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

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30 22:59:26

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通常來說,“飯圈”會圍繞某位明星或偶像組合形成虛拟社群,建立常态化聯系,為“愛豆”打榜、購買産品、制造話題、線下衆籌以及組織見面會等活動,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職業粉絲是如何練成的)1

直播圈粉需要什麼話術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通常來說,“飯圈”會圍繞某位明星或偶像組合形成虛拟社群,建立常态化聯系,為“愛豆”打榜、購買産品、制造話題、線下衆籌以及組織見面會等活動。

也有人将追星行為與收入挂鈎,這些人就是“職業粉絲”,通常在“飯圈”中被稱為“脂粉”。讓整個“飯圈”的追星動作“整齊劃一”“指哪兒打哪兒”,這些“脂粉”“功不可沒”。裹挾在資本運作和平台控制之下的“脂粉”,究竟在“飯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賺錢跑路”的“站姐”

“指哪兒打哪兒”的“脂粉”

付女士是國内某一線流量男藝人的忠實粉絲,已追星七八年,對各家“愛豆”的“飯圈”新聞都有所耳聞。讓她印象最深刻的“飯圈”大事,莫過于某位偶像知名“站姐”的“跑路”:“站姐”管理的後援會以代買專輯為由收取粉絲的錢款,粉絲不但沒等到專輯,連“站姐”的人影都沒見到,錢當然也沒退回來。付女士介紹,圈内曾廣泛流傳“站姐”用這筆“專輯經費”買了别墅。

所謂 “站姐”“後援會”,分别是粉絲經濟中“意見領袖”“社群”的代名詞。實際上,除了那些有時間、懂技術,能真金白銀砸錢的“大粉”,還有一些僅把“追星”作為職業的人,這些人中甚至會有部分直接受雇于藝人經紀公司。這種将追星行為與收入挂鈎的人就是職業粉絲,通常在“飯圈”中被稱為“脂粉”。

除了在經濟上與普通的個體粉絲打交道外,“脂粉”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借助專業能力和公司資源,在“飯圈”中做到“一呼百應”。付女士認為,“脂粉”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水軍”的角色,年紀較小的粉絲很容易被“水軍”引導的輿論所操控,“他們會被教一些‘飯圈’規矩,很容易被‘飯圈’的氣氛裹挾,‘指哪兒打哪兒’。”

“脂粉”之間分層級

會攀比對明星的溺愛程度

魏女士曾以“個體戶”的身份參與運營國内某一線藝人的“個站”,也就是線上粉絲組織,站内粉絲數量最多時有近百萬。在微博上不難發現,一線明星百萬以上規模的“個站”并不少見。

魏女士透露,明星工作室是否與“脂粉”合作,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也是能夠分辨出來的:一個粉圈内,在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欲望的前提下,如果仍能看到整齊劃一的“動作”,則大概率都有“脂粉”在指導。“哪怕是網友之間自然的罵戰,一來一回就差不太多了;如果幾次三番地都能夠提出新的罵戰的論點,發起一輪又一輪攻擊,背後大概率是有人在幫他們想這個點,不然粉群基于自己的邏輯常識進行反駁之後很容易發散開來,不太會一直聚焦。”

據網絡上的不完全統計,受雇于公司的“脂粉”在工作中的常見操作有:整頓“飯圈”秩序、引導粉絲風向、帶領粉絲下場、為藝人産出飯制物料等。

魏女士觀察,“脂粉”或者某些“大粉”之所以能達到輿論引導的目的、受到粉群的擁護,并不是因為他們輸出了某種正确的觀點,而是源于他們迎合了很多粉絲心理上的空虛——“脂粉”基于明星的特點,放大粉絲在其身上的期望值,塑造、激發粉絲對明星的憐愛,進而形成更深度的溺愛。“大家會攀比的,會顯示自己對明星的喜愛,這種喜愛一方面表現為對他(她)的盲目吹捧和崇拜,還可能出現一些極端的維護,這樣會使得一些批評的聲音很難存在。”

“脂粉”的作用:

圈内“洗腦”“固粉”,圈外“出征”“引戰”

對不少偶像藝人來說,粉絲流量極其重要,它在彰顯熱度的同時,更是明星商業化的重要考量指标。為此,一些經紀公司通過“脂粉”的運營、維護,平衡好粉絲與藝人間的關系,甚至不惜對粉絲從偶像效應到情感認同再到精神控制,比如不得有“牆頭”,也就是對其他藝人有所喜愛,再比如隻有“氪金”才是真愛、必須大量重複購買同一張專輯……最終将粉絲轉化成實打實的“粉絲經濟”,以此獲得經濟效益。

“飯圈”内部種種定義粉絲層級和忠誠度的儀式或行為準則,讓曾經渴望開心“追星”的付女士倍感心累。“我一度深入過,然後發現太複雜了,趕緊抽身了。最讨厭的事情就是被道德綁架,我一個可以自己獨立思考的人,還要被别人‘教育’我應該在社交平台上說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付女士希望自己不管作為誰的粉絲,都能以普通觀衆的身份客觀地評論一個文藝作品。

對粉絲内部,“脂粉”的工作多表現為“洗腦”“固粉”;而對外部、其他藝人的粉圈,他們的工作則是“引戰”、擴大藝人和組織的影響力。魏女士分析,控評、讓粉絲為了明星罵人,都是“綁架”粉絲的規則、提升粉圈忠誠度的手段。“很多粉絲其實并不是真的樂此不疲,也不是真的毫無察覺,隻是無可奈何。”

“脂粉”之外

還有“誰”在綁架粉絲?

對于粉絲個體常被“綁架”的“飯圈”現狀,在演藝行業從事藝人經紀工作的牟女士認為,除了“脂粉”外,還有平台機制、資本操控等多重因素影響着粉絲的情緒和行為。

沒有哪個粉絲在進入粉圈的初始不抱着一份快樂“追星”的心态,但“飯圈”文化在逐漸的發展和變化中,衍生出對偶像不限于品牌數據、社交平台KPI、各類層出不窮的榜單排名等要求,“都在讓這個圈變成一個漩渦,然後你進去了,想出來發現還不太行。因為人是天生有從衆心理的,當所有人都在不停重複說一件事、做一件事,你的耳邊太嘈雜了,什麼都聽不到,你隻能被裹挾着往前走,然後機械重複地做同一件事。”

日前,中央網信辦深入清理涉粉絲群體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目前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号4000餘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餘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此外,中央網信辦督促網站平台通過取消誘導粉絲應援打榜的産品功能等方式,強化榜單、群圈等重點環節管理。

如何讓“飯圈”走出怪圈,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态圈?尚處在規模化發展快車道上的中國偶像産業如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洪濤建議,一要規範資本市場,遏制娛樂經濟在失序中野蠻生長,尤其是資本熱錢對于偶像經濟的掌控,偶像的産出應該有一套符合中國國情、中國審美和中國價值取向的成熟完整的偶像生産機制;二要敦促演藝人士樹立正确的職業觀,一個真正的偶像一定是有藝術造詣、人格修養、優秀作品的人;三要呼籲青年人理性追星,針對粉絲的一些情緒化和不理智行為,要呼籲社會、家庭、學校和演藝行業共同努力,規避“飯圈”消極影響,淨化娛樂生态。

記者/韓雪瑩 李行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