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繁榮發展、個性消費時代到來,特色香型或将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文|雲酒頭條産業産區組
遵義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的《遵義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将實施旗艦引領工程,圍繞打造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産區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産基地,加快形成以茅台集團為引領的醬香型白酒産業艦隊。在龍頭茅台的引領下,醬酒勢能強勁。
與此同時,清香型白酒加速回歸,在汾酒的帶領下,“清香熱”正加速回歸。
醬香與清香在香型聚合之下聲勢浩大,但從市場情況來看,濃香型白酒依舊占據50%的市場份額,“霸主”地位短時間内難以撼動。
濃、醬、清“三分天下”已成行業共識,但有國家标準的香型達十二種,其餘香型也在競争之中暗暗發力。那麼如今特色香型發展如何?誰能加速搶位,成為第四香?
行業繁榮激發激烈競争
特色香型“各顯身手”
去年4月,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公布中國酒業“十四五”各酒種預期發展目标。(點擊鍊接閱讀原文)
這組數據揭示了中國酒業未來發展的幾大趨勢:
一是在産量、營收、利潤方面,各種酒均将長足發展;
二是利潤增速高于産量、營收增速,說明酒業整體結構優化效果即将顯現;
三是白酒行業營收、利潤規模依舊遠超其他酒種。
行業繁榮的刺激下,特色香型也受到鼓舞,紛紛提出“十四五”發展規劃,“第四瓶酒”的競争愈演愈烈。
2021年,寶雞市政府提出,到“十四五”末,寶雞要建成全國一流白酒産業集群。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寶雞白酒産業規模逐漸升級壯大,于同年年末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酒業協會正式授予寶雞市“中國鳳香型酒城•寶雞”稱号。
政策利好之下,西鳳酒的發展帶動着鳳香陣營不斷蓄力,加快提升市場份額占有率。而且西鳳酒本就是1952年舉辦的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評選出的“四大名酒”之一,從名酒血統上看,它還是“四大香型”之一。
首創“馥郁香”的酒鬼酒因文化而聞名,堅持文化營銷,創造長期價值,推動酒鬼酒成為中國文化白酒的引領者,實現了品牌價值的回歸。
同時,酒鬼酒堅持“做強基地市場、突破高地市場、深度全國化”的市場策略,實現了重點市場的突破,推動全國化拓展。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内總客戶數達1479家,較2021年末增長17.75%,實現了客戶規模、質量雙提升。酒鬼酒的全國化和高端化,是馥郁香獨有的優勢。
而米香雖稍顯弱勢,但在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會長彭洪看來,米香型白酒的口味跟國際烈性酒相似,在出口方面頗具優勢。提出“打造中國米香白酒第一品牌”的九江雙蒸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出口量便已達4000噸,時至今日,其出口量仍然位居全國前列。
米香型也一直深耕大本營,在廣東市場一年能開5億瓶。基于穩固的市場,米香型白酒企業也在推出跟年輕人更适配的産品,未來發展勢頭值得看好。
分散在各地的兼香勢力也具有異軍突起的潛力。标榜“兼香領袖”的安徽口子窖雖然聲量不足,但也在2021年突破50億關口,進入到了新的競争階段。
在口子窖、白雲邊、玉泉以及郎酒旗下小郎酒等兼香品牌、産品的市場發力下,兼香将産生内生動力,催生出足以引領香型發展的領路企業。
特香型領軍企業四特酒也借助與文化節目的合作,主推四特東方韻,開啟全國化進程。
董香、芝麻香、豉香、老白幹香型等頗為“低調”的香型品類,也在悄然進行消費者培育,在品牌發展中成就品類,賦予香型獨有的品類标簽和辨識度,提高消費者對香型品類的價值認同。
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強烈
特色香型迎來機遇
在2014年前後,業内便湧現出一種聲音:白酒行業進入“個性消費時代”。随着國内經濟形勢變化以及政策因素影響,名酒企業紛紛向消費者靠近,強化布局商務消費和大衆化消費闆塊。
而消費者的口味變化、需求變化,也對白酒企業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諸多酒企推出個性化定制酒等形式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特色香型本身就具有個性優勢,因而“個性消費時代”也被認為是特色香型的發展機遇。
尤其是近年來,在茅台發展勢能的影響下,醬香品類的消費者培育日漸成熟,在認知醬香型白酒的同時,白酒香型的概念也逐漸被消費者接納。
彭洪表示:“未來廣東市場品類多樣化的格局是肯定的,但品類多樣化需要頭部企業來引領。就像茅台對于醬酒品類的帶動作用非常強,消費者都想嘗試一下醬香。在頭部企業的帶動下,大家都有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趨勢并不僅限于廣東市場。艾瑞咨詢的《2022年酒精飲料用戶洞察報告》顯示,電商熱銷産品趨多元化發展,以馥郁香、兼香和鳳香為代表的特色香型線上銷售規模增長較為迅速,在2021Q-2022Q期間, 其複合增長率分别達21.5%、11.4%和9.1%。這組數據表明,消費者對于特色香型的認可度逐漸增強,特色香型白酒的市場需求正在不斷擴大。
同時,另一組數據顯示,對比“30歲及以上”消費者,年輕群體更偏好相對低度數和特色香型的産品。他們對“40度及以下”和“41-50度”産品的選擇占比分别為28.5%、71.8%,對馥郁香、兼香及鳳香等特色香型的偏好度更高。
随着消費人群的變化,年輕消費群體終将成為白酒消費的主流群體。他們的需求、喜好,将引導白酒行業進行新一輪的變革,或将成為特色香型真正崛起的絕佳機遇。
機會來臨
特色香型該如何布局?
總體來說,在酒業繁榮發展的大趨勢下,以及消費者對于特色香型的需求不斷提升下,特色香型将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未來特色香型品類協作意識被喚醒後,第四香的競争将更加激烈。
這是考驗,也是機會。那麼特色香型該如何逢機布局?
一是要牢牢占領自己的根據地。特色香型很多都是區域香型,諸如鳳香的大本營在陝西、特香型在江西、米香型則在兩廣地區更有基礎。
作為區域香型,更應該深耕大本營,讓本地消費者形成深度消費習慣。對于本地消費市場有較強的控制力,才能讓區域香型更無後顧之憂地“走出去”。
二是要堅持做香型的價值建設。這一點可以參考醬香近年來的爆發,在醬酒的發展進程中,紅纓子高粱、赤水河、“12987”傳統工藝等價值因素被反複深化,形成了非常清晰的醬酒價值體系,在堅持不斷地向市場灌輸培育的過程中,得到了消費者的價值認同。
特色香型也應該建立起完整的價值體系,并且堅持長期主義的消費者培育,使香型的價值充分地被市場認可。
三是要強化特色香型和區域文化的結合。這要求特色香型在自身文化中挖掘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基因,明确特色香型就是區域性的特色制造和特有文化,打造特色香型核心産區,塑造出區域代表性的文化。
特色香型是品類,區域文化是面向消費者最直接的品質表達。具有區域代表性的特色香型文化,為構建消費需求空間提供了宏觀信息,從而能夠帶動區域内特色香型整體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