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世紀,位于黃河下遊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黎部落不僅善于制作兵器,而且部衆生性剽悍、擅長角牴(dĭ),其首領蚩尤更是英勇善戰。在雄心勃勃的蚩尤領導之下,九黎部落迅速崛起,于是蚩尤逐漸聯合三苗、風伯、雨師、誇父和魑(chī)魅(mèi)魍(wǎng)魉(liǎng)等部族開始不斷擴張。當蚩尤勢力進入華北地區之後,日趨衰落的炎帝神農氏族首當其沖的與之産生了正面沖突。蚩尤聯軍作戰勇猛,所向披靡,很快便擊潰了神農氏族,進而占據炎帝之都陳地(今河南淮陽縣),然後揮軍繼續向西北不斷推進。
炎帝戰敗,不得已隻好向雄踞于北方的盟友黃帝求救。而步步進逼的蚩尤聯軍,對實力正迅速發展壯大且早有心将勢力逐漸推向東方的黃帝族來說,無疑已構成了最直接、最緊迫、最嚴重威脅。黃帝尋思:既然沖突無法避免,那麼不如乘勢肩負起安定天下的重責吧。
黃帝雖然下定決心迎戰,但并不敢大意,在命令大将力牧作為先鋒率部先行南下的同時,又命常先為使征召其他部落前來參戰。當以熊、罴、貔、貅、貙、虎等猛獸為圖騰的部落紛紛趕來會盟之時,黃帝業已準備完畢,除留下大鴻及其部衆負責征兵、練兵、籌措物質等後勤事宜之外,黃帝決定親率大軍全力迎戰。
然而,前線的局勢并不樂觀。力牧雖然能執千鈞之弩,驅萬群之羊,但依然不及蚩尤神勇,在蚩尤聯軍銳不可擋的攻勢面前,隻能是屢戰屢敗,所幸力牧軍好歹還是支撐到了炎黃聯軍的到來。很快,炎黃兵團便與蚩尤聯軍展開了第一次正面交鋒。無奈當時蚩尤聯軍不僅使用的銅制兵器精良堅利,而且集結了所屬的八十一個部族人多勢衆,在實力上占據絕對優勢,所以,雙方甫一對陣,蚩尤便命牛高馬大的誇父巨人族率先沖鋒,而自己則親率九黎三苗、魑魅魍魉、風伯雨師等部尾随其後,主動向炎黃兵團發起了猛烈地攻擊。炎黃兵團雖然也勇猛善戰,但還是抵擋不住蚩尤聯軍的淩厲攻勢,隻得敗退了下去。
沒過多久,雨季來臨,整天不是暴雨侵襲,就是濃霧彌漫。這樣的天氣雖然讓炎黃兵團苦不堪言,可卻很利于來自東南方多雨環境的蚩尤聯軍展開軍事行動。蚩尤經常利用黑夜或雨霧天氣發起偷襲,讓炎黃兵團防不勝防。
轉眼相持一年有餘,炎黃兵團數戰不勝,開始且戰且退。蚩尤聯軍雖然連戰連捷,但卻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且戰線已跨過黃河,越拉越長。
當戰争進入第三個年頭,炎黃兵團退到涿鹿(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的時候,戰争出現了轉機——玄女族加入了炎黃兵團。黃帝把握戰機,決定在涿鹿所在的青丘(今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展開決戰。
涿鹿山南為海拔二千四百多米的靈山,涿鹿山東面為長達四十多裡南高北低的靈山河谷,河谷東、西兩側都是壁立千仞的高山,河谷最北端谷口便是青丘。青丘看似平地,卻不見居民,也無耕地。因為在涿鹿,有一地方性小氣候變化規律,夏秋季節常會發生大霧彌漫兩三日之久的天氣過程,大霧過後熊耳山東峰會有一朵白雲安卧于山頭不起,待白雲升天之際,就是天降暴雨之時。而伴随傾盆之雨“光臨”的,往往還有突然暴發的山洪,彼時陡坡性大落差的靈山河谷絕對是一派濁浪洶湧、聲震于野的氣象。如此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對黃帝而言不啻于是一個絕妙的戰場,隻要能設計将蚩尤聯軍誘入靈山河谷,黃帝便有把握利用天地自然之力戰勝蚩尤。
