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可以被理解為自由職業,但好像又超越了自由職業的範疇。
據權威調查,靈活就業總體人群高達2億多,同期全G總有效勞動力8億多,靈活就業群體,已經占到了總勞動群體的25%!
在靈活就業群體中,收入高低,勞動強度大小,技能要求水準等維度都呈現出較大差異。
有關機構通過崗位平均收入和活躍度為關鍵指标,排列出了靈活就業的主要熱門崗位。
其中吸納人數最多的靈活就業群體屬于兩大類,第一類是産品銷售型。第二類是技能輸出型。
調研表明,有五種靈活職業平均月薪超8000,其薪資排名如下:
第一名:銷售(包括個人微商和個人直播電商)
第二名:個體工商戶
第三名:視頻編輯(含視頻後期特效等)
第四名:外賣送餐員和快遞員
第五名:文創設計(含網絡小說寫手,ps,代做PPT等)
上述收入排名前五的崗位,平均月薪8700,這個收入水平已經遠高于大部分地區的3500—5500區間的平均薪資水平。
在實際崗位競争中,上述前五名的崗位競争性也是其他靈活就業崗位中競争性最強的。
———————————————
上述前五名的靈活崗位,其實就很清晰地折射出當前就業市場中最缺的人才,最缺的素質和職場人最缺的能力。這些勞動力市場上本來就稀缺的東西,不僅能助力掌握這些素質的人靈活拿高薪,而且能夠助力非靈活就業人員在固定單位提高自己的競争實力,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職場,靈活就業的門路會越來越廣,門類會越來越多,吸納的就業人口也會越來越多。
靈活就業必然成為就業市場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就業形式。
想要在未來的靈活就業市場全職拿高薪,或者兼職拿高薪,就需要今天的職場人從現在開始,培育或者訓練自己的四大新的能力。
靈活拿高薪需要的第一個新能力:把自己變成一個U盤
U盤,是一個獨立的數據空間,但是這個獨立的數據空間可以在任何電腦上輸入或者輸出數據。
把自己變成一個U盤,其實就是讓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闆塊化,系統化,具有可遷移性。
比如想當一個視頻剪輯師,那得紮下心的系統學習影視知識,編導思維,剪輯語言,視頻軟件,美學知識,色彩學知識,傳播心理學等等。
一個能掙錢的剪輯師,絕對不是靠幾個簡單的鏡頭拼接就能接單拿活兒的職業。
隻有那種花費較長時間,系統掌握某一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可遷移的U盤。
隻有當勞動者系統地掌握專門技能的時候,技能才能變現,而那些低層次的,破碎的,片面的,玩票性質的傻瓜技能,在今天估計還能混口飯吃,想要在未來的靈活就業市場找錢,可能就是個跳梁小醜了!
醫生其實就是一個U盤,他們系統掌握的醫療知識,可以遷移到任何醫院,任何平台,甚至可以單幹。
律師也是一個U盤,他們的專業知識是可以遷移到任何平台,服務于任何人的。
在未來的求職市場,一個足夠厚重,經驗足夠豐富,數據量足夠大的U盤,将有許多變現的可能和變現的空間。隻要自己有時間,掙錢,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靈活拿高薪需要的第二個新能力:把自己變成網上百靈鳥
網絡,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浏覽信息,獲取咨詢的空間,而是未來勞動者的就業空間,也是生存空間,還是賺錢發财的空間。
人在哪裡,資源就湧向哪裡,機會也就出現在哪裡,金錢也就會紮堆到哪裡。
就目前全球超40億的網民來看,學會網上安家和網上生存已經是未來靈活就業的前置條件。
現實中的百靈鳥讨人喜歡,網上的百靈鳥能彙聚流量,帶來收益。
現在上網的人很多,但是在網上有持續吸引力和号召力的人并不多。
網上的百靈鳥需要兩種基本素質:
(1)必須得說人話。未來的網絡表達,越有思辨意味,越理性全面,越有同理心,越有人情味,越受人喜歡,越能得到長久可持續的擁趸。
(2)必須得有網感。說人話,是忌諱八股式的表達,忌諱生硬地說教。而網感就是更高級的東西了。每個人的網感都不一樣,但是好的網感都有共性特征。——這就好比笑點,同樣一個笑話,有一部分聽到後笑得前仰後合,而另一部分人聽到後表示完全無感。但是有一類笑話,會讓所有人或者絕大部分人都發笑。
優秀的網感有四個鮮明特征:
