試看的心态,他帶回了96隻雛鳥。
由于初次養殖,張永傑的雛鳥死了30多隻,即便這樣,這批鴕鳥還是給他帶來了4萬多元的收益,第二年,他把養殖規模擴大到了450隻,第三年1150隻。這個原本隻在動物園才能看到的動物,突然成了農戶飼養的家禽,而且還能掙錢,一時間,張永傑名聲大噪,慕名而來的村民絡繹不絕。
“到現在,僅在我們南甸鎮,養殖鴕鳥的農戶就有37戶,我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經驗,采用統一的養殖模式,不僅鴕鳥的成活率越來越高,抗風險能力也越來越強,效益越來越好。”張永傑說。
南甸鎮解家町村村民吳文波一家7口人的收入主要靠種田,生活困難。在學習了張永傑的緻富經驗後,他借錢買來了100多隻鴕鳥,當年見到了收益,“現在我從當地農商行貸了款,養了300多隻鴕鳥。”吳文波說,他對今後的生活信心滿滿。
吳文波和衆多鴕鳥養殖戶的成功,離不開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劉福辰的支持。
今年54歲的劉福辰是石家莊市贊皇縣人,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專業,長期在獸藥和動物飼料領域搞科研、生産,曾獲得河北省十佳傑出青年、石家莊市勞動模範等諸多榮譽。
“2003年,保定市一位鴕鳥養殖戶找到我,當時,因為鴕鳥孵化率低、成活率低,養殖成本居高不下,瀕臨破産。”劉福辰說,那是他第一次接觸鴕鳥養殖,為了幫助養殖戶,他開始研究鴕鳥習性及養殖技術。
這一研究,劉福辰發現,這個原産南非的物種,渾身都是“寶”。“鴕鳥肉為紅色,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并含有人體必需的21種氨基酸,肉質鮮美,營養價值媲美牛肉;鴕鳥全身羽毛為絨毛,且不帶靜電,是一些高檔服飾原料,亦可用于擦拭高級精密儀器。”劉福辰說,鴕鳥皮和鳄魚皮、蜥蜴皮、蟒蛇皮等被共同列為稀有皮具,在歐美地區廣受歡迎,也是高檔皮包的原料之一。
此後,劉福辰開始将工作的重點放到鴕鳥養殖技術的改良上,并在石家莊地區開辟了總面積2000多畝的鴕鳥養殖基地。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将鴕鳥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提高到了90%以上,并申請了鴕鳥專用育肥料的國家專利。
“鴕鳥的抗病力極強,經過品種改良後,鴕鳥的一生隻需要防疫一次,飼養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主要以花生糠和青菜葉為主,而且在40℃至-30℃的環境下均可露天飼養,飼養成本低,肉品綠色環保。”劉福辰說。
劉福辰告訴記者,經過多年培育、改良,他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産品銷路也越來越廣,“每年出口香港數十噸‘鴕鳥扒’,鴕鳥皮銷往歐美日韓,鴕鳥毛做成的撣子幾乎在全美的沃爾瑪超市都有銷售。”
劉福辰說,随着“鴕鳥經濟”的市場不斷擴大,來自全國各地的養殖戶也開始慕名而來,他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養殖技術傾囊相授。十幾年來,由他培育出來的鴕鳥已經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飼養數量100隻以上的規模化養殖戶600多戶,戶均年增收9萬餘元。
“很多扶貧工作組的同志找我考察鴕鳥養殖,實施鴕鳥養殖扶貧。”劉福辰說,面對貧困戶,他不僅給予長期的技術指導,而且簽訂保價收購合同,确保貧困戶能夠增收、脫貧。(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