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康成都官微通報,截至11月7日18時,成都市本次疫情累計報告1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診病例,2例無症狀感染者。
因新冠肺炎病毒能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在日常的自我防護中,市民需要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出門時需要佩戴合格口罩,回家後要洗手消毒。
而封閉性較強的轎廂電梯尤其需要重視。媒體曾經多次報道因感染者搭乘電梯時未佩戴口罩、接觸電梯按鈕等原因,導緻新冠肺炎傳播的案例。如2020年11月,天津一感染鍊就是電梯引發的。一名感染者未佩戴口罩,在電梯裡咳嗽,不到2分鐘後,鄰居一家三口進入電梯,被感染。
天津曾發生乘坐電梯感染的案例
案例一:
電梯咳嗽 緻鄰居一家三口被感染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2020年11月,天津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接連出現8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一時間引發大量關注,據該小區病毒追溯結果,視頻調查發現,第一例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王某,在電梯内并未佩戴口罩,并出現咳嗽、打噴嚏的情況。
1分55秒後,鄰居康某一家三口走進了電梯。
咳嗽會産生飛沫,飛沫長時間在空氣裡面會沉降,但是1分多鐘飛沫是沉降不下去的,這麼短的時間康某一家進入到電梯之後,裡面會有可能存在的氣溶膠和沒有沉降的飛沫,造成了康某一家的感染。
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康某進入電梯也沒有佩戴口罩,如果佩戴好口罩,其被感染的概率就會降低。
同時,在該小區另一棟樓,也出現了4名感染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因王某曾去工友家串門,在電梯裡仍然沒有佩戴口罩,且咳嗽、打噴嚏,而另一棟樓的申某到王某工友所在樓串門,搭乘電梯導緻感染。
據檢測,9号樓的電梯物表采樣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而且是多點位的陽性。
案例二:
沒出省、沒密接 機場工作人員因電梯扶手被感染
2021年7月,因省外新冠疫情傳染鍊,成都市新增5例本土确診病例,其中一個關聯病例,為沒有密接、沒有出省的天府機場航站樓工作人員。
據媒體報道,最先确診的一家三口7月25日乘飛機降落在天府機場,下飛機後,直接出機場,打車回家了。在機場沿途走過的時間,隻有10分鐘左右。
監控顯示,7月25日晚8時35分,下飛機的乘客陸續路過一段水平電動扶梯。确診的一家三口中,男孩出現在扶梯上,他跑在前面,沒戴口罩,正在扶梯入口處等待後面走來的家人,而他的一隻手,正握在右手邊的扶手上。“屏幕裡還出現一聲輕微的咳嗽。”
幾秒鐘後,家長趕上來,帶着小男孩匆匆走出機場。人群陸續散去,經過的人沒有人再次摸過那段扶手。一直到當晚10時20分左右,當天負責安全巡邏的兩位機場工作人員走過那段路,踏上水平電動扶梯後,被感染的工作人員不自覺地把手放在了右邊的扶手上。
“這也證實德爾塔病毒傳播能力更強,以及機場等重點場所存在防控盲區。”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四川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祝小平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這次“破案”發現電動扶梯存在消殺盲點,尤其是電動扶手不斷移動,人工消殺很難不留死角,容易留下隐患。
案例三:
台灣同棟大樓兩戶鄰居感染 因電梯按鈕被污染
據台灣媒體報道,2021年7月,在鳳山市某一大樓的群體感染中,住在三樓和七樓的兩戶人家彼此不相識,也沒有直接接觸,卻在同一時間發生新冠病毒的感染,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某一戶人家的成員按了被病毒污染的電梯按鈕,又接觸了口鼻導緻傳染發生。
據媒體報道,近來有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患者使用的電梯中,電梯按鈕存在有新冠病毒的幾率達43%,如果有人按了被病毒污染的電梯按鈕,而後不久又用手拿東西吃或揉眼睛、挖鼻孔,病毒就有機會侵入眼口鼻的黏膜,進入人體,産生非飛沫傳播。