第一,始終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
第二,話語體系緊跟時代,同時又不油腔滑調。
第三,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可戲谑,可思辨,可深沉,可以幹貨滿滿,也可以逗哏多多。
第四,有鮮明的人設特征。而且人設的基礎是真實的,實在的,就像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重視形象,重視信譽一樣重視自己的網上人設。
成了網上百靈鳥,就算在網上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礎,有了基礎,幹什麼都有了依托。
比如講課,出書,撰文,搞策劃,做方案,代做ppt,職業咨詢,心理咨詢,法律顧問。等等,絕大部分的文創類專職兼職的活計,都可以在網上實現接單,幹貨,驗貨,支付一站式完成。
靈活拿高薪需要的第三個新能力:把自己變成虛拟和實體之間的管道人才
在未來,很可能虛拟與實體之間的界限會模糊。
但人作為有機生物,最終還是會生活在現實世界的。既然生活在現實世界,那也就意味着我們的精神消費會大部分遷移到網上去完成,而物質消費必将持續在現實世界完成。
基于上述基本邏輯框架,所以将來一定需要一種能力或者機制,來溝通虛拟和實體之間的通路。
——這種通路,其實就是虛拟和實體之間的管道。
在今天這個世界,一個人一輩子不與網絡接觸,生存得很好也是可以的。
但在二十年後,一個人如果想一輩子不與網絡接觸,其實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未來的教育,醫療,購物,娛樂,很多剛需性的消費和生産都在網上完成,但現實的世界又不可能抛棄。
所以,未來溝通現實與虛拟之間的通道型人才一定非常吃香。
比如今天的外賣送餐員,快遞員,從本質上來看,他們就屬于溝通虛拟與現實,讓物質在線上與線下實現互通和交換的管道型人才。隻不過他們還是比較低端和初級的管道型人才而已。
在未來,虛拟世界中各行各業競争呈現“紅海”,在現實的世界中各行各業實體的競争其實也是“紅海”。唯一的藍海其實就是溝通虛拟現實之間的“管道”部分。——具體管道部分會産生哪些時髦的崗位,現在還無法精準預測,不過類似于可以操控無人機穿梭在大街小巷運輸各類物資的工種崗位一定不會缺席!
到時候,能力過硬的人,可能一邊在網上兼職着一檔音頻解說節目,一邊操控着無人機穿梭在大街小巷送花送蛋糕,一個腦袋,一個人,兩隻手都不閑着,在同一段時間内,打兩份工,拿兩份薪水。——聽起來很科幻,其實這就是一步步正在實現的現實!
靈活拿高薪需要的第四個新能力:把冗繁複雜進行極簡化
想要在未來職場靈活拿高薪,成為打工新貴,其難度可能遠超今天。因為未來不是信息流的時代,而是信息海的時代。
高速網絡時代還在繼續叠代,5G,6G,7G,可能都在未來15年左右就變成現實了。
高速網絡加持萬物互聯,其結果就是讓現有的知識體系迅速崩解。因為萬物互聯後,每一個物件都是一個獨立的流量器和知識生産體系。
天量的知識體系被量子超級計算中心賦能,估計平均每隔30天,全球的知識信息總量就翻一倍了!
頭腦的接受能力慢半拍,時代可能已經超越了你幾萬裡。
越是在這種信息冗雜帶來的心煩氣躁和無所适從的環境中,越稀缺一種化繁為簡的能力。
化繁為簡的本質,其實很簡單,隻需三招:
(1)形式上返璞歸真。營造一種遺忘已久的感覺,讓人們回到傳統的儀式感中去。所以,未來策劃春節活動,策劃端午節活動,組織清明節活動的人會獲取到豐厚的服務回報。
(2)信息上的去僞存真。所以,以後用曆史解讀人生,從古籍中尋找智慧,從經典中撥開現實迷霧,用古人的智慧引發新思潮的人一定吃香。孔子式的學究人才可能重開新的國學講堂,由此獲得巨大的文化信仰流量。
(3)商業上的新舊嫁接。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流行總是循環的輪回。無論世界怎麼發展怎麼辦,人的核心欲望和關鍵需求其實也就那幾樣。所以,當現代流行到達頂峰的時候,一定就是古典流行的時候。未來的古典應該叫新古典。就是把傳統和當下特征有機融合,成為新品。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長期文化的積澱積累,每一個要點,都蘊含了無數發财緻富的商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