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恺曾說人欲有五:『 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 』。可以說,審美,乃是生命品質的一部分,迷于名利、與世沉浮的人,心裡自然沒有『天光雲影』。他們的大病就是生命的枯竭,而而有生命力的生活即是一個對美順從的過程,它随時而動,亦可随時而靜,但始終以美為中心。正如宋人郭熙所言:『 春山豔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一身無事,四季都是良辰。
審美,是看待事物的眼光。『岸花飛送客,牆燕語留人』,『花』與『燕』本是無情物,但因人的『遷想妙得』,仿佛擁有了和你一般的心性,開始與人招呼,綻放出萬千意态。當你如此用心的欣賞這個世界時,世界便和你有關了。此刻,人已不再是世間之主宰,物也不必依價值高下而擇取,天地有情,皆足可觀。詩人說得好:『隻有在你生命美麗的時候,世界才是美麗的』。
精于審美之人,往往有獨立的人格,『他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知道擺脫;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執着。』一件古物放在眼前,有的人看重的是經濟價值,其缺乏獨立審美的思辨,故無法擺脫對材質、名款等世俗标準的盲從。而真正的藝術欣賞者,則對此輕而視之,他們會以審美的眼光執着推敲,找到這件古物在藝術長河中的位置。于是,他們也在這混沌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知音不在千杯酒,一盞空茶也醉人』。直抵人心的藝術品,何須以繁冗的外表為誇飾,簡單洗煉,天然沖夷,才更顯出動人神韻。這不也正是古代燕賢雅士的人格之美嗎?觀異木怪石,抱樸生姿,脫然有勢;品光素雅器,行道至簡,妙造空靈;賞竹木雕刻,運腕成風,立就神韻……古代文人與工匠的會心巧作,凝詩成物,創造出了一片美麗新世界。清心滌煩,格物緻知。
這審美品味是常年累月在環境的熏陶下培養而成的。
百年前,蔡元培《美育實施的方法》就談到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巨大影響:“我們要作徹底的(美學)教育,就要着眼最早的一步。”
“公立胎教院是給孕婦住的,要設在風景佳勝的地方,不為都市中渾濁的空氣、紛擾的習慣所感染。建築的形式要勻稱,要玲珑……四面都是庭院有廣場,可以散步,可以作輕便的運動,可以賞月觀星。……院内成人的言語與動作,都要有适當的音調态度,可以作兒童的模範。就是衣飾,也要有一種優美的表示。”
——蔡元培《美育實施的方法》
所謂審美,必是先“審”而後“美”。隻要你對周圍的事物還有知覺、還有看法,就一定會形成你的審美觀。我們認識的精神、志向、動作和終日所處的環境,大有關聯。
一個人不懂審美,可以容忍自己衣着邋遢,自己的房間雜亂無章;一個社會不懂審美,就會髒亂差,建築街道不美,整個城市也不會有韻味。
攝影 | 仇國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