案例四:
黑龍江1人傳71人 電梯成重要傳播途徑
2020年4月,在全國大範圍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黑龍江省卻在連續29天無本土新增确診病例後,新增1例本土确診病例和3例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反彈。
梳理此次疫情哈爾濱感染者關系圖,傳染源頭可能是從美國返回的歸國人員韓某,傳染給鄰居曹某,并以曹某為中心,黑龍江本土疫情傳播鍊迅速延長,最終導緻1人傳71人超級社區傳播案例。電梯,成為了重要的傳播途徑。
2020年4月3日,按照當時政策居家隔離韓某核酸、血清抗體三項均呈現陰性,提示未感染;但4月9日,韓某樓下的鄰居曹某卻被确診新冠肺炎。
4月10日,調查人員再次對韓某進行了檢測,但此次結果卻顯示核酸、血清IgM抗體陰性,IgG抗體為陽性,韓某被确定為新冠肺炎既往患者,并且為無症狀感染者。
但讓人疑惑的是,曹某雖然與居家隔離的留學生韓女士,住在同一單元的樓上樓下。但調查人員卻沒有找到兩人直接接觸的證據,這讓傳播途徑撲朔迷離。
根據中國CDC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曹某和韓某可能曾共用一部電梯或因上下兩層相鄰的房屋結構,造成病毒傳播。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在無症狀感染者乘坐電梯之後,樓下的鄰居“很可能因為使用了同一部電梯而感染”。
公共場合打噴嚏需要遮擋
案例五:
韓國寶媽帶娃坐電梯 僅1分鐘就被感染
2020年3月,韓國一名41歲女子因與感染者共同搭乘電梯,僅1分鐘就被感染新冠病毒。
當時,該女子帶着兩個孩子乘坐電梯,女子未佩戴口罩,兩個孩子都戴了。同時搭乘電梯的還有一位教會牧師。而該牧師在2月25日被确診感染新冠病毒。
有關部門通過調查他的行經路線和公寓的公共視頻,确認他接觸過這名女子,導緻她随後确診感染。所幸的是兩個孩子的檢測結果呈陰性。
乘坐電梯後,注意及時洗手消毒
重要提醒:
乘坐電梯一定佩戴口罩
随時随地做好洗手消毒
電梯空間密閉且狹小,空氣也不流通,具備新冠病毒傳播的理想條件。當感染者乘坐電梯時,因咳嗽或說話噴出的攜帶病毒的飛沫就會附着在電梯表面。這時其他人再乘坐這部電梯時,會造成因接觸電梯,沒有及時洗手而感染。
此外,病毒在不同表面上存活的時間取決于周圍的溫度、濕度、物體表面類型和其他因素。但有兩項研究發現,在不鏽鋼和塑料材質上,病毒存活壽命最長,可達7天。這意味着病毒顆粒可能在電梯按鈕和門上藏匿好幾天。
這些傳播案例給大家的啟示,就是必須要堅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像電梯這樣的相對密閉空間;其次是從公共場所回到家中,要立即做好手部消毒;同時,還要講究衛生禮儀,不要随地吐痰。
對于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搭乘的電梯,需要哪些做好哪些個人防範?
乘坐直梯,等候及乘坐電梯時應規範全程佩戴好醫用口罩;盡量避免乘坐擁擠的電梯,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同時,等候或乘坐電梯時,如果發現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可疑症狀,建議盡量避免同乘。
特别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時應使用一次性紙巾等遮住口鼻,并妥善丢棄,或用手肘遮住口鼻。
在按電梯按鍵時,可以用幹淨的面巾紙或消毒紙巾隔開,避免用手直接觸碰。如果觸碰,要記得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如果沒有洗手,不要用手直接觸碰你的眼、耳、口、鼻等,避免交叉感染;在電梯内不要進食。
離開電梯後,首先做手部清潔,可選用洗手液(或肥皂)加流動水洗手,或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劑。
乘坐扶梯時,應抓好扶手帶,靠右站好;在公共場所最好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觸,乘坐完及時丢棄廢棄手套,不得重複使用;乘坐完扶梯應盡快對手部進行消毒或清洗。
如果住在低樓層的住戶,還盡可能走步梯,既能保證乘梯寬松環境、降低感染概率,又能鍛煉身體。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整理
編輯 王禾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