苦戰三年,表面上看來炎黃兵團是節節敗退,而事實上黃帝早已暗中做好了一切相應的部署:一、派玄女族協助常先部在青丘之北選擇廣闊的高地夯土立寨,寨外開挖壕溝作為寨牆的屏障;二、命大鴻将新征集的兵員和籌措的物質迅速向青丘營寨屯結;三、派應龍秘密潛往涿鹿最南端的靈山北麓,在靈山河源頭水關(今河北省涿鹿縣卧佛寺鄉水關口村)壘石築壩,以積蓄靈山河水;四、命風後于青丘東南之鬴山(今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以東)取“鬥機”之法,造指南車以供戰時之用;五、在涿鹿山東北、青丘之南的幾道溝壑中設下伏兵,以便在誘使蚩尤聯軍進入靈山河谷之後,好出其不意地迅速救出誘兵,完成戰略部署。
涿鹿天氣地變化一如黃帝所料,接連三天清晨都有乳白色的濃霧源源不絕地從靈山河谷四溢而出,五步之外,樹木、道路、人迹一概無影無蹤。
兩天過去,作為誘兵的炎帝部沒有任何舉動。而早已習慣了在多雨多霧環境裡生活的蚩尤軍将士雖然也不敢輕舉妄動,但警惕卻在不知不覺中放松了。
第三天一大早,炎帝與力牧趁着濃霧,率軍向還在睡夢中的蚩尤聯軍發起了猛烈地進攻。蚩尤聯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待到蚩尤、誇父、風伯、雨師等首領匆匆站出來好不容易控制住局面,聯軍已有近千傷亡。見此亂狀,蚩尤怒不可遏,迅速組織起人馬,全力展開反撲。
炎帝知道無法抵擋蚩尤聯軍暴風驟雨般的反攻,依計放棄陣地,借着大霧的掩護,憑着指南車的引導,向靈山河谷且戰且退。
蚩尤不知是計,率軍緊追不舍,眼看着就要追上了,卻不知從青丘的哪個溝壑裡突然冒出一大股伏兵将炎帝一衆人等迅速接應着向黃帝營寨方向退去。
前方敵情不明,偏偏老天這是又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看着一個個一大早拼命追随而來此刻早已饑腸辘辘、疲憊不堪的聯軍士卒,蚩尤終于冷靜下來,傳令:先到者,就地休息,後續士卒加速行動,全軍到此集結。
命令雖然迅速傳達了下去,可後續部隊來得仍然是斷斷續續的,因為天變了。如果說先前還隻是連綿陰雨,可随着烏雲逐漸密布,開始電閃雷鳴,暴雨鋪天蓋地傾盆而下。蚩尤見雨水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止的迹象,當機立斷,命聯軍将士避開靈山河谷中心河道、緊貼西靈山山腳由南向北一字排開立即冒雨構築三座營寨用以駐軍。
蚩尤的營寨還未築成,而應龍修築的壩中卻蓄水已滿,随着一聲令下,大壩被掘開,決堤的洪水排山倒海般直灌靈山河谷,蚩尤聯軍中的弱者驚慌失措,尚來不及反應,便已葬身怒濤之中;強者奪路狂奔,奈何聳峙的絕壁可供立足的高平之地實在太少,紛亂之中因拉扯擁擠而跌落洪峰之中的亦不在少數,一時哀嚎之聲響徹回蕩、不絕于耳……
數日之後,洪水過去,望着一片狼藉的營寨,蚩尤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到了絕望。
果然,不待劫後餘生的蚩尤聯軍再有任何喘息之機,黃帝便率着炎黃兵團殺奔而來。黑鴉鴉的人馬,在黃帝一聲令下,伴随着八十面夔(kuí)牛大鼓的擂嗚,同時發出驚天動地般的怒吼,潮水般地向蚩尤營寨湧去……
戰後,黃帝氏族遷都涿鹿,其勢力以嵩山地域為中心,基本上控制了整個中原,東夷集團與苗蠻集團部分氏族主動歸附。涿鹿之戰,不僅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更為日後華夏集團累世據有廣大的中原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取得這場戰争勝利的部族首領炎黃二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涿鹿之戰——中華文明的奠基之戰!
最後,請允許我提三個問題:
一、蚩尤氏族究竟是屬于苗蠻集團,還是東夷集團?
二、軒轅之丘、有熊究竟是人因地名,還是地因人名?
三、華夏,究竟是民族血緣概念,還是民族文化概念?
請各位下方留言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