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餓了麼合作的消息一出,是否意味着抖音外賣的業務夭折?雙方合作是為了能夠與美團抗衡嗎,還是另有深意?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他的觀點,歡迎感興趣的夥伴們閱讀~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長。
8月19日,本地生活領域一條重磅消息發布。
抖音和餓了麼官宣合作,基于雙方在流量、内容、商家、産品、服務等領域的攜手,緻力打造即看、即點、即達的本地生活服務體驗。
這就意味着,以後你躺在床上刷抖音,不用切換app,也能叫外賣了。
01 抖音外賣夭折了嗎?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眼,村長先想到的就是之前讨論很火的抖音外賣。抖音外賣内測,這次打美團!
之前抖音外賣宣布小範圍試水,注冊了商标、上線了小程序。
但是時隔一年了,我們還沒有見到抖音外賣相關入口和服務。
所以這是不是某種程度上意味着,抖音外賣的難産呢?
抖音盡管有着6億的日活,但是面對這麼多的産品線,以及用戶的内容消費需求,外賣業務并非那麼容易就做起來的。
02 與餓了麼互補這次餓了麼與抖音的合作,雙方都不吃虧,各自彌補了短闆,但是最終能不能做成,還是要看自身實力的。
餓了麼在本地生活領域,一直被美團打壓着。
這次和抖音聯手,一方面能夠獲取更多的流量來源,另一方面能夠更加精準的提升客群。
而對抖音來說,再造一個外賣平台挺難的,投入的成本太高了。
商家、消費者、配送方等等,都是巨大的挑戰。
而餓了麼的接入,在商家入抖方面就變得很自然了,對于用戶的服務也更加多元了。
從之前隻能團購買券到線下配送上門,用戶的消費體驗和轉化更好了。
說實話,對于抖音來說,做外賣可能做個三五年的規模還不如餓了麼接入的一兩個月。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于雙方在合作上的深度,如果僅僅是開了一個小程序,和創作者的賬号、商品帶貨、直播帶貨等場景沒有深度融合,效果不見得有多好。
03 你以為的抖音要打美團?許多人以為這次抖音和餓了麼的合作,目的在于打美團,其實非也。
對于餓了麼來說,獲取更多的流量,意在美團。
但是對于抖音來說,其意在微信。
各位有沒有發現,在微信的服務入口中,有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入口。
而抖音呢?
意識到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再造一個外賣平台,所以可以肯定,後續除了餓了麼,還會有其他産品加入抖音的服務陣營。
比如微信裡面的用戶出行是騰訊、同程,那麼抖音有沒有可能接入去哪兒?攜程呢?
尤其是抖音旅行的闆塊一直很豐富,用戶出行、住宿、美食等需求也很高。
所以同樣的都是小程序,抖音希望打造的是一體化的内容、服務平台,把用戶留下來。
04 抖音能打微信嗎?抖音号相當于公衆号/視頻号/朋友圈,抖音電商相當于京東、拼多多,抖音支付約等于微信支付,除此外,還有抖音的私聊、群聊、旅遊、外賣、搜索、熱榜等等。
抖音的野心的确不小,以前叫百度互聯網,後來是微信互聯網,現在的抖音想打造抖音互聯網。
把用戶社交、閱讀、觀影、衣食住行等全部包攬了,讓用戶留下來。
甚至現在的抖音曝光、宣發優勢超過了微博。
但是抖音這樣真的能行嗎?
村長并不看好,就行支付寶想把用戶所有的生活服務都包含進去,但是用戶就是想用它付個款。
抖音和微信相比,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其必要性。
在微信上可以沒有公衆号、視頻号,但不能沒有私聊、群聊以及各種工作、商務的對接,這是必要性的。
但是抖音不行,大家打開抖音是為了娛樂,不是打開抖音去找誰聊天、對接工作。
隻要抖音以内容為主來打造,那抖音就很難和微信抗争,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抖音互聯網。
所以,我個人認為,字節也好、抖音也罷,想要成為或者超越微信,還是得繼續做新的APP,也許某一天新的社交方式産生,抖音就有機會。
對于抖音來說,現在和微信相比,在替代性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專欄作家
十裡村,十裡村(shilipxl),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